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缅甸农产品贸易问题浅析

2018-11-29李杰

时代金融 2018年24期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缅甸一带一路

【摘要】缅甸在地理上与中国毗邻且都是农业大国。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得中缅两国农产品贸易再次面临重要机遇期。本文首先从地理位置以及政策背景方面对选题的依据进行了概述,文中从中缅农产品的贸易额等视角进行了关于中缅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分析;另外分析了中缅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 缅甸 农产品贸易

一、引言

中国和缅甸在地理位置上较近,缅甸的经济支柱是农业,中国与缅甸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中国与缅甸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对各自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正在开展“一带一路”战略,这为中国和缅甸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很好地契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不断地发展,中国与缅甸中的贸易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一带一路”战略扩大了两国的贸易规模,也提高了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因此针对中国与缅甸的农产品贸易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中缅农产品贸易额变化概况

总体上来看,2006-2015年缅甸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顺差,2010年达到贸易余额的巅峰。2015年降为最低,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对缅甸农产品的出口,降低了缅甸对中国农产品的贸易余额。2006-2015年,缅甸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呈现出总体向上但中途波折的发展态势,2006-2009年比较平稳,2009至2010年较之前有较大增长,2012 年与2013年基本持平。2015年两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3.55亿美元,2006年这一数据为0.72亿美元,十年间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长率为393.06%。

三、中缅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中缅通关便利化水平较低

在中国与缅甸的农产品贸易中,海关的便利化水平决定整个贸易的质量,目前中国与缅甸农产品贸易中,缅甸落后的海关设施及海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的限制着两国的贸易。缅甸简陋的海关设施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贸易农产品通关的速度,效率低下。中国和缅甸贸易中缅甸落后的设施和技术限制了中国和缅甸农产品贸易的程度。

(二)缅甸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缅甸的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而且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缅甸生产的很多豆类和稻米等产品都为初级产品,质量与别的国家相比较差。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对农业技术资金的投入使得农业的生产缺乏生产技术指导,没有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支持,就只能出口别国也可以生产的初级产品,这使得缅甸在农产品出口上缺乏竞争力。

(三)缺乏贸易人才

在中國和缅甸的农产品贸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农产品贸易人员的技术水平,除了需要最基本的农业生产人才以外,首先是需要外贸的翻译人才,农民生产出来产品以后重要的是如何寻找贸易渠道,这需要相关营销人才。在贸易中这一系类人才的缺乏使得中国和缅甸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问题。在贸易过程汇总,因为外貌翻译人才得稀缺,翻译人员赚取差价的形式也比较明显。中国和缅甸都缺少相关的贸易人才,这一定程度的阻碍了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务,金莉苹.中缅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6,(6):115-132.

[2]谢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农业,2017,(3):132-138.

[3]原瑞玲.“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农业投资合作研究[J]. 国际经济合作,2017,(7):82-86.

[4]原瑞玲,翟雪玲.“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缅甸农业投资合作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7,(15):42-46.

[5]张芸,崔计顺,杨光.缅甸农业发展现状及中缅农业合作战略思考[J].世界农业,2015,(1):150-153.

作者简介:李杰(1992-),女,汉族,山东菏泽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贸易缅甸一带一路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