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EA方法的大型超市蔬菜冷链绿色物流改进
2018-11-30陈浩
陈浩
基于FMEA方法的大型超市蔬菜冷链绿色物流改进
陈浩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1800)
我国大型超市目前的冷链物流仍存在众多问题,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的污染,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提出冷链绿色物流的概念,并研究基于质量管理工具——FMEA方法对大型超市的蔬菜冷链绿色物流进行改进,对于蔬菜冷链物流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冷链绿色物流;失效模式;后果分析;层次分析法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蔬菜产品的品质追求也进一步提升,这直接促使我国蔬菜冷链物流迅速发展,但目前蔬菜冷链物流中仍存在不少绿色物流问题,比如我国蔬菜冷链物流的绿色理念缺乏,蔬菜冷链物流设施老化,新建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不利于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1]等。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的污染,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本文提出冷链绿色物流的概念,并研究基于质量管理工具——FMEA方法对大型超市的蔬菜冷链绿色物流进行改进,这对于蔬菜冷链物流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冷链绿色物流的提出与介绍
冷链物流是指容易腐败的食品从生产地进行收购或捕捞后,在对其进行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一直到进入消费者购买的各个环节,产品必须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以此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防止食品污染的供应链系统[2]。本文基于冷链物流,结合绿色供应链中绿色物流的定义,提出冷链绿色物流这一概念,即在原冷链物流的过程中加入绿色理念。冷链绿色物流主要包含流程部分和绿色环保部分,流程部分又包括绿色运输和绿色仓储。在运输方面主要可以通过冷链运输的货损率来考量冷链物流效率。在仓储方面主要可以通过冷库利用率来考量冷链物流效率。绿色环保对于蔬菜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主要可以从能源消耗率、包装回收率和环保投资额等角度来考量。
2 A超市冷链物流绿色问题
本文以A超市为例,通过调研,并根据蔬菜冷链绿色物流的评价因素分析,发现A超市冷链绿色物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 流程方面
在运输方面主要可以通过冷链运输的货损率来考量冷链物流效率,在仓储方面主要可以通过冷库利用率来考量冷链物流效率。该超市货损率较高,可达到25%~30%,每天超过50 kg的蔬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环节腐烂损失,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冷库利用率较低,为50%左右,设施存在一定结构性矛盾,冷库建设较为滞后,现代化和专业化冷库偏少,对冷藏库等建设投入不足。
2.2 绿色环保方面
超市在蔬菜运输、贮藏、包装和加工等过程中运用冷库和冷藏车等制冷装置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包装回收率较低,几乎为0,可以反映超市对包装物的实际回收再利用情况较差,资源回收利用的水平较低;环保投资额较少,除了环保冷藏车等设备购置花费的费用,超市没有额外购置环保工具和设施来减少环境污染。
3 建立FMEA模型评价与分析
根据A超市冷链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FMEA方法简历质量分析模型。FMEA(Failure Mode&Effect Analysis)即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是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等过程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影响和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这些质量问题发生。
经过专家小组的头脑风暴,本文列举出冷链绿色物流的失效模式[3]:①运输路线不合理;②运输时间不合理;③运输过程延误;④装运、卸载货损严重;⑤使用非专门运输车辆;⑥混用运输工具;⑦未冷藏运输;⑧冷库老化、闲置;⑨蔬菜废弃物未回收处理;⑩包装物未回收处理。
在列举得到冷链绿色物流的失效模式后,根据超市的实际调研情况,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将超市的冷链绿色物流的失效模式分为非绿色运输、非绿色仓储和非绿色环保3个失效模块,并进一步分类归纳,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系统失效模式层次分析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系统失效模式层次分析表
非绿色运输(T)非绿色仓储(C)非绿色环保(E) 运输路线不合理(T1)冷库闲置(C1)蔬菜废弃物未回收处理(E1) 运输时间不合理(T2)冷库老化(C2)包装物未回收处理(E2) 运输过程延误(T3) 装运、卸载货损严重(T4) 使用非专门运输车辆(T5) 混用运输工具(T6) 未冷藏运输(T7)
根据严重度、发生度及可探测度的评价准则,经过专家小组的判定,对各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发生度及检测度分别打分,得到系统失效模式因果分析情况,如表2所示。
4 评价结果分析与改进措施
由于系统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数值都较大,因此都必须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通过对失效原因的归纳分析,本文发现超市冷链绿色物流失效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当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因此改进措施主要是针对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而管理人员的错误源自于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及规划不当。因为对环保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运输工具非专门化、未冷藏运输和对冷藏设备的投资不足。而因为规划不当,导致运输时间、运输路线、运输延误等一系列运输问题的产生,也使冷库利用率较低,增加成本。而工作人员的失误是致使蔬菜损耗严重、蔬菜废物和包装物未回收利用的主要原因。
为预防或纠正系统失效模式的发生,本文认为管理人员必须增强冷链物流管理的绿色理念,建立冷链绿色物流管理机制,有效规划整个物流过程,使冷链物流的运输、仓储及环保得以绿色化进行;工作人员同样必须增加环保意识,减少蔬菜在运输、仓储过程中的损耗,做好蔬菜废弃物及包装物的回收利用;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环保减损方面的绩效评价,制订奖惩措施,做好员工冷链绿色物流执行过程的监督。根据计算得出的风险优先数,对各失效模式进行预防或纠偏措施的优先排序,得到表3.
表2 FMEA分析表
失效模块失效模式失效后果失效原因严重度发生度检测度风险优先数R TT1增加运输成本物流规划或执行不当545100 T2影响消费者购买物流规划或执行不当73342 T3影响蔬菜新鲜度及质量针队运输的预防及控制不足86296 T4增加损耗,加大成本工作人员担责962108 T5影响蔬菜质量管理人员认识不足66272 T6影响蔬菜质量管理不当64236 T7破坏蔬菜新鲜度及质量严重的管理或执行错误92340 CC1冷库利用率低分配管理不当882128 C2不能有效保鲜设备投资不足65375 EE1破坏环境,未废物利用管理或执行不当782112 E2破坏环境,未循环利用管理或执行不当77298
表3 风险优先数排序
冷链绿色物流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数RR排序 冷库闲置(C1)1281 蔬菜废弃物未回收处理(E1)1122 装运、卸载货损严重(T4)1083 运输路线不合理(T1)1004 包装物未回收处理(E2)985 运输过程延误(T3)966 冷库老化(C2)757 使用非专门运输车辆(T5)728 运输时间不合理(T2)429 未冷藏运输(T7)4010 混用运输工具(T6)3611
在系统失效模式中,转运、卸载货损严重和未冷藏运输的严重度都为9,即如果此失效模式发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因此尽管这两种模式的风险优先数没有排在最前列,但都应该对这两种失效模式进行优先预防或纠偏处理。
在按照优先顺序对失效模式采取纠正措施后,需要对各措施做一个评估,判断该纠偏措施是否解决了故障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估发现,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故障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完成纠偏,即失效模式得以消除。
[1]王义琛,王远,朱晓东,等.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评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uppl 1).
[2]杨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情,2015(5):78.
[3]陈娟,邓东晓.FMEA质量理念及应用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9):20-22.
〔编辑:严丽琴〕
2095-6835(2018)19-0129-02
F259.2
A
10.15913/j.cnki.kjycx.2018.19.129
陈浩(199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