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让课堂闪烁生命的熠彩
2018-11-30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李露淋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李露淋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分享知识、情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作用完成的,是师生、生生之间沟通交流、诱引指导、补充完善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有活力、有个性的学生,不囿于知识的“灌输”,而要通过师生对问题的探讨交流、生生之间的质疑争辩,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能实现学生的动态发展。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类型
1.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与全班或某一小组学生开展交流与合作,教师关注学生的整体反应,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鼓励学生展现自我,让学生敢于言说、敢于质疑。如让学生比较-24与(-2)4的差异,能辨析底数对于乘方结果的意义;说说3+(-2)与(-2)+3的结果是否相同?换几个数再试试,从计算中能获得什么样的结论?通过问题的引导,指引学生从具体中归纳出一般规律。
教师以提问与某一学生进行问答式的互动,给学生思考、展现的机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语言、眼神的交流,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肯定,对不完善的地方予以补充,或通过追问帮助学生明晰思路,对学生的错答要予以纠正。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的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谁能再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有关正数、负数的例子,并试着解释相关数据的意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生生之间的互动
通过生生互动,达到情绪感染、相互启发、行为制约、取长补短的目的,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真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协同发展。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的情况,当学习负数后,会出现哪些新的情况?”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探讨出几种可能的情况:正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0,0+负数,负数+负数。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生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拥有与同伴交流、争辩的机会,从而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小老师”,与同伴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
二、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互动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学什么,如何学。如《数轴》一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教者让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一条马路可以用什么几何图形表示?公交站牌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问题中每一个物体的位置?”通过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形结合这一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数轴的三要素。
2.灵活变通,促进思考
在互动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强灌”的方法施教,就会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教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才能保证合作交流的完成。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既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又能照顾个别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灵活变通,应根据不同的学情实施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在《一次函数图象(1)》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学生经过讨论,要画出函数图象,就要根据自变量求出相应的函数值,并描出相应的点。在取点上,教者将决定权交由学生讨论,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交流,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认为取点应具有代表性,可以取一些正数、0、负数;也有学生认为自变量取整数值,这样方便计算、取点。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认为x取-2、-1、0、1、2较为合适,求出相应的值后,描点、连线,画出了该一次函数的图象。
3.自主探究,多向交流
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开展独立学习,然后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讨论,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发现、独立思考,调动认知储备,凭借生活经验探寻合情合理的答案,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教师要开展多向交流,让学生在知识分享、互帮互助中达成共识,以实现共同提高。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教者让学生独立完成,开展课堂观察,收集错例,再交由学生分析讨论,探寻错因。教师要尊重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不同做法,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4.创设情境,促进交流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思考。问题情境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一定的梯度,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内容时,教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让学生易于理解,学生有了具体的感受后,才能对他们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5.动静结合,收放自如
教学的艺术在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从脑力劳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既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动手操作,又要引导学生大胆言说,表达观点,实现课堂的动静结合,使互动得到和谐统一。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动”,只求热闹,学生将失去探学过程,使交流变得无序。如果只求“静”,不让学生发言、表达,课堂就变得缺少学习氛围,会变得枯燥乏味。教师要将动与静合理搭配,给学生自主的时间与空间,实现收放自如,才能构建和谐课堂,才能形成有效而精彩的互动课堂。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渴望自由、表达个性的学生,要通过有效的互动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让他们彼此分享经验、沟通情感,共同探索知识,共享成功喜悦,才能营造动静结合、教学共融的数学生态课堂。
[1]肖庆虎.初中课堂中的互动与灵动关系初探[J].基础教育理论研究(科教导刊),2011(4).
[2]严国元,徐小路.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
[3]孙泽文.互动教学:理论基础、实施原则和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