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养老住宅区环境规划设计的建设与意义

2018-11-30程燮阳刘泓呈

绿色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养老院设施养老

程燮阳,刘泓呈

(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000)

1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是农业人口,因此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传统的养老模式,包括土地养老,家庭养老两种。当前,部分城镇开启了新的养老模式,如机构养老,社区养老,钟点托老。还有很多城镇老人以房养老,泛指大房换小房,出售房子,或者出租房子,以此作为经济来源,选择机构养老,在养老院居住。浙江地带出现了针对三无老人的集中养老方式,在农村有专门的人员照顾,居住环境良好,可以称得上是生态养老,但是只针对少数三无老人。

2 日本现有养老模式分析

随着日本“高龄少子化问题”日益严重[5],日本的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家中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子女把家里的老人往医院一送,就不闻不问了。即使老人康复了,子女们也不来接回家。因为医疗费有政府帮忙,生活上还有护士照顾,自己轻松自在,由此,医院便成了日本现代的“扔老人山”。

日本的很多老人都非常自立,尽最大的可能不给儿女添麻烦[5]。于是,时下的日本老人也有很多愿意居住养老院。如一家叫做菜花之丘的养老院,地处东京近郊,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但功能划分比较细,按照老人的意愿与身体情况提供长期入住和短期入住、日托以及多种不同程度的护理服务,一共可以入住200老人左右。与市区相比,这里环境安逸生态,更加适合老年人安心居住,但费用非常高 “入住者可以使用介护保险,由保险金支付食宿金额的80%~90%,实际支付的金额仅为剩余的10%~20%。不过,这10%也并不便宜,去掉保险金支付的90%,4人间的一个床位仍为每月10万日元(相当于5000多元人民币)[5]。更加可想而知,并不是谁都住得起的,并且还有单人间和双人间,价格更高。媒体报道,“一些日本老人把纸尿裤撕成两半用两次、用过的纸尿裤晒干再用,他们酷暑天也不会开空调,一天三顿的菜只有一个鸡蛋和一根萝卜吃的也非常简单清淡[5],只为节约一些生活成本。”日本养老面临严峻困境。此外,在养老院收费节节攀升的背景下,在养老院遭受虐待、养老院员工缺乏、缺少亲情与爱心等都是影响日本老人入住养老院的因素[5]。

3 德国现有养老模式分析

欧洲与亚洲有很大的不同,从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德国的老人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他们在安静的乡村,基本上不靠子女的支援。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几个老人在一起相互照顾,或者是托付给社会机构照顾,非常的自由享乐。第一种是居家养老类型,在我国的大城市也已经开始这样的模式,老人依旧住在自己家中,有专门的人士上门服务,照顾过了老人之后,将老人送到活动中心,老人们一起活动聊天。第二种养老模式是社区养老模式,老人离开原本的家,搬到专门的公寓,全部公寓的设计使用的是无障碍设计,室内的是监控设施,老人有任何需要都可以从监控中或者从电子产品中呼叫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一旦老人身体状况不好,马上送到公寓医院,或者康复中心,由专人照顾,这种养老模式,我国并不普遍,也很少有人知道。但是这种模式得到了很多德国老人的认可。第三种就是养老机构养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院养老,德国目前有14000家养老院,一半多由慈善机构建造,一少半是私人建造。一部分在养老院建造在居民区附近方便老人生活,一部分建造在郊区,景色优美环境更加生态。德国一些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老人自己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作为德国最主要的两大养老体系,皆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两者一般会毗邻建设,以形成各种资源的共享的优势[6]。

所以德国老人的养老模式比起日本老人生态的多,幸福的多,主要是政府分担了大量的经济压力。让老人晚年没有后顾之忧。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齐全,使得老人可以选择与安置。

4 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分析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还没有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但是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7],60岁以上的人口高达2.22亿人[8],农村老人是城镇老人的一倍,65岁以上的老人也有1亿4千万人之多,现在就已经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社会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准。我国是农业大国,养老也是以农民为主,同时具有“中国化”的特殊性,中国农村的大多数老人不愿意离开家,更喜欢居家养老的模式。

我国常有的养老模式都有哪些呢,农村的老人主要以居家养老和土地养老两种方式为主,因为我国大量的劳动力流向城镇,通常农村老人在家中带孙子,不然就是农村独居,子女一年回来一次,他们已经到了城镇退休的年纪,可是在农村他们依旧需要劳作,即使身体出现了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更谈不上安享晚年。

而城镇的老人的养老方式要比农村老人多一些,首先是居家养老,与子女住在一起[10],中国化的特殊性大多数老人都不愿意离开家,所以还有社区养老的特殊性,在自己家里,请保姆照顾。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养老机构养老,主要的方式就是去养老院养老,有专门的人照顾。

5 如何打造生态养老环境

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多一倍,城镇老人以养老机构为主,而现有养老机构的现状又是公立的不完善,私立的价格偏高。而且现在的养老院不能完全做到生态养老,应该如何才能做到建设生态养老呢?建设生态养老的价值与意义性又哪里呢?

