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8-11-29陈旭双金环

时代金融 2018年24期

陈旭双 金环

【摘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手机在淘宝、京东等电商软件来购物消费,人们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等移动终端进行购买消费,线下的移动支付成为了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移动支付的普及化和便利化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的现状进行浅要分析,从而阐述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移动支付 现状分析 发展趋势

移动支付也叫手机支付,是用户通过使用手机对其所购买商品或服务所进行的一种支付手段。具体来说就是买方为了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向卖方使用移动终端作为媒介,通过卫星通讯网络向其支付等值金额的商业交易。

一、我国移动支付经济发展现状

(一)移动支付行业业务呈现高速发展趋势

据统计,到2015年底,我国使用移动支付的固定客户数量已经达到13亿人。随着手机联网的普及和人们购物消费习惯的改变,为移动支付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积累了应用基础。像京东、淘宝这样的在线商城的发展,带动了移动支付业务向“喷井式”发展。2017年至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也引领了一些新型创投公司的产生。

(二)移动支付用户习惯从PC端向APP端转移

2015年互联网支付与网络移动互联网分别占比53%和47%,远程支付占比是99.72%,近场支付占比则是0.28%。2016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8.8万亿元,同增长了三倍。消费者从PC端向移动端的速度加快,预计2018年在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超过150万亿元,达到171.5万亿元,增长68%。这体现了我国移动支付用户的支付习惯已经从PC端转到了APP端,基本实现了向线上端口的转移。

(三)政府加强立法监管,创新支付业务

我国互联网络平台的监管发展促进了移动支付市场的完善,为盈动支付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在2017年年末今年年初,继296和242号文的规范条码支付后我国281号文强调断直连,规范创新支付业务。

二、我国移动支付经济在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支付成本高,第三方支付厂商不盈利

第三方移动支付是市场上的中流砥柱,但是由于进入支付市场的门槛较高,所以目前进入支付市场的商家有限,目前我国移动支付正处于大规模增长阶段,支付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一些企业在争抢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以一定的规模盈利,但往往大部分第三方移动支付企业都处于不利状态,高风险经营。

(二)移动支付同银行业务的竞争

在线支付业务能帮助银行提高银行卡用户和网银用户的活跃度和附着度的同时也与银行业务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相比于刷卡消费的方便快捷手机支付更显灵活便利,移动终端省去了持卡消费,人们在手机软件上绑定银行账户就能支付购买商品,传统银联的刷卡消费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由此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与移动支付业务既有积极合作也有严厉封闭的部分。

三、我国移动支付未来发展新方向

(一)政府加强监管带来产业新机遇

随着296号文件的下达,鼓励银行把人脸识别和ORC、二维码等技术手段纳入用户开户流程,作为识别、收集和检验客户身份信息和开户业务处理的辅助手段,银行能更加强化企业开户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央行的限额也促进了动态码的产业发展。

(二)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挑战市场格局

今年四月,银联和微信支付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合作,这一合作预示着新一代银联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向各类成员机构全面开展大规模的各类业务承载服务。跟这种强有力背景的金融机构合作为国家控制第三方支付提供来了契机。银联等金融机构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有机会打破支付宝、财付通垄断的格局。

(三)移动支付接轨国际市场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移动支付成为了新世纪“四大发明”之一。据资料显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几乎是美国的90倍,领先于全球。中国的移动支付已引领了国际消费时尚,未来移动支付在全球必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支付行业小额市场前景广

随着移动支付在医疗、餐饮、交通等公共领域应用的普及,消费者无现金消费习惯的养成,促进移动支付安全体系的形成,有助于消费者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小额消费市场也成为了移动支付可深挖的潜在市场。

参考文献

[1]朱茜.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现状[J].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70-71.

[2]陈月石.银联和微信支付牵手了:正式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合作,澎湃新闻.

作者簡介:陈旭双(1997-),女,沈阳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金环(1980-),女,辽宁人,沈阳工学院副教授,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为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