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说明二轮复习“纵横构造法”
2018-11-30
●
课改后,高中历史的教学是模块化的,同一时期的历史内容被割裂为三部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造成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历史时序性,导致基本时间线索不清,不能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这些问题需要在二轮复习中弥补。所以,二轮复习是学生历史能力提升的关键。同时,二轮复习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比如,基础知识要牢固、思维转换要快。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有些学生肯定不太适应。因为中国古代史是二轮复习中最先复习的部分,所以,笔者就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说明二轮复习的方法和一些要求、原则。
一、二轮复习“纵横构造法”
二轮复习涵盖内容多,知识穿插多,则开始的时候,进度不能太快。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纵横构造法”来进行二轮复习。
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在开始的时候,先采用纵的、通史的方法,按照书本模块化的体系,便于学生尽快适应。把中国古代史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部分,编成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三个主题,和三本必修教材结合起来,以单元内容呈现出来。政治文明包括早期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封建社会制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演变)、古代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经济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精神文明包括思想、科技、文学、艺术。
在熟悉一遍基础知识后,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形成中国古代史框架体系,笔者调整了知识结构,以横的、断代史的方式,转换了一下角度,重新构建中国古代史脉络。
把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要构建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体系,把相关内容从课本上剥离出来,补充到每个阶段中,这会让学生对每个阶段的时代特征有个总体把握,从而强化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
通过纵横两方面的交织强化,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有很清晰的整体印象,从而掌握得更为透彻。为了实践历史的课标要求,除了完成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还需要在二轮复习中强化以下几个原则。
二、二轮复习中的原则
1.深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专题式、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淡化了每个历史时期的总体特征,所以,教师要在二轮复习中强化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比如,明清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加强,经济上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上文化专制但产生了早期的民主思想。
2.梳理学习主线。
因为要在二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延伸,所以要调整知识结构,重组专题,帮助学生形成框架体系。按照“纵横构造法”,中国古代史可以划分为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思想文化或者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成熟与繁荣、辉煌与停滞等几个专题。
3.总结基本的历史观点。
在二轮复习中,要根据历史的基本史实来进一步深化、总结对基本历史观点的认识。比如,通过“百家争鸣”的产生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商鞅和秦始皇的贡献来认识英雄人物对历史的贡献或者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等。
4.提高历史学科能力。
(1)教材阅读能力。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要通过信息式的基本阅读来检索课本中的有效信息,对重要的知识点详读,对非重要的知识点跳读。
(2)史料解读能力。史料解读能力是历史学科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因为有文言文,一直是学生需要提升的重点。这要求学生在平常学习中要加强阅读和理解。
(3)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历史学习中需要提升的方向,要通过阅读教材或相关史料理解基本知识的逻辑关系。
总之,二轮复习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阶段,要注意在锤炼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比较思维(同异对比)、发散思维(纵横联系)、聚合思维(去粗取精)、辩证思维(一分为二,突出重点)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或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