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路径探析
2018-11-30戴凤阳
戴凤阳
一、条件变换,开放封闭的数学题
在习题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现有经验,设计合适的开放题。增删问题的条件是设置开放题的常见方法,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让习题的答案变得不唯一,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例如四年级下有一题:某环湖公路长3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某地以相反方向出发,甲每分钟走65米,乙每分钟走70米。问20分钟后两人能相遇吗?如果不能,两人相距多少米?从题设条件来看,该题是封闭题,答案唯一。但是,如果我们改变其中的某些条件,比如:将甲乙二人从相距1千米的A、B两地出发,甲的速度是65米/分;乙的速度是70米/分。问20分钟后两人可能相距多远?由于总长度为3千米,起始点相距1千米,可能是相向而行,也可能是相背而行,在同向行走时,又存在甲追乙和乙追甲两种情况,总共有四种答案。
二、问题变换,构建开放话题情境
同一道数学题,当问的方式发生变化以后,合乎条件的答案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问题的限制条件发生改变,同样也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如去掉“最多”“最少”“最短”等限制性条件。与此同时,依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补充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做出推断。不论是哪种题型变换,其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拓宽解题路径,使学生的思维能更加开放。比如:五年级下册有一道题:将两根长为45cm、30cm的彩带剪成同样长,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该题的本质在于检测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和应用,从本题的限制性条件“最长”可以看出,答案具有唯一性。但如果我们将问题进行变换,改为“将两根长45cm、30cm的彩带剪成同样长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彩带可能是多少厘米?”由此,本题也就成了开放题,删掉“最长”后使得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变成了求两个数的公因数,该题的答案也就是两个数的所有公因数。
三、知识融合,变单为串形成体系
数学知识,从局部看表现为一个点,但从数学系统来看,每个知识点之间又具有一定的串联性。所以说,在数学开放题的设计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某一知识点,或者以整体性视角来发现数学规律,让学生能够从中探究数学知识的内在关系,内化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题。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学生已经明白“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等于两个数的乘积”,但在五年级上册学习“分数乘法”时,对于“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的乘积,与它们的和是否相等”,也需要从特例中来分析。六年级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同样也会遇到整数与分数的乘积相等问题。可见,对于数学问题而言,不同的数量与其问题情境具有关联性,但从数学知识背景来看,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都是数学概念中的不同数域,都具有相似的计算规律。在进行问题延伸时,可以从两个整数的和、积相等,引申到三个自然数的和、积相等,再到4个自然数的和、积相等……通过分析乘法规律,将该规律再延伸到整数与分数的和、积相等中进行探索与检验。其后,在具体的实例教学与计算、观察、验证、思考后,来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在进行数学模型的辨析中,逐渐将整数间的和、积相等,拓宽至整数与分数间的和、积相等领域,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数学解题思想。
总之,开放题教学的应用是相对而言的,在教学中要注意过程的把握和总结评价,特别是对于不同开放题进行分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解题思维的启发,从可能存在的解题方向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引导学生从开放性思维入手,探索可能的解题方法。
[1]杨传冈.打开数学教育的另一扇窗——论小学数学开放题的独特教学价值[J].辽宁教育,2015(11).
[2]王琴,王赈阳.“减负”亦可“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引入开放题教学初探[J].中国西部,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