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投类公司债务问题发展形势分析

2018-11-29陈仁凤姚领

时代金融 2018年24期

陈仁凤 姚领

【摘要】城投类公司是地方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是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抓手,在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城镇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前期的过度负债、无序发展,积聚了风险。本文主要对城投类公司的债务问题发展形势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为城投类公司和相关方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投公司 打破刚兑 防范风险 市场出清

一、短期看,去杠杆落地,再融资收紧,流动性将经受巨大考验,债务规模大、近期还款压力大的城投公司流动性风险加剧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就是去杠杆,降低宏观杠杆率。2018年4月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指出,去杠杆的重点仍然是地方政府和国企部门。城投公司各融资渠道将全面收紧。

(一)银行渠道一直处于观望

自2017年5月份发布的50号文、87号文后,商业银行对于城投公司授信,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新增资金非常有限。特别是全国金融工作会召开后,强监管、穿透式监管、拆解影子银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落地,未来信贷资源大幅用于城投公司的可能性較小,信贷增量有限。

(二)非银渠道全面受限

2017年末,全口径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126万亿,其中银行理财存续余额规模最大,达到29.54万亿元,占比23.44%。规模逼近2017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的80%,资金空转明显、“影子银行”问题突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将对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资管渠道进行全面的规范,采取穿透式、动态化的监管原则,大力整治资金错配、滚动发行、资金池管理、多层嵌套、高杠杆,打破刚性兑付,防范系统性风险。在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统一监管的形势下,城投公司试图通过理财、信托、资管计划、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新增信贷规模的可能性较小。委托贷款、地方金交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非标产品等还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但资金规模有限。

(三)企业债规模收紧

2017年国家发改委共计批复企业债380只,总金额8299.7亿;2017年资金到位217只,总金额2836.15亿,项目到位率57.1%,资金到位率34.17%。以债项AA+的利率走势为例,自2016年9月的3.8%,攀升到2017年年末的7.0%。利率上行,发行不畅,反映市场对于城投公司的违约风险预期和信贷资金导向。

二、中期看,打破刚性兑付,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打破刚兑”的经济思路已贯彻到中央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中,党和国家的领导多次强调,“处置金融风险的时间表和具体思路,就是要抓住突出矛盾,打破刚性兑付”。从去产能的政策上,对过剩产能的国有企业的破产、债转股,正是“打破刚兑”的市场化经济思路的充分体现。资管新规、防控政府隐性债务的最新的各项规定上,同样体现“打破刚兑”的决心。

由于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市场始终保持“政府兜底幻觉”,信贷资金、社会资金长期的逆向选择、逆势扩张,大量的社会资源用于三线四线的县域经济的低效益、无市场前景、重复的基础设施上,在新增人口不足,人口向一线二线城市迁移的大趋势下,导致了巨大的资源错配(错配主要表现为闲置、运营亏损),无法实现市场出清。“打破刚兑”将有利于形成投资者风险预期,有利于纠正长期的信贷资源错配,导致的大量的低效率的、重复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的长效机制。

自2015年1月预算法执行以来,财政部作为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监督和归口管理部门,已发布多个文件包括50号、87号、194号、本次23号文及《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反复强调地方政府债务的界限,反复强调城投公司债务的市场性化属性,坚决打消兜底“幻觉”。三令五申,反映的是“打破刚兑”的决心,为下一步的“打破刚兑”做好铺垫、建立心里预期、减少市场冲击。

三、中长期看,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幅放缓,仅以承接地方政府基础建设项目的平台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有限

(一)受制于政策收紧

改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走高负债、高固定资产投资、高通货的老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是党中对中国经济的顶层设计。限制地方政府低效益、无序的、重复的投资,是必然举措。

(二)受制于建设资金收紧

城投公司在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的主融资渠道受限,仅有非标和影子银行渠道的资金来源,该部分增量资金额度有限,优先用于保障流动性风险,保障存量债务的还本付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将大幅缩减。仅以承接地方政府基础建设项目,自身经营性资产较少的城投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有限。

四、长期看,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必须坚守

变相的为平台公司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兜底承诺,平台公司出现行业性、大面积的流动性偿债风险的概率极小。一是从讲政治角度,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防控金融风险,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风险,又要坚决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6〕88号),明确省级政府对辖区政府债务风险负总责;县级以上均需成立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本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负责对辖区的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制度上仍然保持了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的管理和指导责任。变相的为平台公司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兜底承诺。平台公司出现行业性、大面积的流动性偿债风险的概率极小。二是从现实层面,事实求是的分析,平台公司的借款资金实际是用于地方政府批准同意的基础建设。地方政府就算不承担对应基础设施项目的支付义务,也要承担地方平台公司投资决策的领导责任。仍然存在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事实。完全厘定清楚合同关系和责任关系难度较大,三角责任始终存在。

五、从长远期看,资源错配形成的低效、亏损资产必须出清,负重远行将拖垮宏观经济的良好局面

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变相的为城投类公司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兜底承诺。将延缓城投类公司的市场出清,如果长期无法解决由于资源错配形成的资产闲置、运营亏损等问题,财务费用沉重的城投类公司,最终的偿债出路,只有一条,土地出让,这将重回房地产经济、土地财政的老路。从远期看,必须将资源错配形成的低效、亏损资产逐步出清,在国际社会和国内金融机构对不良债务可承受的范围内,逐步解决资产质量特别差、资产闲置特别突出、债务规模大财务费用沉重、亏损严重的城投类公司的市场出清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宏观经济的健康质量、提升市场活力,为实现长期的宏观愿景、国家愿景提供经济保障。

作者简介:陈仁凤(1986-),男,汉族,江西萍乡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任职于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评审经理,研究方向:金融学、金融实务;姚领(1986-),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毕业于西南大学,任职于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农村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