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育人文化的建设路径*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的实践探索
2018-11-30史本泉
□ 史本泉
学校育人文化关系到学生、教师甚至校长的成长,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精神的形成与光大。切实重视学校文化中的育人取向及其形成与发展,是东营市第一中学(简称 “市一中”)在 “新时代”践行党的十九大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要求的不二选择。
一、普通高中育人文化建设的实际功用与实践指向
普通高中育人文化是基础教育学校为育人而开展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背景空间,以育人活动为主要内容,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独特学校文化。育人文化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紧密相连,往往内化为学校价值诉求、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等内在品质,外化为培养人和自我培养核心素养实践。
(一)实际功用
引领价值观念。建设高中育人文化,首要功能是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秉持价值引领原则,培养具有正确价值取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普通高中以其特有文化氛围和精神内涵,创造陶冶道德情操、锻炼心智能力的育人场域。不管是整洁有序的校容、生机盎然的校貌,还是教育者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或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都会给学生以启发和心理暗示,使学生认同并接受学校所倡导的 “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实现精神、心灵、品性的塑造与提升。
约束规范行为。学校育人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体现在普通高中对学生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中,为学生行为方式提供内在价值尺度和行动准则。学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会对普通高中学生产生无形的规范与约束力量,使学生领悟、认同并接受育人文化所倡导的理想信念、道德追求和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动意识与实践自觉。
凝聚激励精神。作为传播社会文明与智慧成果的地方,普通高中具有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精神感召和激发力量,这种力量也就是高中育人文化所具有的凝聚与激励功能。一所高中学校的育人文化集中反映师生的期望与诉求,是学习、工作、生活于其中的全体师生的理想与信念、目标与价值的精神基础。当这种育人文化被师生认同时,就会成为精神的向心力,就会把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育人文化所释放出的感召力量,就会在师生间形成一种凝心聚力、团结互助、拼搏进取的精神追求。
提升核心素养。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高中育人文化不仅促进知识传播与传承,而且在提升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方面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普通高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形成的文艺体育、实验探究、综合实践等活动氛围,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道德情操陶冶、心智品性锻炼等,提供学习与实践的精神支撑。
(二)实践指向
建设普通高中育人文化,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市一中”注重以系统论、协同论为理论依据,科学运用顶层设计理念,采用全局视野、整体思维和系统方法,对学校育人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规划、整合,努力构建知识育人与活动育人高度融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良性互动,以及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相互协调的实践运行体系,以此彰显 “育人取向、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和谐发展”育人特征。
育人取向。育人取向是以先进办学理念为引领,构建学校独有的特色文化为品牌、培育人成长的方向性文化。这种方向性即指普通高中在内涵发展,尤其在培养学生、培育教师的办学目标上,为广大师生一致认同的办学方向。育人取向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而以育人取向为中心的育人文化的形成,是动态发展过程。“市一中”注重传统育人观的历史传承,并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在创造中提升,在积淀厚重学校文化基础上,注重创造的 “育人取向”,使得学校持续保持旺盛活力与蓬勃生命力。
以人为本。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和内在要求。“市一中”始终把教师和学生置于育人核心,优化育人要素和资源、育人环节和过程,激发师生知、情、意、行等内外部主体因素的转化发展,从而使 “以人为本”的特征真正彰显。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规律、高中教育教学规律、高中学生成长规律具有内在一致性,是上述 “三大规律”的“中国式”、“人文化”表达。“市一中”在育人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从理论认知向实践认知的转化,还是从知识储备向能力素质转化,以及从 “三观”树立到人格养成,都能有效促使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以及做到以 “知”导 “行”,用 “知”审视、修正“行”,用 “行”实践、澄明 “知”,由此真正做到 “知”与 “行”的辩证统一。
和谐发展。和谐指事物在对立统一中关系融洽,达成运行有序、生态良好。普通高中建设育人文化,促进和谐发展,就是培育、发展育人文化,注重协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现目标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制度健全、持续有序的发展目标,进而营建相互维系、关系和谐、共存共荣、互动促进的育人体系与发展生态。
二、普通高中育人文化的建设路径
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求,构建彰显 “市一中”特色育人文化的实践愿景与运行体系,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可靠依托和保证。
(一)创建管理育人文化:时时处处凸显“人本发展”核心理念
管理育人文化是指将学校全体人员聚合在一起、指向育人和自育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具有认同感并自觉执行的管理形态。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当重视对情感、宗旨、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 “软”因素的长期培育,从而提高凝聚力和竞争力。基于此,“以人 (师生)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就成为 “市一中”建设管理育人文化的根本。而在建设管理育人文化过程中,“市一中”超越经验演绎、制度刚性、校长主导、造势“作秀”的浅层做法,在凸显 “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力做好如下方面:
