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学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路径与价值追求

2018-11-30陈晓霞江苏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18年16期
关键词:师德学校教育

陈晓霞 (江苏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需在强化党的领导前提下全面落实政策举措。师德建设是学校党组织的分内事,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学校党组织一要做师德建设的引领者,二要成为师德建设的“指导师”。

学校的长期和科学发展必须依托学校的党建工作,学校想提升教育质量就必须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知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方能真正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稳定提升。

一、文化引领,形成师德文化熏陶

1.提炼校园育人文化浸润师德

学校拥有先进的育人文化。校训为“真诚朴实,自强不息”,警醒师生们做人做事;育人目标为“公民素养、精英品质”,指引学生能够从“合格公民”迈向“杰出公民”。“勤实、思辨、卓越”的校园文化,呼唤教师与学生大力践行“明礼好学、善思求真”的校风,“尚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教风,“勤实乐学、好问善究”的学风;召唤学校凝聚人心,众志成城的“创业”精神,教师立足岗位的“创先”精神,对学生永存爱心,主动担当,不断挑战,勇夺先进,师生个体敢于“创优”,即铸品格、勇创新、敢超越。这些校园文化是对观念的引领,能够最大激发教师能力,形成共识,让学校具备了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佳切入点、契合点。

2.共建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师德

制度文化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之一,推进制度文化的建设可有效促进师德建设。校本化的制度文化形成可引领教师自觉养成良好师德,让尚缺乏必要提升自我动力的教师在制度的约束下克服以往存在的惰性,向上,向善,同时让优秀教师拥有成就感,从而形成教师发展的潜动力。近年来,学校陆续颁布了《年度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年度教师人物评选办法》《教育科研奖励办法》《教师病事假绩效考核办法》《专项绩效奖发放办法》等,学校通过教工大会通报文件精神、听取教师意见、制定学校实施办法,通过办法的制定,让全校教师参与其中,教师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定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同时,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教师的合理诉求及时得到回应,教师们的民主权利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通过制度的解读与实施,学校管理层使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执行力更强。

3.培育教师“五心”文化升华师德

注重培养党员教师,从政策实施上“将优秀教师培养为党员,让党员成为优秀教师”。学校党委根据学校当下的发展需求,提出“争当学习型教师”,以及新时期教师需要具备的“五心”。一是要有民族心。激励教师时时刻刻怀揣家国情怀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让自身文化底蕴得到丰富,成为有思想、有内涵的人民教师。二是要有责任心。我校是市区唯一的城市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衣食住行学”都在学校,教师须有强烈的责任心付诸课堂教学、生活指导、夜间值班等。三是要有进取心。学校教师积极主动应对互联网+教育,在翻转课堂实践中探索出了本土化智慧课堂教学范式,并被江苏省确立为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四是要有同理心。我校大力践行“发现教育”,以“北郊之星评选”“北郊高中优秀毕业生评选”“郑钢优秀学生奖”等为抓手,做尊重的教育,做发现的教育。五是要有法治心。要求教师们必须在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公平正义。

二、任务驱动,拓展师德培育途径

1.制定目标,明确方向

学校党委需充分凸显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组织时事政治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形势报告等,让每一位党员及教师深刻认识到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及民生性特点,切实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岗位创优等教育理念,将这些认识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得到体现。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路径。2016年底我校完成了第三轮主动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并确立了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其中,第四轮五年主动发展规划明确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思想,所确立的新一轮目标核心为“悉心构建发现——发展共识主动体现代学校课程系统”,这一目标广泛征求全体教师及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新规划涉及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领域,它们呈“环状”服务于课程这个中心,为学生高品质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课程保障。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学校组织教师们一起参与,教师在为学校的继续稳定发展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和学校成了一个整体,他们所提供的思考也就更有创造性价值,教师会更加乐于和学校一起自觉完善自我。

