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书在图书馆的利用与建设研究
2018-11-30牛翠屏
牛翠屏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随着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发展普及,人们的阅读需求、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电子书、有声书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越来越多的读者感受到听书的益处和便捷,传统的看书方式逐渐被听书方式所代替。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有声书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阅读率,为倡导全民阅读创造了条件。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文化中心”的阵地,也要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加强有声书的开发和利用,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
1 有声书的定义及作用
有声书是专业录音录像制作人员把声音表演者播讲的文字内容录制、转化为音频,然后再剪辑、配乐之后制成的音频作品,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介质,向用户提供的有声阅读服务。通俗地讲,就是将书籍的内容以语音朗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从“听”中了解内容,是不同于纸质书、电子书的新的数字出版形式。有声书使人们从视觉上摆脱了对书本的依赖,增加了阅读方式和拓宽了阅读渠道,提供了更便捷的阅读服务。有声书是对全民阅读活动的有利支撑。全民阅读“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有声阅读打开了一扇门,在纸质阅读、电子阅读的基础上,有声阅读将填补全民阅读一块空白;还为老人、儿童、盲人、残障人士提供了专项阅读服务,为他们开拓了方便快捷的新阅读方式。
2 我国有声书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听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评书、弹词、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广播《岳飞传》《人生》等都是中国早期有声书,但是都不能通过载体保存下来。我国的有声书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面向视力障碍群体。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移动便携设备的换代升级及4G、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下阅读环境变得更加开放、包容,越来越多非视觉障碍人群纷纷加入听书行列,阅读的选择权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这些都为有声读物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
随着时间碎片化、移动网络化、智能设备化,车载一族、老人、儿童、盲人、家庭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受并使用有声书,音频将成为下一个用户服务入口。在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听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通过移动终端收听有声读物的人群越来越多,比如在等车、堵车、等人的碎片时间内收听有声书,有声阅读迎合了人们的多场景收听需求。
3 图书馆开展有声书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全民阅读被提升到国家文化战略高度,有声书作为全民阅读的有利支撑,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有益补充,它不仅能够为老人、儿童、盲人、残障人士提供阅读服务,还能够为几乎属于文盲的“文化障碍”群体提供阅读服务;它具有绿色环保、缓解视疲劳、节约时间、获取便捷等特点,为年轻人、时尚一族、等车等人、开车一族所喜欢并需要。随着智能手机及车联网的普及发展,用户通过载体收听有声书越发便捷,为有声书的传播创造了必要条件。这些因素决定了图书馆引进有声书服务是有合适的土壤和极强的生命力的。
3.1 读者获取信息成本低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2005年我国单册新书平均定价36.75元,2014年平均定价为55.15元[2]。这表明10年间,纸质图书的平均价格涨幅较大。有声书较便宜,18元就可以在天方听书网买到一个月超过10万图书的音频资源,且音频资源每天均有上新。有价格的比较,读者们往往会放弃纸质图书,选择有声书这一信息获取方式,有声书不仅具有绿色时尚、节约空间、易保存的特点,还能够使读者用耳朵“阅读”,既使读者进行了学习,又保护了视力。
3.2 提高学习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零散时间增加,比如等车、等人、排队、堵车等,几分钟的零碎时间较难进行纸质图书的阅读,却可以进行有声书的听阅读,听书不受时间、空间、光线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3 降低阅读门槛
有声书的阅读门槛较低,对收听者的文化程度没有要求,博士可以听,文盲也可以听;有些读者不认识经典名著中的生僻字,比如《诗经》,其生僻字较多,阅读门槛较高,对读者有一定的文化涵养要求;而有声书阅读,生僻字、文言文等不再对读者产生阅读障碍。
3.4 增强阅读的乐趣
有声书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弥补了纸本阅读的某些局限,有声书激昂起伏的诵读、丰富的音乐、影视效果,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听觉刺激和震撼,激发了读者的阅读乐趣。听书的过程中,读者的情操得到陶冶,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潜能得到激发,人格得到完善,有声读物中优美的音乐和声效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达到“听读经典,激发潜能,完善人格,培养终身阅读者”的目的[3]。
