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财务软件的发展对审计的影响

2018-11-29王国敏张栋

时代金融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审计对策

王国敏 张栋

【摘要】随着网络财务软件功能日臻完善,审计人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针对网络财务软件的实施给审计带来的影响从网络财务软件的定义及特点、网络财务软件对审计的影响和对会计网络财务软件进行审计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网络财务软件 审计 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如今的企业系统,比如网际企业,虚拟企业等的产生,随之形成的是网络经济,发展迅速。同样的,网络审计也会对以往的电算化审计实现一次突破,也是当代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财务软件的简介及特点

(一)财务软件的简介

网络财务软件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整合实现电子商务,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财务会计工作,财务管理模式等其他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是构成电子商务的重要部分。网络财务软件是基于网络技术,拥有传统财务软件的基本功能,还能够支持远程互联网处理,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询和远程审计。

(二)当前网络财务软件的特点

1.网络财务软件使企业财务会计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网络会计冲破了信息传递传统的界限,使得财务管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时间上打破了事后核算的限制,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变成动态;网络会计可以发展到远程报账。报表、审计、查账及网上支付、报税等功能。财务的改变源自时空的改变,继而管理模式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

2.网络财务软件降低了财务管理活动的成本。首先,网络财务软件能降低成本进行信息收集。其次,网络财务软件节约了交易成本。减少交易环节的复杂性。电子结算、电子货币降低了企业核算占用的资金成本。最后,纳税申报费用降低,与税务部分之间实现实时传送,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

二、网络财务软件对开展审计工作的优势及影响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的优势

1.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处理信息更加准确及共享程度更加全面。审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能够通过网络传输的媒介,使得计算机准确的传输信息更加快捷,发挥运用审计软件的优势;能够将网络财务数据进行分类、调查、对比、归纳、合并、打印,到达审计工作报告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网络分享使得信息共享化,這是传统的审计所不具备的。

2.审计更具有效率、准确、成本低的特点。传统审计下,面对这海量的数据会使得审计工作效率低下,也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而网络软件面对着这些数据,利用基于网络的审计软件可以智能高效地处理这些审计信息,审计工作人员只需要对这些网络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可以彻底的拜托因数据带来的烦恼。

3.审计工作不再受时空限制。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在审计现场是传统的审计所必需的环节。这就是带来了大量的审计时间成本及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和审计的结果不具有时效性等问题。相对于传统审计,网络环境下的审计不受审计时间、地点的限制;不仅可以实现多审计的同步完成还可以通过审计程序进行现实性审计,实现审计的连贯性,实现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的有效联合。

4.智能化的审计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客户可以得到审计部门的智能化服务:开放性资源共享。动态组合各个模块、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客户的利益。审计工作是复杂的,有事会遇到难以解决难以定论的审计结果。这时候,网络审计可以进行网络会议,和国内外的审计专家共同商议结果。在网络审计的环境下向客户提供更完美、最优异的审计服务。

(二)网络对传统审计的影响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传统会计中,审计人员都是从书面记录上获取审计线索,但是在网络审计中红,计算机改变了原有的会计记录的存储方式,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处理会计凭证的储存。原始凭证被工作人员输入计算机内,计算机内形成数据文件。原始凭证能够由计算机系统自行填制记账凭证随着电算化的发展即将实现。

第二,账簿的存储预处理。文件替换了总分账,明细分类账采用的打印方式是满页打印,由此这两类数据之间的数据核算必须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登陆账簿,由于计算机自动启用登账程序,登账程序的使用种类得难以判别。

第三,报表的编制采用按事先定义的公式到账簿文件、其他报表文件中取数计算,数据来源、公式定义、编制结果、打印格式等均采用机内文件的形式。磁性数据的改变无法留下痕迹,这使审计人员不相信输出的会计报表,编制由企业提供的公式定义文件。

这三种情况说明,计算机处理过程在文件和文件之间进行,所以审计人员不能利用手工方式对经济业务进行审核。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要求。

2.对审计环节的影响。网络的出现改使得传统的财务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必需做出改变,网络上的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从而减少了面对面的审计交流的中间环节。传统的审计中,审计人员所使用的审计物品大量的都是纸质的,但在网络审计软件上的审计都是通过大量的电子数据、音频文件,而且改变了审计线索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也发生改变,这也要求这现代审计人员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审计手段。

3.对审计内容的影响。财务收支和有关经营活动都是审计的业务对象,而这些业务对象在网络环境下的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化和隐蔽性的存在更容易发生舞弊事件。网络财务软件使得审计业务转型为社会审计责任、审计经营、人事审计等审计功能拓展。

4.对审计标准的影响。审计对象、线索、审计方法等各个审计方面都因网络审计的影响发生了改变,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人们形成的各种系列的审计准则和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对于情况变化的了解,需要适应网络审计通过实践来建立新的标准和准则。

5.网络财务软件的出现对于审计人员需掌握的技能影响。由于传统的审计根深蒂固,若想完全实现网络审计是面临重重困难的。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内部控制、审计技术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决定这原有的思想及手段不能满足现在审计要求,这就要求审计从业人员在有丰富的审计知识的前提下更要掌握计算机、电子商务方面的技能。

