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跃的“小辫子”
——与一个学生的心灵邂逅

2018-11-30江西新余市暨阳学校廖小敏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小辫子全班同学好人

江西新余市暨阳学校 廖小敏

【案例描述】

三年前,笔者新接了四年级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有一个学生名叫“小辫子”(化名),笔者之所以能记住她的原因是她经常早晨上学迟到。她迟到的次数我真的记不清了,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一句话足以印证——“她从一年级到现在都是这样!”

很长一段时间,笔者感觉她总是游离在教师教学视野的边缘。后来,通过细心观察,笔者发现她其实内心是非常阳光的,与其他同学玩的时候非常开心,只是每次早上第一节课她总要迟到那么几分钟。她站在教室门口是那么的局促不安,眼神是那么的无助,听到同学们的责备时显得那么的愧疚与负罪,因为迟到违反了学校纪律,会扣所在班级的考评分。

终于有一天,笔者与“小辫子”有了一次心灵的邂逅。

那是某天下午,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小辫子”玩得非常开心、非常放松,甚至近乎疯狂。笔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原来这个平时看似腼腆的小学生还可以玩得这么令人羡慕。笔者认为,与她好好交流的时机来了。笔者没有立刻打断她们的游戏,而是等她们告一段落时才笑着用非常轻松的语气喊“小辫子”过来。刚才还欢喜的她脸上显出了不自然的神情。笔者立即安抚道:“老师看到你们刚才玩得很开心,玩这游戏累吗?不要紧张,老师和你说说话,跟老师说话时也可以笑啊,没关系的。”她的心情开始放松了,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笔者看着这张充满稚气的小脸,拉着她的小手,轻轻拍了拍她肩膀,亲切地向她了解家里的情况。原来,她家住得很远,父母早出晚归,每天是她自己乘公交车上学。她说,早上7:00自己醒后起床,乘坐7:20的公交车来学校。(笔者很吃惊,以前只知道她家住得远,却不知道她从读一年级开始就是自己上学,多不容易啊!)早上,她从家里带上牛奶,在街上买些早点,然后在车上吃。(笔者的心被震撼了,她多么懂事啊!还有这么强的独立能力。)她说,每次迟到心里都很难受,怕老师批评,怕同学责备。(笔者心生感动,也心生愧疚与心酸——只知她迟到,却不懂她的内心。)笔者告诉她,她每次迟到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可以让父母早一点叫醒她。她听了使劲点头。笔者说:“以后如果是因为起床晚了迟到,你就在教室门口报告时悄悄举起右手;如果是因为公交车晚点、堵车、恶劣天气等原因迟到,你就悄悄举起左手,这样老师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就我们两个人知道这个秘密,我们一起努力,你说行吗?”她欣然答应了。

不知不觉放学的铃声响了,道别时,笔者看到了她脸上从未有过的自信与快乐,那种自信与快乐完全表现在她头上那富有律动感的跳跃的小辫子上,笔者目送着“小辫子”“跳”出了校门……

第二天,“小辫子”没有迟到。课间,笔者悄悄问她:“你几点起床的?”“6:30。”“是爸妈叫醒你的还是闹钟?”“是我自己起来的。”“累吗?”“不累,我睡醒了就起来了。”笔者告诉她以后不需要这么早起床,只要比平时稍微早一点起床就行,在路上要注意安全。“小辫子”笑了。

第三天,第四天……直到小学毕业,“小辫子”再也没有迟到过。

小辫子的学习成绩也有了长足进步。

【案例反思】

“有时候,教育是一种含蓄而明朗的暗示以及暗示之后充满信心的期待。”这是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的一句话。每当想起这句话总让笔者低眉沉思: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含蓄而明朗的暗示”?如何做到“充满信心的期待”,以便彼此走进对方的心里,达到心灵的沟通?慢慢地,笔者对李老师的这句话也就有了深深的体悟。

“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蹲成和学生一样的高度,我们才能了解学生,才会有新的发现。“她从一年级到现在都是这样!”全班同学的这一评价,给“小辫子”同学贴上了“拖后腿”的标签。事实上,让笔者吃惊的是,从那以后,直到小学毕业,“小辫子”再也没有迟到过。就在笔者和“小辫子”谈话后的第三天,“小辫子”的妈妈来学校找到笔者说,那天(笔者和“小辫子”交流的那天)她在自家的店里打理生意,女儿非常开心地打电话告诉妈妈,说老师跟她讲了很多很多话,这位母亲当时就在电话里感动得泪流满面。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么想“成为一个好人”的学生啊!

对于“小辫子”上学迟到的问题,笔者没有一味批评与指责,更没有放弃,而是采用“蹲下来”的方式与她交流,了解事情的真相,保持师生之间安全的心理距离,给予学生安全的心理空间;用“暗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好了学生想“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不被熄灭,从而使她真正“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猜你喜欢

小辫子全班同学好人
好人就在身边
你试试看
吓哭
西游新记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小辫子
我们的相册
写在马路上的口算题
卖水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