5.1 地理位置如何选择

以北京市为例,笔者认为生态的养老模式首先要对自然环境要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在北京市中心,空气质量差,不利于老人的身体疗养。而且北京市中心的地皮价格太高,增加了成本,最后成为老人经济负担。可选择郊区的位置来修建养老院,北京市的郊区环境非常好,例如昌平区、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都有非常合适的空气质量,依山傍水,有助于老人心情舒畅。郊区、山区更多的生活的是农民,他们都是习惯传统的中国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和土地养老,如果更多更好的养老院可以建设在郊区,被更多的农村老人看到,他们便会渐渐地接受结构养老的模式,从而彻底改变农民养老难,晚年养老不幸福等问题。

5.2 硬件设施与人员配置的选择

从接纳程度上来讲,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机构养老将成为主趋势,所以如何建造生态养老院,如何分布养老院,养老院的接纳量,床位程度如何分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几个郊区开展实验点,经过计算,得出每个山区乡镇要修建一所生态养老院,容纳量为本镇60岁以上老人的30%,除此之外还需要可以多承担1500位老人的接待能力,分担城镇老人压力。

在公共社会设施的选择,人员配置,餐饮住宿硬件条件,还有文娱活动和节假日的活动,制定选择标准如下。

(1)养老设施的卧室应配置床、床头柜、桌、坐椅、吊扇、呼叫器等设施。生态养老设施宜配置空调、彩电、小冰箱及衣架、书架等家具。老年公寓应配置空调、彩电、小冰箱及衣架、书架等家具[10]。

(2)生间应配置坐便器、洗面盆、呼叫器等设施。一级养老设施及老年公寓还应配置浴缸或淋浴器。公用浴室应设坐便器、淋浴器、呼叫器、衣物柜、取暖设备、坐凳,并宜设独用浴间[10]。

(3)公用厨房应配置操作台、灶具、炊具、洗涤池、排油烟器、冰柜(箱)、库房等设施。公用小厨房应配置微波炉、灶具、洗涤池等设施。老年公寓套内厨房应配置排油烟器、灶具、炊具、洗涤池、操作台、吊橱等设施[10]。

(4)洗衣房应设水池、洗衣机、烘干机等设施[10]。

(5)医务用房应根据养老设施类别、等级,配置相应的医疗器械、医护用品、消毒设施及空调、取暖设备,并应有相应的诊断用桌、椅、床[10]。

(6)活动室应配置彩电、音响、呼叫器、空调及相应的桌椅等设施[10]。

(7)值班室应配置传呼监护系统、电话、担架及轮椅等设施[10]。

(8)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护士要3名,内外科医生各一名。

(9)专业的营养师,采用健康科学的饮食配比。

(10)要有基本操场,方便老人户外活动。

(11)修建室内的棋牌室,方便老人室内活动。

(12)与志愿者合作,请书法、美术、舞蹈老师来丰富老人娱乐活动。

6 结语

本文阐述了生态养老住宅区环境规划设计的价值与意义,提出了对生态养老环境的一些意见,希望建设良好的生态养老环境。养老机构被需要已经是大势所趋,生态养老环境的建设与意义就尤为重要。从建设上来讲,将来机构养老,机构托老,是发展的主旋律,社会需要太多的养老机构,来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而从意义上来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在生态环境中养老才是晚年的享受,老人晚年的生活环境体现了国家的强盛程度,老人辛苦一生,不管是是农村老人还是城镇老人,都应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生态养老环境让老人有一个最好的晚年,开开心心的度过夕阳时代,就是最大的意义。生态养老环境的建设与意义是将来社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郊区修建养老院,分担市中心压力,提高养老质量,打造养老基地,监督养老院的各项设施,使儿女放心,使老人舒心。

猜你喜欢

养老院设施养老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养老生活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In My Next Life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