关注人的发展,为人的学习服务。“育人文化”的内生力在于“文化育人”,所以关注人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关注人就会按照人性来思考教育及其行为技术,就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同时,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好的教育既要关注人的阶段发展,更要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并自觉遵循生命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人格养成、差异发展、潜能开发,主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再者,树立师生是人而非工具的观念。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都应立足解放师生的内在活力,而不应束缚其主动性与积极性。
为每个生命创设最优的发展条件。“市一中”注重以此审视学校的现行管理制度,努力克服封闭性、单主体、单向度、低效能等管理弊端。比如,构建 “市一中学生学力激励性评价制度”,以学生现有水平为起点,进行激励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整体改革,通过开发实施学生学力评价工具 (评价标准),建立促进学生学力发展的策略和技术,由此释放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潜力。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发现、培育、放大富含评价价值的教育教学细节;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愿望;坚持 “评中导、导中评”原则,让成功与落后的学生共享激励;从高中生心理特征出发,更多地采用肯定中指出不足、失误中指明方向、成功时激励继续攀登等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进步,看到发展的希望。
(二)建构课程育人文化:朝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程与育人、与文化是联系密切的概念。构建课程育人文化,凸显课程育人价值,不仅是课程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表征,也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主体精神,它能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潜在的精神动力。说到底,课程育人文化的本质是 “成全”人,即 “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市一中”实践探索表明, “育人”是课程文化的内核,它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认知与提升,是课程育人文化的核心命题。
课程作为学校育人的载体,也是学校的 “产品”,其质量决定学校育人质量,其特质决定学校发展特色,其设计与实施能力决定学校办学水平。为使课程育人文化建设真正指向 “育人”,指向人的发展,“市一中”从如下方面强化课程改革实践:首先,学习、借鉴重庆南开中学的课程育人经验,探索形成 “东营市一中126课程实践体系”:所谓 “1”,即一个课程育人目标:指向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2”是指两类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课程实践体系,即研学课程与修学课程;“6”是两类课程体系包含的六维课程形态,即依据教学方式,研学课程分为三维,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依据修习方式,修学课程也分为三维: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修课程。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126课程实践体系”不仅暗合当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即以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 “六大”素养,而且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不只是知识传授,而更是对受教育者品德的修成与能力的培养。其次,是锻造让课程落地生根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育人文化革新既是课程改革的深层支撑因素,更是与课程育人文化关联最直接、联系最深入的要素。新课程背景下重塑教师育人文化,就是要求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更新自我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行走方式,在探索课程改革之路上不断获得文化新生。而教师要想高效 “育人”,首先是做好 “育己”。基于此,“市一中”把打造教师文化与建设教师育人文化提到同样高度。其一,重视塑造当代教师形象文化。学校要求教师的内在形象 (德、才、识)和外在职业形象 (言、行、貌),都要符合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率先垂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其二,积极构筑教师团队文化。“市一中”通过建设开放与合作型教师文化、学习与研究型教师文化、反思与发展型教师文化,不仅营造思想统一、目标认同、文化互动、教学相长的团队氛围,让教师感到自己身处充满互相合作、相互依靠、彼此欣赏的环境,而且提升幸福指数,丰满教师文化的内涵,促使教师 “育人”行动更具文化特质。
(三)重构课堂育人文化: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生命成长
课堂育人只有回归文化品性,才能将科学、人性与生活世界的离散转向科学、人性与生活世界的协调,才能将德智体等各方面整合起来进行综合教育,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正如殷世东博士论文所论述:课堂育人是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种文化活动;专业知识为人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使人健全与“完整”,文化性是课堂育人本质属性;课堂育人文化必须以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为核心,保持其价值性与教育性、整体性与非线性、科学性与理智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等,同时运用文化体验、陶冶等方式,营造文化育人情境,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在场体验、具身认知、陶冶情操,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实现 “完整人”的教育目标。
课堂育人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课堂育人目标的实现。在课堂育人活动中,教师必须以生活世界、精神世界为基础,以 “对话”“理解”“体验”等方式、方法开展,才能防止课堂育人的变异,才能有效实施课堂育人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堂育人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张扬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心智和谐发展。
重构课堂育人文化,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达于此,“市一中”在改造教师教学精神、改变教师理念的同时,注重引领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构 “重塑课堂育人文化”的实践策略:一是在创生智慧课堂中营造课堂高峰体验。要求教师把握创设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高峰体验;营造开放教学情境,促进探究生成;构筑课堂文化景象,回归文化生活。二是在创造生命课堂中彰显课堂人文精神。要求教师做到彰显学科知识的价值理性,营造课堂精神家园;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突显课堂学习主体;努力凸显课堂多维互动关系,激励学生身心一体地享受课堂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有效体验生命对话,鼓励学生在课堂对话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形成共谋愿景。三是在融通课堂科学与人文中实现文化整体育人。要求教师树立科学与人文一体的观念,开展综合教学;强化传承与陶冶相伴,涵化与濡化为一体;重视技术与理性相融,体现时代文化精神,增强课堂的教育性与理智性。
