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云成:人生之花在“四大名著”中绽放
2018-11-30
2000年,他大学本科毕业,怀揣梦想离开湘鄂西,来到美丽的浙江龙游,在一所农村高中任教;2017年的他,集省市县多种荣誉于一身,在全国20多个教育报刊发表200多篇文章,出版教育专著,受邀在全国各地为教师进行200多场教育管理职业培训。是什么让他化茧成蝶?是全面发展,是因为他在教学、教育、宣传和写作上谱写出“四大名著”,人生之花才得以精彩绽放。
在教学中打磨成“名”教书匠
在教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时,段老师没有首先选择当时最热并与学生生活最近的“衢州最美教师”时事材料设置教学情景,而是选择用“生命、情感、责任、名利”四个词作为整堂课的主线,让学生自己对四个词语进行排序并举自己人生中的实例阐明理由,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词作为第一。然后选择了《百年情书,永远年轻的林觉民》这段视频,设置一个合作探究:视频中,林觉民对“生命、情感、责任、名利”这四个词语是怎样排序的,他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最后设置了“不同角色,不同责任”,学生分组扮演教师(结合最美教师)、学生、医生、军人和农民等不同角色,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思考空间和多样的答案。
一节精彩课程的背后,贯穿着段老师对教学的思考和主张。他说:上出一堂好课,要有一个科学的选材,还要有一个与时俱进、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的完美表现形式。选材要高度服务于教学内容,借助选材,既要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无形之中加以渗透,又要让学生发现生活、反思生活、创造新生活。最美的表现形式就是让一个主题选材贯穿到底,环节与环节过渡自然紧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情感、思想和行为能得到自由发挥。老师要把课堂让给学生,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时,重点讲清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难点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段老师采用数学集合的方法,在黑板上用三个圆相交,突出三个圆和它们交集的关系,根据数学知识,学生很快明白:交集是共性,也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三个圆是个性,是矛盾的特殊性,交集寓于三个圆之中,因此,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成功的课堂在于激发兴奋点,抓住中心点,突破疑难点,找准切入点,理清知识点,培植发散点,明确得分点,立足生活点,基于人文点等方面在诗情画意中如行云流水。他认为学科融合让让政治课堂异彩纷呈,优秀教师都是靠自己在跨界中慢慢打磨出来的。
在教育中修炼成“名”班主任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借鉴前人的教育方法,更要认真分析青少年一代的心理特点,于后进中看到先进,于反复中看到内在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做到学生犯了错误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实现以心育心、以人格育人格的目的。全国知名德育专家杨连山老师阅读段老师《捕捉教育的契机》文章后这么评价他。
段老师在教育管理中充分认识并利用规律,让许多教育管理创新成为他的工作亮点。其中,学生“荣誉称号自主申报”制度最是耀眼,段老师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拟设立的荣誉类型、名称及评价标准,然后各个小组代表向全体学生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全班同学对小组提出的荣誉名称、评价标准进行讨论,如果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通过,这项荣誉称号就保留在班级的“荣誉超市”里备选,成为以后学生选择的预设荣誉称号。
经过全班同学讨论决定,段老师把荣誉称号分为金牌专工与多项全能两类,金牌专工包括金牌门窗管理员、金牌水电管理员、金牌玻璃清洁员等23项,每个同学必须并且只能选报一项,只要在一周之内努力把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就可以获取某项金牌专工。学生只有获取一个金牌专工荣誉称号后,才能同时申报两个金牌专工项目,向二项全能人才进军,有了二项全能人才,才有三项全能人才,依此类推,不断超越自己。
怎样让荣誉称号规划最为合理?段老师在教室后面黑板上写出23个金牌专工项目,让全班45名同学自主填报,公示一天后,让同学们自主修改调整,修正后的自愿填报再进行公示一天,允许同学们最后修改调整一次并公示。公示确认没有异议后,如果只有一人申报一个项目,就让他立即实施。如果是几人申报一个项目,可以组成一个小组立即实施,成功了,所有小组成员都获取这项金牌专工,失败了,所有小组成员都不能获取这项金牌专工,如果他们不愿组成小组,就让他们进行协商或抽签的方式确定顺序,然后开始准备第一周的金牌专工项目试运行。
