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生活讲数学

2018-11-29刘耀春李丰安

教师·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生活

刘耀春 李丰安

摘 要:文章通过一个实例,提出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目的,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04

作者简介:刘耀春(1970—),女,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中心学校教师,高级教师;

李丰安(1969—),男,湖南省双峰县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教师工作股股长,高级教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对于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一道练习题,学生产生了质疑,我引导他们写出了新的练习题,更符合生活的实际,也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

笔者在教学此题时,和学生分析完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后,学生提出解决方案为:如果买35盒面巾纸,就可以买1大箱和5中盒,总计用钱是60×1+5×10=110元。如果买37盒,就可以购买1大箱、5中盒和2小盒,总计用钱是60+5×10+2×4=118元。一切似乎都已尘埃落定。这时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我觉得宾馆可以买40盒。”

“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买37盒要118元,而买40盒的话就可以买2箱,那么只要花60×2=120元,只多花了2元钱就可以多买3小盒面巾纸。”

“孩子们,这样行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

“老师,我觉得行,宾馆经常要用面巾纸。”

“面巾纸的保质期长。”

“我妈妈经常是一大箱一大箱地买。”

“孩子们,我们教科书是经过专家审批的,现在我们发现了专家都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说明专家说的以及书本上写的不一定都对,现在,你也来当一回小专家,请你编写一道类似的题目。”

三分钟后,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老师,我是这样写的,一箱蛋糕20个共60元,一盒蛋糕3个共10元,一个蛋糕4元,一家宾馆要为一位员工举行生日Party,买37盒这种蛋糕,怎样买省钱?”

“你为什么这样写?”

“因为蛋糕有保质期,多买3个看起来省钱了,可蛋糕易变质且不易保存,甜食吃多了也不好。”

这道题切切实实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了,多聪明的学生!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提出“普通常识的数学”的观点,他认为数学的根在于普通常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是他们生活中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他们生活常识的系统化。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把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结合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为此,教师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中,从而发掘学生的潜能,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达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目的,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否则,当数学与生活相矛盾时,学生无所适从,认为数学无用,会对数学产生厌恶感,这样就会害了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遵循数学知识的规律,贴近生活,让课堂更贴近生活,使数学知识更形象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亲近数学、喜欢数学,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提高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小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

62-64.

[2]張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

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

56-58.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生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