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解读,让文本“生根发芽”
——以管建刚老师执教的《黄山奇松》为例
2018-11-30
一、探析语文课堂中的文本解读
课改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问题也伴随而生。比如,课堂上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非语文”活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脱离课文,常常天马行空,随意发挥——或对人文内涵的深挖细找,或进行大量的“泛语文”活动,而这些恰恰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面对此种状况,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思考如何把语文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教师一定要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
文本解读就是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文本解读更是基本功之一,是教学的基点,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唯有正确地解读文本,才能够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这样进行的教学才能教到点子上,教得恰到好处,学生才能受益。
如果对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过高的要求,那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在文本解读方面教师也是存有较大差异的。因为教材的文本类型各种各样,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表现手法多样,想要每个文本都能解读得很深,每句话都理解得很到位,每个概念都能准确阐释,这无疑是对老师的苛求,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如今讨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这个话题时,要有一种更实际的态度,以探求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我们要重视文本解读,要从作者、学生、教师等多个维度去解读,将文本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寻、理解与感悟,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理性智慧,从而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在一次近距离聆听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阅读课之后,深深地感受到管老师在文本解读上深厚的造诣与准确的把握,那行云流水的课堂、环环相扣的设计与独具特色的文本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管老师的课堂更是“目中有人”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以学生经历成长为目标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是自由的、自如的,管老师给予了充分的关怀,将课堂完完全全地交给孩子们,使他们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二、多维解读,让文本“生根发芽”
(一)从作者视角解读,耕犁于文本的妙处
小学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从作者的视角出发:作者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想通过文本表达什么?……层层追问下去,从而追溯作者的创作意图,能有更透彻的了解,也更利于教师把握文章解读的重点。
《黄山奇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主要描写了黄山的三大奇松,突出了它们的“奇”。主要内容非常清晰,文章总分总的结构也很明显。在管建刚老师的这一节课中,充分将这篇文章剖析出来,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描写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大奇松,为什么着重描写了“迎客松”?为什么三棵松树名字的由来都要写?为什么只写了“迎客松”的地位?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其中的“或”和“有的”不能对调?为什么“有的”只有两句,不像前面的三句成为排比?
这一系列问题都在前面的案例中呈现出来,管老师在课堂中做了一系列的追问,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对话,学生能够明白作者这里为什么写、为什么不写,这样就能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深刻地体悟这篇文章的美,更好地来把握文本内涵。
(二)从教师视角解读,扎根于文本的深度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还应从教师的视角解读文本。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对话者之一,也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我们应该站在教师的角度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在对话的基础上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
首先,我们要认真研读文本,深入体会文本的内容与内涵,把握文本的特点,以此来准确洞察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写作主旨,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倾向,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对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便要清楚这篇文本教学生什么,学生已掌握的不教或略教,学生不懂的、亟须吸收的我们用心去教。我们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某种规律,将它进一步概括、迁移、训练,以文本为引子,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最后,我们还要思考怎么去教,对教学的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研究如何利用这篇文本引导学生在感知、鉴赏、运用等方面得到提升,如何利用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从学生视角解读,生长于文本的实处
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思维,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们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用他们的眼光去审视每一篇文本,让学生能够用心灵去亲近文本。在文本的解读中我们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实践,回归儿童的思维取向,回归儿童的情感世界,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而选择多元化的、切合儿童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更多地去倾听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
以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还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世界里与文本对话,探究文本中哪些是学生好奇的,哪些是学生会产生疑问的,哪些是学习时会出现障碍的,寻找与文本接触中出现的种种可能,方可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质疑点与难点。
在《黄山奇松》一课中,面对着五年级的学生,文章中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和运用的描写、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对他们而言是简单而易于接受的,这些皆不是学生乐于在课堂中习得的。而管建刚老师正是站在学生的视角解读了文本,通过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质疑:文中什么内容要写?什么内容不必写?这个词语能不能换?能不能找到第三句组成排比?在这一系列问题中,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在师生思维的碰撞中、在对话互动中解决问题,管老师切实地抓住了学生质疑点,在文本的阅读与习作的指导中构建了一座桥梁,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层层深入,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东伟.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郑州: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周英顺.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孙敏.立足文本,感悟情感——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 [J/OL].华夏教师,2017(23).[2018-01-25].https://doi.org/10.16704/j.cnki.hxjs.2017.2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