三、网络财务软件下进行审计的对策

(一)正确评审被审计单位的电算化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更多的企业、单位等经济组织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财务软件进行财务处理。但任何财务软件都要保证审计发展的要求,不得破坏审计的质量和准则,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两个工作要求。一是正确正确审核被审计单位的电算化系统,二是要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去适应电算化。

(二)制定合理的电算化会计审计程序

1.准备阶段。一要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查。在这一阶段,先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一方面,查阅上一次审计的审计资料;另一方面,与企业有关人员面谈企业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并核查真实性。最后得出结论并归纳出重点。

二要准备审计需要的人员及软件。通过第一个准备阶段收集的企业资料,可以明确给出被审计企业的结构特点,估算出审计业务的侧重点并分配审计工作的轻重。

2.内部控制的初步审查。内部控制的初步审查是计算机审计的第二道程序,审计人员熟知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是初步审查的目标,这是为了要审计人员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审计工作中的使用程度,了解内部控制和审计过程在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从原始凭证的编制到各种会计报表的输出的整个过程。

3.内部控制的深入审查。通过深入调查,要计算机系统所用的内部控制在审计人员中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阶段,审查的重点是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首先,可审查一般控制,发现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弱点,审计人员就要继续详细审查应用控制,否则可简化对应用控制的审查。详细审查阶段收集证据的方法与初步审查所用的方法相同。

4.用户补偿控制的审查和测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审计工作人员会决定不完全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因为子系统的用户通过一些补偿控制使得补充原内控制度的弱点。对于重复的控制,当评价补偿时,不用重新测试和审核。这种补偿控制测试和审核的放入如同前面提的基本一样。

5.全面评价和编制审计报告。经过上述的审计步骤,通过上述的审计步骤,审计证据和对各项目的初步评价结果己经形成,但这些证据和初步评价的结果是比较分散的.全面评价的目的是将审计小组的各成员所收集的审计证据和初步评价结果进行综合,筛选出重要的证据和主要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和证据作为重点进行综合评价。应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其审计结果汇总评价的许多方面可由计算机自动成,甚至最终的审计报告也可由计算机辅助完成。

(三)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1.内部控制風险评价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占有很大地位的是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找出控制的弱点就是对系统的评价,这些弱点影响着控制的风险因素。把传统的控制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连接起来,分期风险是否存在,能否预防风险,如若放生失误,使用什么样的补救措施才能有效。

控制风险分析一般存在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一,发生差错或毁损的可能性(概率);其二,差错或毁损会带来多少损失。估计这两个因素还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其一,业务量受影响有多大;其二,结果是否严重;其三,在什么情况下这些差错和毁损会发生;其四,这些差错或毁损是否可纠正或补偿。

2.内部控制的定量评价技术。审计人员所关心的一个课题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及其定量评价方法,必须建立一个评价的标准体系来判断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否有效和健全,这就包括内部控制的评价要素、评价准则以及相应的定量评价技术。

(四)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1980年代,计算机审计整合法在西方出现,传统审计从此与计算机审计集合为一体。计算机审计和财务审计在这段时间理是所有高级审计管理人员训练的项目。计算机系统和会计系统不再被分为两个不同的形式,而是一份综合性的审计报告。使用这种方式,审计效率大大提高。

实现计算机的完整整合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方面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及时培训,另一方面要开发可用的软件用于审计。另外,加强审计人员计算机理论知识培训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方式。

网络财务软件的产生带来着审计行业进入了新时期的阶段,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电算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审计标准不再实行,只有不断完善审计工作的制度已经创新审计技术的软件才能跟上社会的潮流。因此,我们应全面、有效地选取一些评价指标,建立计算机网络审计系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找出审计与互联网的主要联系,并对其加强引导和控制,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杨国有.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1):12-13.

[2]谭庆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商.2016(3):19-19.

[3]申文.浅谈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3):122-123.

[4]吴林林.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6(7):149-150.

[5]宁俊燕.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6(8):3-4.

[6]李红军.会计电算化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7):118-119.

[7]王晶晶,杨国有.中小型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原则与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6(3):4-5.

[8]吴慧.浅谈会计电算化中的期末转账定义[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234-234.

[9]韦楚天.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挑战[J].中国商论.2016(7):45-46.

[10]高晶.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方法研究[J].中国商论.2016(7):93-94.

[11]张霞.会计电算化形势下审计工作现状与对策[J].企业研究.2012(4):89-89.

[12]黄培,张丹媚.浅析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监督[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5):16-17.

[13]徐桂兰.浅淡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福建农业.2012(4):1-1.

[14]武换芳.有关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审计监督和风险的防范[J].时代金融.2012(9):42-42.

[15]马琳.论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119-119.

[16]王波.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1(1):8-8.

[17]李美春.浅析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5):5-5.

作者简介:王国敏,中级会计师职称。

猜你喜欢

审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