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秦论(节选)

2018-11-30

初中生世界 2018年43期
关键词:贾谊仁义中庸

贾 谊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古文观止译注》,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王水照、张撝之、顾易生等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译文】

秦始皇死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边远地区。然而陈涉这个赤贫子弟,低贱的种田人,后来又成为罚罪到边境的卒役,才能及不上中等的平庸之辈,并非有孔子、墨子的贤能,范蠡、猗顿的财富,只是置身于军队的底层,奋起于村野之间,率领疲惫不整的兵卒,带着数百人的队伍,辗转推进,攻打秦朝。他们砍下树木当武器,举起竹竿做旗帜,天下百姓像云一样会聚,像回声一般响应,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殽山以东的英雄豪杰,就合力而起消灭秦朝了。

秦朝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肥沃土地,殽函的险要地势,依然如故。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谪罪守边的士卒,并非有超过九国诸侯军队的战斗力;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又比不上过去诸侯国的谋士。然而成败结果却发生了变化,功业成就和所具备的智能实力恰恰相反。如果让殽山以东诸侯国跟陈涉比较优长短缺、权力大小,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秦国凭借小小雍州作根据地,取得了帝王之权,招来八州的尊奉,使本与秦国同样地位的诸侯入朝称臣,已经一百余年了。然后统一四海成一家天下,函谷关之内成为内宫。不料陈涉一人发难,秦王朝顷刻覆灭,国君死于他人之手,成为天下笑柄,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施行仁义,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鉴赏空间

选文中,贾谊用了大量的对比,暗示了一个问题:陈涉凡人而已,为什么却能卷动灭秦的大势?然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为答案,使得“仁义”之于国政的意义显得尤为突出。但是,贾谊作《过秦论》显然不只是为了批评秦朝的暴政之失,而是意在对汉朝的时政提出建议。从这个角度上说,这篇文章也是一则“讽谏”了。

读有所思

1.选文中,作者连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这种安排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贾谊认为陈涉“材能不及中庸”。结合《陈涉世家》,你觉得这一论断是否中肯?

猜你喜欢

贾谊仁义中庸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久假不归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心如大海,万事化小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怀才不遇的贾谊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