2.项目合作,凝聚合力

在项目合作研究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们拥有了更为宽广工作平台,另一方面也满足了除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之外的团队合作需要,大家在一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不断强化项目研究以稳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近年来,学校在各个领域都采用了“项目合作研究”的方式,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工作水平,凝聚了团队力量。经过统计,近三年,学校一共形成了近百个校本科研项目,其中业已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结题5项。学校已经拥有2个省级课程基地,1个省级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同时,学校还先后成立了语、数、外学科教学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室等。由此可见,团队项目合作研究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创先争优的靓丽景色。在整个项目制度有力推进的过程中,党员们形成了新的组合,这些临时党支部建立后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

学校创造条件帮助项目研究达成研究目标。一方面,这会为团队能够产生更为持久的创造性提供及时的科学指导和全面支持,教师们也深切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做好过程控制以让项目研究目标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保持步调一致。

3.创新形式,提升师德

学校党委以党建活动为载体,在党建活动中渗透师德培育内容,形成了“党建与德建”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通过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并依托系列品牌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一名党员一个标杆”主题活动,支部党员公开承诺“做表率、做公仆、做典范”;党员青年教师公开承诺“秉传统,学理论、促发展”;“北郊讲坛”主题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美德,构建法制教育、安全宣传、廉洁教育宣传的立体舞台;“三自二先”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党员自进、自律、自省,努力争先、创先做标兵;开展以“传先烈遗志,承时代责任,做育人楷模”主题党日活动,使教育常伴,党性常醇。

三、人文关怀,增强师德内化动力

1.倡导幸福理念,增强职业幸福感

学校党委坚持树立“做幸福的教师、培育幸福的一代”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找到源源不断的职业乐趣,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展现自我精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将不断收获进步成为自己的生涯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此增强。

学校隆重开展退休教师荣休庆典活动,全校教师代表参加现场活动,通过党委书记宣读退休决定,年轻教师深情回忆师德故事,退休教师寄语青年教师等活动环节,让“爱生敬业乐业”精神代代相传。再者,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贯穿于教师的职业生涯体系中,我校职初教师的“师德承诺”,职中教师的“师德履行”,退休教师的“师德传递”时刻凸显着师德的力量。

2.推行民主管理,增强职业获得感

学校建立了平等对话机制,充分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学校设立校长信箱、书记有约、工会之家、教师和教研组微信群、数字平台公共讨论区等互通交流平台,同时召开不同层面的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的心声。校领导依据教师的心理变化情况来调整管理的方式,让教师的主流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可以同频共振、互通共融,教师自觉认同“师德”要求并自觉落实到行为中。

围绕服务教工,创设阅享室。开启“悦享书式生活,启迪智慧人生”的系列读书活动,“健康身心,魅力人生”的主题活动,指导教师如何调适心理,悦纳自己,以更加自信、阳光的姿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以活动为纽带,发挥“情”效应。倡导同事情。组建教师合唱队,开展教职工体育节,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倡导亲子情。举办系列亲子活动,形成更和谐的亲子关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倡导师生情。组织集创意、人文、情怀、娱乐于一体的学校迎新活动,通过师生同台演绎,展示教师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营造师生“彼此信任、相互理解、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3.打造教育载体,增强职业荣誉感

开发师德教育载体,发挥“无声”教育载体的师德培育功能。学校设有“党员风采”“教师悦享空间”“优秀教师橱窗展示”“优秀教师升旗手、护旗手”等诸多师德载体,定期开展学校教师先进事迹等方面的月度报道和宣传。打造道德讲堂,通过“徒弟讲师傅,个体说团队,学生赞老师”等多种形式讲述优秀党员、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有意识地融入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价值观,能够对师生产生心理感染与暗示作用,陶冶师生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同化人格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学校党建工作基于基层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方面的优势,把“修师德、树师表、铸师魂”的师德要求放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首位,把弘扬无私奉献精神、热爱学生作为教师职业精神的落脚点,保证教师专业发展不偏离方向。学校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师德建设,促进教师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实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师德建设水平的最大化提升。

[1]金琪.关注需求引领追求——民办中学党建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互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6).

[2]丁杰.中学党建与教师专业发展[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师德学校教育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致良知与师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学校推介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