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汉字“发声”
——浅谈有效减少错别字的教学策略
2018-11-30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舜湖校区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舜湖校区 王 崟
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乃至如今的简体字,伴随几千年的沉淀,汉字已不再是冷冰冰的语言符号,而是一种饱含意蕴与温度的文化象征。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常常会提笔忘字,写出让人啼笑皆非的错别字。即使在学校,随意翻开学生的作业本,也会发现错别字比比皆是,有的作文簿一面上错别字的订正栏竟高达十二个之多。当这些似是而非甚至独创的错别字逐渐成为学生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并且占据越来越多的席位时,我们不得不正视并着手解决小学生的错别字。
处理作业本中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时,教师一般都会把错别字圈出来,或在错别字旁画个“×”,然后让学生订正,这已经成了当前师生的共识。但这样纠正错别字的策略却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只知道这个字要这么写,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写,类似的机械学习形式如抄词、默词等在识字教学中也是屡见不鲜。这其实透露出当前识字教学的“急功近利”,教师们只注重简单的形象记忆与识记的高效性,却忘了汉字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这也是错别字现象愈演愈烈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错别字问题呢?笔者认为不妨通过以下三步着手。
一、学会质疑,进行梯度思考
古人造字时,往往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认知和情感体验融入汉字的字形中,使其内容丰富多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演变与锤炼,汉字才逐渐变成了今天的模样。但是面对这从小就认识的“伙伴”,我们似乎都心照不宣地默认:汉字是应然的符号标记,以至于鲜少有人会问一句:为什么这个字要这么写?为什么这个字表达了怎样的意思?陷入这样的怪圈,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汉字的误解与漠视,另一方面其实也助长了错别字的产生。
笔者犹记得这样一幕: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听写时将“渡黄河”写成了“度黄河”,教师相机提问:“为什么这里不能把‘渡’写成‘度’?有什么区别?”这一提问,学生立刻发现了:“渡”是从水里过,黄河就是与“水”有关,所以这里要用“渡”。有了这样一个环节,相信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学生们也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在这里,如果教师能再多提问几句可能会更好,如“右边同样是一个‘度’,左边还可以加上什么偏旁?”“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只是多提问了几句,却能逐层递进地为学生打开视角,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汉字造字的精妙,还能提高学生的书写正确率,何乐而不为?如果教师平时在遇到错别字的时候,常常能多问一问学生,让他们踮起脚来自己采到苹果,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面对汉字,多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探索。
所以,在日常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妨把自己的步调放慢,再多走一步,将学生错别字旁打上的“×”巧妙地转变成“?”,让汉字的识记不再成为简单的识记,而是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进而萌生出探索的欲望,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能纠正他们的错别字,在慢慢的迁移与积累中实现识字能力甚至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寻根溯源,发现汉字之美
汉字不同于其他文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如果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当作汉字的源起,那么它已经不间断地发展了三千五百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承载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与之共同沉淀;它表达着每个人的想法,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衍生出书法和篆刻等艺术形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汉字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个方块字,它还潜藏着无限“美”的价值。而当学生对汉字产生探索欲望的时候,他们也会在摸索中慢慢感受到汉字独有的魅力。
在这一过程中,其实我们教师扮演的更多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识字教学,除了基本的字形渗透,我们还可以在比较中发现汉字变化万千的结构,教学生感悟汉字背后的故事。
汉字结构千变万化,多是不同偏旁与部首之间的组合,偏旁和部首位于不同的位置就产生了多样的结构,变成了不同的字,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这也是学生写错别字的一大原因,如同样是 “丿”和“八”的组合,“丿”和“八”连在一起,“丿”在“八”上的话就是“人”,“丿”在“八”下的话就是“入”,而“丿”和“八”分开又变成了“八”。这样的比较会让学生觉得汉字非常奇妙,减少错别字,进而建立起一种科学分析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不同于其他文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每个汉字都有专属自己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以错别字为“奇迹”,发现其独特的内涵美。如很多同学会把“独”的偏旁写错,教师就可以以“为什么用反犬旁作偏旁?”为引导问题向学生讲述“独”字与“犬”相关的故事——《说文解字》中说:以前,人家养狗有三重目的,一为看家,二为放牧,三为打猎。人们在放牧的时候,一定是由一条狗带领着一群羊,所以“独”字从犬。由“独”字还可以渗透到“突”字,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进而领会到人们在狩猎的时候,总会带着一条猎狗,让它先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等到看见猎物的时候突然跳出,所以“突”字也从犬。教师这样引导,相信学生类似的错别字不会再写,也能让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愈加浓厚。
小小汉字却有着大学问,在感叹其内涵丰富的同时,教师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学生易错的字,观察结构,发现这些易错字背后丰富的内涵,并由此为学生开启一场体验汉字之“美”的旅程。
三、师生共举,为汉字“发声”
如果每个汉字都能说出自己的故事,我们就能轻易分辨出它是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中哪个造字方法得来的;我们能发现它逐渐变化的过程,并惊叹它的奇妙,萌生出探求的欲望;我们还能轻松掌握它的含义,感受意蕴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汉字不会说话,但是,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成为汉字的“代言人”。
为汉字“发声”,让枯燥的简单识记变成有意义的勾连,这实在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拿“象”这个字来说,有些学生在写的时候第六笔的撇往往不穿过中间的“口”,有一位教师就想出了一个“发声”的妙招:先介绍“象”字的起源,出示其字的演变过程,然后对照图片进行讲解:1、2笔是象的鼻子,中间的“口”就是象的嘴巴,那么第六笔的那个撇就是象的牙齿,牙齿怎么能不从嘴巴里出来?所以这里的撇一定要穿过中间的“口”。多妙的“发声”!所以,如果一位教师能够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在发现问题后为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为易错的汉字“发声”,那么他的学生在明晰字的构成、含义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感受到汉字独有的魅力,自然而然地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
在教师为汉字“发声”的引领下,我们的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加入这一行列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荐其整理一本“错字本”,学生通过阅读、询问教师、长辈等途径为每一个自己曾写过的字“发声”。除此之外,时代的发展也为“发声”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果可以,我们当然希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能引导学生发现所有汉字的美,而不仅仅是针对错别字来说,但是如果一一为汉字进行解说,无疑会占用很多的教学时间,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性。这个时候,网络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教师在课堂上针对错别字进行适当的讲解,回到家后,学生通过互联网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搜索,观看相关的视频或聆听相关电台节目,就能更好地感受到汉字多样的“美”,也能成为汉字的合格“代言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
汉字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使全民了解和正确使用汉字,是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奠基性工作。成为汉字的“代言人”,为汉字“发声”,不仅促使教师、学生对汉字及背后文化的掌握,还能以一带一、以一带群地呼吁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加入这一行列。长此以往,错别字定然不会再愈演愈烈。本来被我们教师视为“眼中钉”的错别字,其实换个角度来想也未尝不是一种对学生的磨砺,将错别字的“×”变为“?”,并由此向学生展示独属汉字的精彩故事,甚至让他们直接为错别字“代言”,说不定会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