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核桃提质增效措施及对策
2018-11-30李增云
李增云
(云南省开远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开远 661600 )
1 基本情况
开远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部,东经103°04′~103°43′,北纬23°30′~23°39′之间,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夏长冬短,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小,干湿季明显,常年多干旱,年平均气温19.8 ℃,年平均降雨量800 mm,最高海拔2775.6 m,最低海拔950 m,立体气候十分突出。全市国土总面积194030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99499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51.28%,有林地面积45741.1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5.97%;全市森林覆盖率34.04%(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2 核桃发展情况
开远市山地面积大,山地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91.5%,东部山区是种植核桃的适宜区。核桃种植在该市具有悠久历史,是山区群众喜欢种植的经济林树种,大庄、羊街、中和营、碑格、乐白道等乡镇的农民都有在房前屋后等种植核桃的传统,具备发展核桃的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从2008年开始,市林业局依托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项目在以上几个乡镇集中连片种植核桃2万余亩,并向农户免费发放核桃苗30余万株。
3 核桃种植现状
现保存集中连片种植1400亩,品种为漾濞泡核桃和三台核桃;零星种植7000亩,品种为本地核桃、漾濞泡核桃。
虽然在核桃种植期有原生老品种核桃种植,但都是大多放任生长,结多少收多少,核桃种植认识不到位,只看到眼前玉米等农作物的利益,重视和遵循传统农业种植,没有进行扩塘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管理、缺乏种植管理技术等,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抚育管理措施跟不上、自然灾害、科技服务滞后等原因,普遍存在管理差、幼树生长弱、挂果迟、投产率低、单产低、病虫害多等问题,导致核桃树生长慢,树形差,结果少,经济效益低。目前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只有少部分农户认识稍好、进行林粮间作和简单肥水管理的核桃树体及情况相对要好一些,但距离核桃早产、丰产稳产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种植区内的幼树及进入试果期的成年树,需要进行提质增效抚育管理,促进开花结果,产生经济效益。
4 提质增效目标
选择交通便利、集中连片种植、群众基础好的区域,尊重农户意愿,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依托林业项目工程实施核桃提质增效,重点规划,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对核桃林整形修剪、树干涂白、施肥、病虫害防治、高接换种等提质增效技术措施的实施,促进核桃提早结实,改善核桃品质,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通过科技培训提高种植区群众的核桃种植管理技术水平;通过施肥促进核桃树体快速生长;通过整形修剪培养核桃丰产树形,提高核桃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病虫害防治控制减少病虫害对核桃树危害,最终通过提质增效措施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5 核桃提质增效的技术措施
5.1 施肥技术
(1)大树采用条壮或放射状施肥。开挖施肥沟,沟深30~40 cm、宽30~40 cm,以树干为中心,半径长度至树冠外沿滴水线,冬季将农作物剩余物、农家肥放入沟内,农家肥每株10 kg,复合肥每株2 kg,将复合肥均匀撒入沟内并回土覆盖。
(2)小树采用环状施肥。开挖施肥沟,沟深30~40 cm、宽30~40 cm,以树干为中心,半径长度至树冠外沿滴水线,冬季将农作物剩余物、农家肥放入沟内,农家肥每株10 kg,复合肥每株1 kg,将复合肥均匀撒入沟内并回土覆盖。夏季5~6月再追施尿素1次,每株0.5 kg。
5.2 整形修剪技术
冬季休眠期进行整形修剪,因树造型,因势修剪;树体结构采用开心形或主干分层形,主干高度留60~80 cm、树体矮小(2 m以下)、主枝少的核桃树采用开心形结构,选留生长良好、生长方向、生长角度、着生位置合适的3~4个壮枝作为主枝,其余主枝全部疏除,选留的主枝生长角度在55~65°之间,水平夹角90°(选留4个主枝)或120°(选留3个主枝);树体高大(2 m以上)、主枝较多的核桃树采用分层开心形结构,层间距1~1.5 m,选留5~6个壮枝作为主枝,第一层选留生长良好、方向、角度、着生位置合适的3~4个壮枝作为主枝,第二层对空选留生长良好、方向、角度、着生位置合适的2~3个壮枝作为主枝,其余主枝全部疏除。
5.3 病虫害防治
(1)树干涂白。入冬前主干用生石灰涂白济涂白,防治病虫害,进行抗冻防寒处理。涂白剂的浓度以涂在树干上不往下流淌,不沾成团为标准,刷白时一定要均匀严密,尤其是树皮缝隙、洞孔、树杈等处要重复刷,树干高大的涂1 m高。生石灰涂白剂配制方法:按生石灰10 kg,食盐0.5 kg,硫磺粉3 kg,动物油0.4 kg,清水20 kg进行配制。配制时容器内先放入清水、动物油、食盐,再放入生石灰并用木棒不断搅拌散热,最后再放入硫磺粉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2)核桃腐烂病、白粉病、枯枝病、炭疽病、核桃天牛、蚜虫、金龟子、毒蛾、灯蛾、天幕毛虫、枯叶蛾等病虫害根据发生情况,适时进行生物及药物防治。
5.4 高接换种
对2年生以上、15年生以下的核桃实生苗、实生大树品种改良,低质、低产园改造。嫁接时间在核桃展叶前进行;接穗的采集在核桃树发芽前20~30 d进行:采集粗度1.5 cm左右,髓心小、枝条充实、芽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壮的一年生发育枝作接穗。砧木选择2~15年生,胸径3 cm以上,产量低,品质差,但生长旺盛的核桃树。在嫁接前要控制伤流及接穗杀菌处理。嫁接采用插皮舌接法。
6 组织和保障措施
6.1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核桃提质增效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所以在作业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作业前的宣传、培训,主要包括法律、政策、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利用会议、新闻媒体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核桃提质增效项目目的意义的宣传,提高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项目建设。
6.2 认真组织施工,按期完成项目任务
核桃提质增效项目是国家在新时期启动的又一新的林业建设工程,由市林业局总体负责,抚育管理由市林业局与村民小组签订项目实施责任合同,村民小组负责组织农户实施,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组织施工,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农户负责投工投劳及施肥、涂白、病虫害防治等所需物资材料。
6.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项目建设过程中,林业技术推广站、森防站要加强对项目实施村组广大干部群众、核桃种植大户的技术培训、现场示范指导工作,快速提高项目实施村组广大干部群众的核桃种植管理技术水平,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6.4 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建设质量
项目建设过程中,林业局要适时加强督促检查和现场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通报和责令整改,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6.5 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
严格按《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要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控制项目资金拨付,资金拨付要按所签订的实施合同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拨付。
6.6 信息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档案制度,由林业技术推广站负责,认真做好报表填报工作,保证报表及时、准确,做好统计工作,加强工作情况的经验总结和分析。
7 对策与建议
(1)继续争取核桃提质增效等林业建设项目,扩大及巩固核桃提质增效建设规模、成效。
(2)继续加大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培训,提高种植农户的思想认识,增强了核桃种植的信心,提质增效不是一年实施就能解决问题,需要连续几年不断的实施、巩固才能真正见到成效。
(3)树立样板示范户,以点带面。在每个村组重点选择2~3户作为样板示范户,落实核桃提质增效措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