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有效融合

2018-11-30伍汉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资源库文稿动画

伍汉敏

信息化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无校园围墙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基于信息化环境,充分地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下面就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PPT制作生动的演示文稿》知识点中的实训课为例,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三方面来探讨如何开展融入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教学准备

1.分析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PPT制作生动的演示文稿》的教学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是PPT演示文稿应用的核心内容。该教材的特色是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体现了以生为本、能力本位、行动导向的三大理念。在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PPT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等技术,且在综合性项目实训的新课中对图文的插入及设置有初步掌握。我们的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差,但他们对新颖的事物都有相当强的好奇心。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工匠精神,增强职业意识,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树立职业理想的完美结合,笔者选用“匠心筑梦、点亮人生”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2.结合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笔者对本节课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学会根据演示文稿的内容为对象添加适当的动画效果;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凭借资源库、微博等多种平台探讨问题,能充分利用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后能够通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完善学生的专业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秉承工匠之心,圆我的梦,中国梦。在进行教学时,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用“自定义动画”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上,以便指导学生制作出满足实际需要的动画作品。

3.围绕信息化教学,确定教学方法

本节课,笔者通过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借助教学资源库、极域教学软件、微博平台、网络资源、校园评价网页等信息化平台,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项目实施,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课前,通过前面新课的学习情况反馈,根据学生特点及操作水平把全班45位学生分成三大组,每大组通过操作能力、审美观两方面来进行两两组合,再分成6小组,每小组完成1份作品,最终一个大组推选一份作品进行展示、评价。根据大纲中的教学建议,可以让学生选取生活中的文字、图片、表格等各种内容作为素材,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PPT软件的能力。所以,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寻找身边最美工匠人,通过实地考察搜索相关信息,把亲眼所见的相关图片、文字广播于自己的QQ、微博之中。

4.根据教学方法、理念,设计教学结构流程

根据最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在PPT软件这一章,要突出PPT的实用性,把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引领学生如何“学”的引领式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有效地通过搜索相关信息、提炼匹配信息、设计规划文档、实践编排操作四个环节,来完成“匠心筑梦、点亮人生”演示文稿的制作。

5.信息化资源的设计应用

根据现有的学习环境,笔者采用了多媒体网络机房,机房中安装了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2010软件、极域教学软件和腾讯QQ等常用的应用软件,并随时能浏览万维网。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实际教学情况,我主要采用了QQ微博、资源库、极域教学软件、评价网页等信息化资源。

微博是现今中职生发布个人生活的一种方式,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运用微博是必然的。在课前,就告知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寻找身边最美工匠人。有了学生近距离接触身边工匠的这种感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更加的有所感悟,有所联想。

数字化校园信息库在信息技术课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发布资源的方法,本课中准备的资源库需要学生通过网络登录学校服务器打开,每位学生一个账号,此资源库既能下载信息又能上传学生的作业,也能看到老师发上去的微课视频,还可以和教师互动。

极域教学软件是我们实际计算机教室中最常用的电子教学软件,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到屏幕广播、实时作业、下发上传文件和学生演示等功能。

评价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考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学习态度。首先,在课程平台制定实训考核标准,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完成课前测验。课上,教师利用课堂考核程序自动即时打分汇总,实时获得考核得分。通过网站在线测试、课堂即时打分、课后单元测试等多元化的考核手段,实现了全过程监督考核目的。利用Excel统计图表功能,对各个考核环节的成绩,按不同权重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

本课教学环节具体包括创设情景,引入任务(2分钟);分析任务,明确目标(2分钟);任务实施,巩固新知(25分钟);学生评价,教师点评(15分钟);拓展思考,开阔眼界(1分钟),共五个部分。

2.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

第一,引入环节。教师主要通过欣赏“匠心筑梦,点亮人生”演示文稿,引出时下热议的工匠精神并导入本课,然后提出问题:动态演示文稿设置。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项目:制作动态“匠心筑梦,点亮人生”演示文稿。笔者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动画前后的强烈对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分析环节。教师把本节课任务的主要内容通过微博或资源库展示出来,继而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完成此任务所需的步骤,然后学生以小组探讨,明确出本节课的三大任务(进入退出动画、强调路径动画、动画综合应用)。笔者认为这样能培养学生快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遇事时的处理能力,并能从中领悟到动态演示文稿制作的整个流程和步骤。

第三,实施环节。教师借助极域软件的演示功能,将资源库中的各文件夹及其中的文件做浏览性的介绍,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各文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并在短时间内了解动态演示文稿呈现的基本要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巡视辅导的角色,着重观察操作较慢、较弱的小组,进一步强调重点之所在,并在辅导过程中找出班中的典型作品。随之,老师把三个大组推选的优秀作品上传至评价页面。

第四,点评环节。教师把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典型作品,在这一环节通过极域教学软件做重点演示、修改。通过整个修改过程,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美化,突破难点。

最后,拓展环节。教师以实例展示,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制作出“寻找身边最美工匠人”演示文稿,为下节内容打下铺垫。

3.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由于本节是实训课,在引入和分析任务过程中并未采用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模式,而是通过学生大组探讨、小组合作来完成的。利用网络,查看同学之间的QQ微博及教师提供的资源库,找到适合自己方案的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信息的提炼及资源整合的能力。

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如对图片设置等操作有疑惑之处,可以快速地到信息资源库中进行查找,找到相关的视频演示短片进行解惑,这样的安排避免了在这一环节中仅仅依靠教师辅导这种传统方式的弊端。在展示环节中,通过学生自行讲解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解说能力。随后登录校园网的评价页面,现场对三大组推选的作品进行投票,学生在课后对其余的作品进行评价。利用网页的评价,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进一步让学生真正地从语言的表达角度来提升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

1.题材设计激发兴趣

本课是拓展练习课,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习题的参考,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学习兴趣,选用了“匠心筑梦,点亮人生”的题材,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

2.信息化手段提升效果

本课是融入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主要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来呈现和控制教学内容,并选用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在学生熟练掌握运用PPT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考察、大组探讨、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来制作动态演示文稿,为学生创设了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一些探讨和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显著地提升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弘扬传承工匠精神,爱岗敬业,最终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熟练技能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资源库文稿动画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