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30
●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历史知识枯燥无趣,只要花时间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正是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学生的历史成绩始终不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不仅影响到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还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教师在历史科目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能学习到知识,还能体会到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对话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始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一、师生对话,在交流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新课改提倡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间的双向合作与交流,促进师生关系向“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分离”的弊端,将教师和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导入阶段向学生提出本课的思考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背景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经过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本课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试着自己解答这两个问题,考查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归纳能力。然后,教师在具体讲授中,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及时说出自己在这部分知识学习中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这样,教师就能在接下来的讲授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最后,在本课知识都讲解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和概述,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在师生和谐互动中,完成了本课知识的讲授,充分落实了本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学生对话,在讨论中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角度
在学校教育中,同学关系可以说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与交流,一方面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增进学生间的亲密感,提高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这样,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班级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本课知识的讨论学习,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把每个人负责的部分都梳理清晰。然后,教师让每个小组依次上台进行本课知识的学习成果汇报,在其中一个小组成员汇报时,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提问与作答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又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再过于枯燥。最后,让小组成员之间或同桌之间进行本课知识的问答游戏,从而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和探讨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对本课知识的记忆和学习。
三、与历史人物对话,在情境中感知历史知识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教学内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与历史人物对话的方法,深入感知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历史人物的遭遇和历史事件的影响,从而保证知识学习的全面性。
例如,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印象,从而为对话环节打好基础。然后,教师让学生把本课中出现的历史人物都找出来,并把他们的名字都写在黑板上: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让学生在头脑中虚构出这些人物形象,与这些人物进行对话,从而在虚构的对话情境中,让学生完成对每个历史人物观点、学说、著作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历史人物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人物,并能在与人物的模拟对话中做到有话可说。
对话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到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