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科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2018-11-29杨阳
杨阳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是人类社会进化最有效的一种工具,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1]。可见,教育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对于他们思想观念的塑造,都起着不可低估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
在学校中,学生接触最多同时受其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教科书了。教科书以其独特的优势深深地影响着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工具,还是学生逐渐形成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今天,传统文化教科书或者说传统文化教材日渐增多。这些良莠不齐的传统文化教科书,会直接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也影响着中小学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培养。
一、核心素养的传统文化内涵
核心素养是全球性问题,也是未来教育对现代教育的一个挑战。它是对教育实质的回归,将教育的理想作为教育的制高点,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中小学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分为三大方面、六大类、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文化基础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文化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自主发展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强调学习的生成性,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自尊、自爱、自我约束和管理;社会参与注重对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具备社会责任感。
概括来说,核心素养中含有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和、孝等方面的美德,其将由知识(或文化常识)、情感(或态度)、意志(或自我文化认知)和行为表现(技能技艺等)所构成的整个心理文化体系整合起来,作为社会人所需具备的高级社会情感。因此,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核心素养是更具体、操作性也更强的实践方略,可以在传统文化课程中具体实施。
二、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教科书
理论是否正确,如何落实,需要载体对其进行检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实践载体是课程,而教科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重要知识载体。
现阶段,我国课程改革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全科育人,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这个阶段,从核心素养出发,编写传统文化教材,设计内容结构,是对传统文化课程要求的进一步具体化,也是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可以清楚、明确地指引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推进核心素养进入教学实践,要在教材编写时分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和具体要求等落实到编写过程中,使之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尽快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教育过程,体现在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课程实施、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等方面。通常来说,教科书是基于标准而编制的教学用书。没有恰当的教科书,不论课程标准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都不能保证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教科书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和手段,是课程标准连接教师和教学的桥梁,它的质量直接影响课程标准的实现程度。因此,传统文化教科书不仅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传统文化的活动指南,也是学校、教师甚至家长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工具。它的编制同时会促进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出台。
三、传统文化教科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
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休闲、技艺等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中感受古人的治国理念、修身方法、处世观念以及工匠精神和文娱雅趣。这将极大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提高“借古开今式”的思考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传统文化教科书的内容设置
对传统文化教科书而言,其编写体例和内容不僅是开设课程的前置环节,而且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环节。因此,首先,教科书要选择最核心的要素内容。从传统文化教育角度出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学,理所当然要入选教科书。深刻影响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古典诗词、诸子百家等,也应在平衡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基础上适当选入教材。此外,适合低龄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的蒙学经典也应入选教科书。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主动学习、做有教养的人等社会人的必备素质,可以说是恒定不变的素养,在古代经典中也有论述。所以,编写者应把这些恒定的素养融进知识,编进传统文化教科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素养。
其次,教科书的内容要和学生生活相联系。有些传统文化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相隔较远,容易造成学生理解和学习上的困难,进而阻碍学生的探究热情,极大地影响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传统文化教科书的编写也应注意这一要求,要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和知识的应用性,呈现方式上要选择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探究活动。例如,与民俗节气相关的传统游戏游艺,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相结合,自然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欲望。把这些内容合理编入教科书,加强教科书的探究性和实用性,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迁移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科书的内容选择要注重联系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动态认知过程,具有可建构性和潜移默化性。核心素养的生成是后天、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可以说,这两个过程是螺旋上升式的动态发展。所以,传统文化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应注重循序渐进、稳步上升,逐渐形成知识脉络。另外,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学生要培养的各类素养也是交互作用的。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在注意整合性和交叉性、注重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也要兼顾对其他学科的渗透。
2.传统文化教科书的编排原则
有人说,现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千奇百怪的现象,从而使传统文化教材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教材引自我国台湾,有的教材其实就是读本,还有的教材只是经典片段编排……这些所谓的“教科书”如果不与中小学的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无疑会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因此,编写传统文化教科书要慎之又慎,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
一是学生本位。不论是对传统文化教科书,还是对其他学科的教科书来说,都是面向学生,直接为学生服务的。因此,编写者在编制过程中,要有对少年儿童的尊重与呵护之情。在内容选择上,最好能基于少年儿童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降低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畏难情绪;在内容组织方面,为利于学生学习,既要照顾到知识的逻辑,又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逻辑。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科书要告诉学生一定的知识结构,但知识结构必须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结构相统一。此外,教科书的语言形式也要观照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从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到摇曳多姿的古文句式,编排时要符合少年儿童对文体的接受规律。
二是利于教学。教学性是教材的本质特征和第一要素[2]。这就要求教科书除了利于学生学习外,还要利于教师施教。首先,每一册或每一年级的主题要鲜明,利于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其次,单元主题要集中,有助于教師确定单元教学内容。此外,尽可能在每一课设置一个主题或展现明晰的线索,有助于教师进行教材分析或统整教学活动。在教科书中,对于每一课的设置容量要恰当,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又要考虑教师教学准备的工作量。
三是需要优先。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学生只有认识每个字才能读懂每个句子,只有学会阅读之后才能欣赏经典名著。这是因为很多人相信,人的认识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在教科书的编写中,不能把这样的逻辑绝对化,因为它并非解决问题的最好思维方式。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道:“在复杂的教育实践中,把较难的内容往后放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所以,在传统文化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在尊重知识本身内在逻辑和由浅入深原则的同时,不要太过绝对化、教条化,应满足学生的智力发展需要。换言之,在课程内容或教科书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对学生的天性和智力发展有敏感性,优先考虑学生心智发展需要,而非一味地强调逻辑优先原则。这种满足学生需要的教科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活教育”理论,并坚持:“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与当下正在倡导的核心素养教育有很多共同点,也是教科书编写时应注意的前提和准绳。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今天,在从知识本位的教育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过程中,作为国学知识重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教科书应顺势而上,从结构形式到内容选择都要精心安排,在传承文化的同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潮流,成为“活教育”的重要工具,为培养现代中国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509-510.
[2] 曾天山.论教材的教学论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2):63-68.
[3]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连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4.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教育书院)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