这样的荣誉称号评比不是短时间内简单快捷地产生,而是自己一直不停努力奋斗的结果,它是证明自己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荣誉称号评比不是同学们简单投票或班主任一手包办的结果,而是在实际的行动中,用实在的劳动成果证明自己,说服别人;这样的荣誉称号评比不是同学们之间恶性竞争的结果,而是同学们在互助合作中战胜自己,超越他人。因此,这样的荣誉称号才是公平的化身。
在宣传中发展成“名”通讯员
学校和教师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为什么不写出来发表在报纸上表扬一下?段老师发现了他们教育和管理中的许多亮点,于是精心构思,仔细打磨,一篇篇校园通讯报道在《浙江教育报》《德育报》和《衢州日报》发表。
有人说,教师就是学生的再生父母,给予学生的是父母般的爱。段老师在《浙江教育报》上写了一篇新闻报道讲述最美龙游人杨小军的教育故事。
傅诺琳在当地被称作“英雄女儿”,其父傅志霄在今年8月20日,因勇救落水少年不幸遇难。傅诺琳今年刚入龙游二高,是高一(6)班学生,杨小军老师是她的班主任。9月17日早晨,杨老师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看到傅诺琳趴在桌上,觉得不对劲,便来到她身边询问,原来她起床后就感到头有些晕,还呕吐过,于是杨老师让其同桌祝欣怡陪同她到校医务室接受检查。看完病回到教室,杨老师看其脸色苍白,不放心,于是通知其家人,建议带到县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早上7:00左右,傅诺琳的大伯来到学校,由于杨老师上午都有课,无法陪同,就由其大伯带到医院检查。杨老师课间多次打电话询问,但电话均未接通。“后来杨老师收到她大伯发的短信‘医院发了病危通知,现必须转浙医二院,莫告之傅诺琳本人!’”杨老师大吃一惊,马上电话联系其大伯了解情况,得知傅诺琳在医院被发现可能有脊椎瘤。
突如其来的病危消息让杨老师揪心不已,挂断电话后,杨老师迅速联系了学校领导,随后一同来到医院看望傅诺琳,向其家人了解情况,并帮其联系浙医二院及转院事宜。中午12:00,傅诺琳在其家人的陪同下由120救护车送往杭州。
9月19日,杨老师又代表学校专程从龙游赶到杭州看望傅诺琳,带去了师生对她的祝福,并送上了慰问金。
傅诺琳同学从杭州治疗回来在家休养期间,全班同学委托杨老师和几个同学代表到她家里慰问,给她带去了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和祝福。这些小礼物对她的触动很大,傅诺琳说,这个班级就是一家人,杨老师既像一个关爱如山的父亲,又像一个慈爱如水的母亲,杨老师是他们心中的最美龙游人。
通讯报道发表多了,先是有了“龙游县信息宣传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后又被聘为“《衢州日报》特约评论员”和《中国教师报》“校园新闻”电子版编辑。
让媒体聚焦于常人看不见的事情和地方,关注点放在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人和物上,让平凡的正能量成为不平凡,把一线小人物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让普通教师的优秀事迹充分感动其周边的人,让这个社会的大量资源和力量流向贫困山区,做大做强文化教育的力量,发现更多最可爱的人,这是段老师的人生梦想!
在书写中升华成“名”写作者
撰写文章是教师快速成长的阶梯,段老师至今还记得第一篇作品问世的情形。收到《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2006年第10期,他打开目录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但《捕捉教育契机》这个文章题目不对,细细阅读内容才发现没错,是编辑帮助修改了题目。他从没想到也能有作品发表,更没想到这篇作品的刊出彻底改变了其生活。
从参加工作开始,段老师认真写好文章,邮寄出去,或努力用电脑排版,打印出来,邮寄出去,结果都是石沉大海。就在他茫然、犹豫和徘徊的时候,网上一个组稿信息和邮箱突然进入他的眼帘,他就把一篇参加教育叙事评比的文章发过去,没有期望,也没有挂念。就在他早已忘记这件事的时候,它却变成一个天上掉下的“馅饼”,砸在他的头上。一夜之间,他的名字和文章在网上一搜可见,让他的领导、同事和学生顿时刮目相看。
没过多久,他收到全国知名德育专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连山老师的一封亲笔信,除了大力表扬和高度肯定外,他郑重地向段老师表达想把《捕捉教育契机》这篇文章收入其主编的西南师范大学即将出版的《班主任核心教导力》一书里。这封信点燃了段老师深入教育研究的欲望,送给学校图书馆的那本《班主任核心教导力》则成为段老师人生的灯塔,为他指明了奋斗方向。
段老师为自己教育中的真情故事感动,为独特而有效果的教育管理自豪,十几篇文章接连在《教育时报》发表。“段老师,您在教育叙事上的写作已经非常不错了,您应该转型,在教育策划、教育活动组织、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教育创新等方面大力研究,做一个全能班主任。”梁金蓝编辑对段老师的一段话让他如梦惊醒。
一转身,天地宽。张以谨编辑把段老师引进《中国教育报》,梁恕俭把段老师带入《中国教师报》,郑学志让段老师加入全国班主任自主管理研究会,特级教师潘新华和潘人发引领段老师步入教育教学殿堂,全国部分省市教育杂志开始频频出现段老师的作品,各种荣誉称号也花落他身。
段老师反思其写文章究竟是为了什么,只到用《1+1>2》回答《江苏教育报》“优秀教师需要秘书吗”这个征稿时,他才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写作不再是任务,也不再是压力,而是快乐和梦想,成功与分享!这是段老师在写作中的最大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