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引种北方枣树的问题及对策
2018-11-30纪小楠
纪小楠
(本溪市生态公益林项目管理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0)
1 引言
枣树原产中国。据古文记载,枣树栽培历史至少有3000年,中国枣树最早的栽培中心是黄河中下游一带,且以晋陕峡谷栽培最早,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次之。枣树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很广,易繁殖、抗性强、结果早。枣果味美,营养价值高,枣为中药材、滋补养脾。枣树花量大,花期长,富含蜜汁。在山区、丘陵、河滩及南方紫色页岩上发展枣树生产,对繁荣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极其重大作用。
湖南省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以衡阳、怀化、自治州一带为主要的栽培区。其中素有“南方枣乡”之称的溆浦县,就有乡土品种23个,引进品种16个,且有一支专业从事枣果栽培、保鲜、加工的技术科研队伍。1993年该县规划了“十乡百里十万亩”枣子基地,年产枣果5万余t,生产的产品远销香港、新加坡及东南亚各国,特别是蜜饯果脯供不应求。2000年9月,在国家林业局和经济林业协会主持的红枣交易会上,该县的鲜鸡蛋枣和金黄蜜枣双双获银奖。近年来,随着市场品牌的推广,溆浦又着力做大枣果支柱产业,规划、培育新品种枣果示范园1万亩。衡阳地区的衡南、祁东等地也大力的发展枣业。但是,由于湖南本地一些枣树品种的品质、口感、色泽等方面不如北方某些品种好。为了丰富湖南省的枣树品种资源和大力发展枣树产业,所以才从北方引种优良品种。
2 调查的基本情况
2.1 调查地的自然情况
衡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貌轮廓为椭圆形盆地。土壤主要为红壤和紫色页岩,紫色页岩呈碱性,有机质含量低,氮素普遍不足,矿质养分丰富。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土壤主要为红壤,红壤土质粘结,有机质含量偏低,养分含量低。
2.2 引种的基本情况
2.2.1 经济效益明显
枣树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耐贫瘠,不仅适宜种植于良好的深厚土壤,而且适宜于钙质页岩和紫色页岩等土质较差的土壤。通过山地开发种枣,不仅绿化了衡阳,实现了山川秀美,生态效益好,而且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当年挂果,经济效益可观。
2.2.2 新品种不断增多
近几年先后引进了梨枣、沾化冬枣、苹果冬枣、芒果冬枣、大雪枣及观赏枣等20多个品种。到目前为止,初步筛选出适合衡阳市发展的红枣品种主要有梨枣、沾化冬枣、苹果冬枣、芒果冬枣、大雪枣等。
2.2.3 引种面积不断扩大
近几年来,湖南省的枣树发展势头强劲,面积、产量快速增长。为了让引种的枣树在湖南省健康生长,该地区特意聘请了专家来枣树基地进行实地观察和可行性论证。
3 问题及对策
目前,湖南省发展引种的北方枣树形式喜人,但通过调查还认为引种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3.1.1 资金相对不足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发展枣树资金投入不足。枣树良种都是新近引进发展的名优鲜食品种,种苗价格较高,特别山地上种植,建园投入大,需要资金多,大家不愿意投入,这就直接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加工企业缺乏资金投入,导致产业发展速度慢,产业链条不长,产业化水平不高。
3.1.2 栽培经营管理技术滞后
枣树虽然适应性强,但是栽培技术要求较高、管理比较精细的经济林树种。许多农民栽植枣树后任其生长,有些只长树,不结果;有些栽后不见树。究其原因,主要是枣农技术意识薄弱和文化素质不高,缺技术、缺经验、缺管理。
3.1.3 产量偏低
在调查过程中有许多的果农反映枣树的产量并不令人满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湖南省的土壤是第四纪红壤,大部分是弱酸性,这是由于湖南地处南方,夏季高温多雨,雨水淋溶作用比较强烈,将表层土壤中的氮、磷、钾等有机成分淋溶掉了,剩下了比较难淋溶的氧化亚铁,所以有弱酸性,土壤比较瘠薄,不肥沃,是导致产量低的一个原因。
3.1.4 盲目发展
个别地区盲目发展枣树产业,不进行调查试验就大面积引种枣树种植。比如说冬枣,有的人认为湖南省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冬枣,因为它的结果量不佳,口感、色泽等方面也差强人意。
3.2 对策与建议
3.2.1 加大宣传力度
让人们了解枣。枣果,是我国特有的名贵食药兼有果品;鲜果,是世界性未开发的营养保健果品、鲜果产业,是我国果品走出国门的最具竞争力,发展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增强资金投入,才能使枣产业有更大发展,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3.2.2 举行科技下乡活动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将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带到果农中去,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管理,同时要改掉重造轻管,重数量轻质量等陈旧的生产观念。要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依托,将现有的果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加快完善林业政策,改革创新红枣产业经营机制。大力推进林业改革,创新经营机制。
3.2.3 改良土壤是根本
在造林以前对土壤深翻施足基肥,整地时注意保持水土和土壤的肥沃度,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因为土壤贫瘠而带来的产量低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在适当时间进行追肥和间种一些豆类植物,因为豆类植物可以固氮,提高土壤中游离氮的含量,即提供了绿肥有改善了土壤。其次,还要通过一定的栽培管理技术,如:叶面施肥、根外追肥、环剥、适当的整形修剪等,都可以提高产量的。
3.2.4 按照正规的引种程序
先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试验深入了解该品种的生态性、生物习性,在引种地的生长、结果情况,然后做详细的分析。在各个方面都适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大量的引种栽培。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引种北方枣树的湖南地区调查,走访了多个相关的枣树基地进行实地的询问和观察,得到以下结论:引种的枣树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可以当年挂果得利润;在品种上不断的引进新的优质的品种,先后筛选出梨枣、沾化冬枣、苹果冬枣、芒果冬枣等对个品种进行引种种植;引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枣树基地已形成规模化。
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以下问题:
①资金相对不足。由于引进的是名优鲜食品种,苗木价格高,导致资金投入不足。
②栽培经营管理技术落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缺经验、缺领导,科学技术跟不上,导致某些地方发展缓慢、效益不高。
③产量偏低。突然贫瘠导致了产量不高。
④盲目发展。没有按照引种的程序进行引种而直接大面积的栽培。
针对以上问题的几点对策:
①加大宣传的力度,说明枣产业前景良好,吸引资金。
②将先进的科学技术送到果农中去。
③改良土壤,间种绿肥配合一些栽培技术措施,改善产量偏低问题。
④严格按照引种的程序进行引种试验,成功后再进行大面积的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