4 图书馆引进有声书的策略
人们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有声书,已成为人们提升自我的一种发展趋势,有声书以其阅读时的便捷性及阅读的愉悦性优势,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鉴于此,图书馆需要调整馆藏结构、服务方式和发展方向,购置优质的有声书软硬件资源,有针对、有目的地搜集、购买适合读者个性化的听书资源,建设实用的、有特色的有声书资源库,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
4.1 建设高素质的服务团队
有声读物缓解了纸本阅读、电子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并且使人们有效地利用了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补充了传统阅读的不足。但是,有声书的建设尚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法律约束,有声书的资源品种和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有声读物的筛选把控,而这需要图书馆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来把控有声书的建设质量、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拒绝内容低俗、粗制滥造的有声书进入图书馆,使优秀的有声读物与传统图书有机地结合,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4.2 采购有声书资源
优质丰富的有声书资源是基本保障。图书馆专业人员可对网上有声资源进行鉴别、选择利用,在网站上选择出高质量的听书资源后,购买版权归图书馆所有,供读者在图书馆网站上点阅或下载;还可以利用免费听书网站,协商洽谈后建立听书链接,引导读者到听书平台上寻找有声读物,比如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都有优质的听书资源;还可以进行有声书的资源采访,按照本馆馆藏资源特点,分析读者阅读需求,购买优质、正版、健康、兼容并适合读者个性化的有声书资源,或者购买有声图书馆,建设实用的、有特色的有声书资源库。
4.3 针对不同读者提供阅读需求
优秀的有声书在背景音乐上配以专业的内容播放,使读者沉迷其中,提升了读者的听视觉享受和阅读体验,有利于实现阅读的公平性。这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刷新了人们的认识,它不仅解放了人们的眼睛,还满足了读者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通过调查显示,使用有声书的主要有3种读者:①受客观条件限制的读者群,比如有车一族、老年人、家庭主妇、健身者;②缺乏文本阅读能力的群体,比如低幼儿童、盲人、有阅读障碍的人群;③对有声读物感兴趣的群体,年龄不限。第一类读者群在某些时段有闲但缺乏纸质阅读的条件,比如有车一族可以在驾车、堵车时收听有声读物,运动的人可以边运动边听书,家庭主妇可以边做家务边听书,老年人可以不再因眼力不济看不成书,而且因有声书的陪伴而平添乐趣。第二类读者群,儿童的自主阅读有限,图书馆通过有声书诵读配乐等多媒体应用,为少儿们提供风趣、无障碍的有声书阅读环境,潜移默化中提升少儿的文化底蕴;分析视障人群、文盲人群的特点和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有声书阅读,使他们不受视力、不识字的影响,使全民阅读普及到每一个人。第三类人群,他们具备阅读纸质书的条件,但有“听书”的兴趣,比如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喜爱阅读的群体等。
4.4 提供服务器搭建服务
在图书馆提供服务器服务,加强无线WiFi网络建设,让读者在图书馆内无障碍地接收无线信号,在馆内随时随地下载有声书。还可配置有声书的智能点播终端,智能点播终端拥有海量的优质的“听书”文化资源,这些优质的有声书,为读者带来了美妙无比的听觉盛宴,而且读者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和下载智能终端的优质读物。
5 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有声书为读者阅读提供多样化的方式,使读者更便捷地学习和享受信息服务。有声书从最早为盲人解决问题,逐渐过渡到帮助更多人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体验。有声书可以让读者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体验文字、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利用碎片时间获得信息。图书馆开展有声书服务的公益性是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市场的需求性是有声书发展的有力保障。图书馆通过开展有声书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进入图书馆,加强文化传播的深度广度,促进全民阅读。
[1]王德银.坚守与超越:从第十二次全国阅读调查报告透视国民阅读变迁[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34(1):90-93,97.
[2]徐来.2005—2014我国图书定价10年走势大揭秘[EB/OL].[2016-06-1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AxNDcxMg%3D%3D&idx=1&mid=4024 85392&.
[3]有声读物行业研究资料[EB/OL].[2014-12-19].http://www.mntp2012.com/Html/?15136.html.
[4]王小平.有声书开启阅读新方式[J].出版广角,2017(10):25-27.
[5]卢晓君.有声图书馆:资源服务的新模式[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1):70-72,89.
[6]桑宇芳,何强.高校有声图书馆建设途径及实现策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90-95.
[7]刘洁璇.高校图书馆有声读物引进问题研究[J].图书馆界,2015(5):69-72.
[8]陈琳,唐守义.浅析我国图书馆有声读物的利用及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0):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