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018-11-30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盛险峰

中学政史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清政府唯物史观核心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盛险峰

掌握历史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理解其中隐藏的历史发展规律,方能知兴衰,方能由古推今,方能用唯物史观看待和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形成正确的历史唯物史观

学习历史,学好历史,都应该从每个时代占主流地位的政治价值观出发解读历史事件、现象与人物。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就必须引导学生端正立场,站在社会主流的发展方向上学习历史,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历史唯物史观。

例如,对于太平天国运动,部分人有消极的看法和评价,但是如果我们能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就可以明白任何社会的更替和兴衰都不是顺风顺水、一帆风顺的,是曲折发展、螺旋式前进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使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发生了动摇,为后来发生的辛亥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兴替

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思维,看待历史事件与现象,弄清楚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发展变化与兴替中掌握历史,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任何历史事件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和以前或周围的事情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和后果,这样才能更好地知兴替,提高对历史的认识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自我的未来发展。

例如,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从洋务运动给学生讲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甲午中日战争与九一八事变这段历史。洋务运动的开展是为了壮大清朝的国力,是为了富国强兵,而日本为了阻止清政府的发展,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惨败,不但意味着利用洋务运动强国梦想的失败,而且签订的《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朝鲜被日本所控制,给窥视中国已久的日本侵入中国打开了大门。分析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用一连串的历史事件讲述历史的发展,就可以使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认识到历史的发展不是孤立地、无联系地进行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意义重大。

三、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历史最大的存在价值,就是其真实性。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看待历史人物,还原历史的真实与本来面目,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

例如,如果站在纯粹历史主义的角度去评价李鸿章,他就是清朝的大卖国贼。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近代史的历史脉络,客观地看待和评价李鸿章,就会发现如果单纯地把李鸿章定性为大卖国贼是有失公允的。诚然,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的卖国条约,但是如果分析当时清政府面临的政治、经济现状和对外关系,就可以发现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中。也就是说签订条约是必然的,但谁去签订条约确实是偶然的,也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四、善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

不同的人看历史,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学会用唯物主义的思想与意识去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从而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正确的、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服务于现实社会。例如,1929年发生了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动荡和经济上的危机,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德意日走了法西斯侵略的道路,而前苏联走上了计划经济道路,美国则实施了罗斯福新政。面对各个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学生要能辩证地看待,要能根据当时各国的情况,理解各国所走的道路。分析我国的发展可发现,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习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借鉴美国采取的措施,促进了我国经济和国力的发展。因此,学习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利用唯物观吸取历史经验,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在一个短时期内就能培养和提高的,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历史教师应立足于教学,立足于更新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对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清政府唯物史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新军:清政府的掘墓人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