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当成教科书
2018-11-30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二三十年前,老师和学生的全部世界就是那本教材。对老师而言,不讲教材就没有完成任务,就对不起学生。现在教学已经变得更加开放,很多老师愿意把世界当成教科书教给孩子。”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各地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如何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整合相关内容,带领学生进行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给广大中小学校和教育者提出了新的命题。
早在2000年前的春秋时代,先贤孔子就对弟子曾点提出的实践教育做出积极的响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点所提倡的教育就是把学生放到自然和世界中,在实践中“育人”。
《指导纲要》出台,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王欢委员认为,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方式,提高综合能力。现在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能力,教师也必须具有综合素养、综合能力。如果只有单学科意识,就不能够胜任工作。综合性的教材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提高能力的意识,更要具备综合能力,需要学校给老师赋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把世界当成教科书,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方复全认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不能拔苗助长,只有经过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大的成果。
从学科教育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经历一个以应试为导向到以素质为导向的良性变化过程,要给予这一过程以耐心,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