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成语典故,升华历史教学
——以七年级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为例

2018-11-30

中学政史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典故成语历史

● 

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浓缩。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中,蕴藏着丰富的成语典故资源。如何引导学生挖掘教科书中的成语典故,激发学生主动寻求、积累、升华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博大深厚,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对成语典故运用不当或掌握相关知识较少,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笔者就合理、巧妙地运用成语典故,为提升课堂内涵、升华历史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运用历史典故,巧妙导入新课

七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再加上一开始学习就要面对离我们遥远的古代史,所以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历史时比较迷茫。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从七年级开始,我们让学生每节历史课前轮流介绍和本课相关的成语典故。通过讲成语典故,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例如,教学部编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学生课前分享了“揭竿而起”这一成语。通过讲述成语,学生既了解了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又锻炼了表述能力,一举两得。

二、运用历史典故,活跃历史课堂

在传统课堂中,通过教师讲述或者观看视频了解历史课本中的成语典故,学生固然可以增加一些了解,但是这些信息往往如过眼烟云,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更是无从谈起。结合学生语文课上所学内容以及平日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相关成语故事或者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历史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

例如,教学部编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时,由于本课内容较多,前两个子目理论性较强,教师需要用较多的时间讲述,造成学生被动学习时间较长。所以,在讲到诸侯争霸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并让学生说说这一时期还有哪些与诸侯争霸相关的成语。学生很快兴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体会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各种因素,这样才能表现出最符合当时场景的形象。搜集与诸侯争霸相关的成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理解等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三、运用成语典故,突破重点、难点

成语典故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每一个成语典故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另外,正是由于其在我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学生从小便开始接触、积累成语。所以利用成语典故突破教学重难点,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例如,《三国鼎立》一课中,赤壁之战是本课重点。很多学生通过电视剧、小说等对赤壁之战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赤壁之战中的成语也比较熟悉,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部分学生对赤壁之战中的一些史实存在误解。基于此,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们把成语故事和史料放到一起,让学生辨别成语典故尤其是小说中的成语典故与史实之间的关系。

四、运用成语典故,解释历史现象

成语典故浓缩语言精华,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若能把成语典故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来,不仅可以增强历史教学的感染力,使历史课堂兴趣盎然,弥补历史课本理论性强,缺乏生动性、活泼性的不足,还可以解释一些历史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助纣为虐”这个成语。此成语可以用来比喻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是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避战自保、祸水东引的表现。绥靖政策客观上增强了法西斯国家的实力,助长了他们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五、运用成语典故,开发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市地处中原地区,历史悠久,处处蕴含着历史的味道,在此基础上,我们为了丰富学生生活,进一步完善国家课程,围绕成语典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例如,根据学校统一的课程安排,我们给历史小组的学生安排了“历史成语大赛”“你来比画我来猜”“成语典故手抄报”“成语接龙”等活动。在“历史成语大赛”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在语言和肢体动作方面的天赋令人吃惊。学生办的成语典故手抄报,可谓历史味浓厚,图文并茂,布局合理。我们对几个小组办的手抄报进行了评比,并且当场点评。这些无疑对学生都是很好的激励。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合理运用成语典故,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使用成语典故。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总结了在历史课堂运用成语典故的一些原则。

第一,成语典故的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契合学情。

我们在利用成语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所选择的成语是否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需求,是否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成语典故的运用要渗透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

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即通常所说的“十六字方针”。所以,我们在使用成语典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认真甄别,结合相关的史料记载,或相互印证,或去伪存真,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第三,要注意挖掘历史成语典故的内涵,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历史教学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其中之一就是核心价值观即家国情怀。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而历史成语中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历史文化的精神力量,从而得到“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运用成语典故,不仅可以升华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还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注: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语典故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开发运用与拓展研究》(课题编号JCJYB1611014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典故成语历史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拼成语
新历史
闻鸡起舞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猜成语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