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关于规则意识的培养
2018-11-30
●
就目前而言,很多初中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规则意识,这让他们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了很多偏差,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的策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规则习惯。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道德规则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而且道德规则意识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以及核心内容。作为新一代的初中生,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与习惯,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则,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遵守合格公民必须要遵守的道德规范。随着学生家庭生活质量以及收入水平的提升,学生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学生的道德认知开始变得模糊。比如,在初中生中出现了盲目攀比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追求消费与享乐,不再将艰苦奋斗作为重要的道德规则。还有些学生出现了学习不认真、劳动不自觉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学生道德规则意识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规则意识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道德规则意识得到培养,发挥教材的优势。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学会合理消费”等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道德规则的目标。
二、组织教学实践,培养法律规则意识
法律规则意识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规则意识,但是当前有些初中生却存在着法律观念淡漠、知行分离等问题,从而无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权益,影响了法律规则意识的培养。为了让初中生实现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革新课程教育观念,凸显新课程改革理念,并积极组织实施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受到深刻的法律规则意识教育。关于法律意识的教育贯穿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而要运用好这些资源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将实践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普法共建活动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法律规则意识。具体而言,可以利用模拟法庭、案例分析、法律知识竞赛等教学实践活动来保障法律教育方面课程的有效实施。例如,在教学《消费者的权益》时,教师可以借助案例分析法对学生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教育。同时,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扮演消费者,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案例,让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理解更加透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法律规则意识。
三、改革指导方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学生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培养初中生规则意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优化自身的教学指导,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障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提前分析教材,搜集与教材主题相关的资料等方法进行课前预习。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正确方法,要求学生课上认真听讲,积极表达自己对不同事件的看法,并做好学习笔记,方便课后复习和知识巩固。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课后复习的有效方法,让学生通过笔记、教材以及课外练习等提升复习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规则。
道德规则意识、法律规则意识以及学习规则意识,都是初中生必须具备以及亟待养成的规则意识,能够有效指引学生未来健康发展的方向,对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将新课程改革理念贯彻落实到各个教育环节当中,通过发挥教材的利用价值,组织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改革教学指导方法的策略让学生的规则意识得到有效培养,在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目标的同时,推动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