(四)创设活动育人文化:充盈学生的学习生活,缔造学生的幸福人生
活动育人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当今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活动育人理念对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说,活动育人理念彰显 “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预示一种新的育人模式。
活动育人是普通高中在 “新时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参与,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设计,开展形式多样、有目的和有计划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探索,进而获得丰富的知识与认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活动育人是一种教育方式,而非教育内容,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教育内容,比如思想道德教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方面。为实现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通过不同实践活动,包括主题教育、参观考察、学科拓展、志愿服务、素质训练、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来实现育人的目标。
活动育人文化的建设是以育人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基于学生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实践品格和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全个性为重任,实现学生健康发展、幸福成长。基于此,“市一中”重视开展如下“四大类”育人活动:励志修身类活动,主要包括 “七个一”成长活动,每个学期指导学生确立一条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人生座右铭,必读或重读一本励志的书(比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向同学讲述自己心中敬慕的一位英雄的故事,瞄准一位比学赶超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持续锻炼一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坚持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体验类活动,主要包括激励学生参加 “阳光体育”健身、徒步踏春、全员量化管理、校园农场劳动、各类兴趣社团、传统节日演出、寒暑假调查等活动;实践探究类活动,主要包括参加 “综合实践”“小课题研究”“学科拓展”“理化生自主实验”等活动;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类活动,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活动体验、家长与学生共成长等活动。
(五) 新建环境育人文化:以和谐、愉悦的学习场,濡染教化学生
“环境育人,空间育人”已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校园环境包括校园内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 “两大”构件,其中物质环境包含显性或隐性的文化教育空间,学生在身处其中学习和生活,时刻与各种文化标识、载体进行 “交流”与 “对话”,从中感受、汲取环境所承载的各种文化信息,进而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和艺术的享受,唤起强烈的拥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长此以往,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崇高美好的进取人格,从而实现育人目的。2016年 “市一中”迁新址后,为了进一步彰显上述功能,在校园建设中自觉注入文化元素,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文化观园、生态校园,并作为拓展学校办学内涵、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新的重要抓手。
让校园每个空间、每个景观都投射出育人魅力,学生处处感受家园的精神激励,是 “市一中”新校环境建设的追求。首先,注重将校园硬件美感转换成校园文化精神。因为建筑形式承载学校主体精神,校园环境完全可以通过建筑形式与色彩语言,展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美,使学校文化精神在校园环境中流传与涵养,进而积淀成为学校特有文化精神。为此,“市一中”注重建设丰富多样的路景、植物园、草地、雕塑等室外景观,或在室内悬挂壁画、牌匾、视图等,通过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校园精神内涵逐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意识,成为乐于追求与创造美的自觉行为。
同时,注重以无语的校园固态物质警示师生的言行举止。学校硬件环境虽然是一种固态,但可以赋予叙说功能,使它能时时提示人们的言行举止,这是课堂教育无法实现的育人效果。 “市一中”校园环境建设着力构建一种育人空间,营造一种教书育人氛围,体现一种践行 “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精神。通过校园建设物展现、凝聚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精神,反映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践行 “我们在奉献他人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我们在修养自己的同时,就在完善社会”的校训。
再者,把校园固态物质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赋予其教化人心、陶冶人格功能。 “市一中”校园环境可以说是教育化、生活化与艺术化相结合的综合产物,通过建筑与景观融入物质环境,形成特有校园文化形态和艺术教育氛围,从而达到陶冶师生人格、美化师生生活、培养师生审美力的目标。
[1]刘珂珂.大学育人文化刍议 [J].高校教育管理,2013(4).
[2]施卫华.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 [J].思想教育研究, 2016 (5) .
[3]张云清,翟军平.高校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与实现路径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6 (5) .
[4]张泽科.打造现代学校的动力引擎——“学校文化”系列之峨眉三小 “管理文化”建设策略解析 [J].四川教育,2006(5).
[5]曹莹雯.课程文化:凸显课程育人价值 [J].新课程,2012(7) .
[6]宋璞,卫晋丽.文化育校课程育人 [J].人民教育,2010(6) .
[7]陈雅芳.试论当代教师文化的内涵及其建构 [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5) .
[8]殷世东.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研究 [D].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论文,2016.
[9]夏玉婷.中小学实践育人研究——以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育人为例 [D].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硕士论文,2015,3.
[10]闭理书,赵红云.论高校校园物态文化建设与环境育人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