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有情趣和内涵的老师

2018-11-29褚树荣

中国教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情趣唱歌作文

褚树荣

教书久了,难免为职业所化,言谈举止,一副“冬烘先生”的样子,人们就善意名曰“教书先生”。举凡“教书先生”,不管生活还是工作,总是书生气有余,而趣味儿不足,但老包却是另类。知道老包拉了一个微信圈,名曰“唱歌去唱歌去”,“圈”里都是些喜欢自娱自乐的“教书先生”,好像以女的为多,我们当然要不失时机地调侃一番,但未尝没有艳羡之意。今年暑假,偶尔坐老包的车,看到一册厚厚的歌本。有歌词有简谱,有“阳春白雪”,亦有“下里巴人”。我这才知道,老包的“唱歌”圈,并非一时兴起的“赶时髦”,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朋友圈”。老包跟我说,他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悟到了许多教育的道理,尤其是一个人学习一种基础很薄弱的东西,需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他有了清楚的认识,并说由此更理解学生了;又说,假以时日,想上一些在歌唱中学习语言的课。这老包,总是这么有意味。

多年以前,因为生活的交集,和老包也偶尔聚啸K厅,为歌轻狂。老包的代表作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正打中我的头”之类,他用不是唱而是吼的腔调,把红高粱的蛮劲和粗犷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我听来,这是包建新的红高粱,而不是张艺谋的红高粱。因为未对老包的“歌唱艺术”加以溢美,老包也许一直有个期待。现在,遇到老包,聊起以往盛事,老包会对我说:“我现在比过去唱得好多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老包对生活有激情,对艺术有感觉,再加身体又好,所以我是相信老包的自我评价的。唱歌这活,真是要身体好,虽然不能丹田发声,但也要中气十足,而我早已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又被生活和工作弄得“暮色苍黄”,很怕进歌厅了,但老包仍然乐此不疲。

老包的可贵在于,对有感觉的东西,他会有持久的兴趣。他爱唱歌,所以有“唱歌去唱歌去”圈;他热爱教学,故有名师工作室。这就让他成为一个浙江少有的既有生活情趣又有教研建树的语文特级教师。嘱咐我为他的作文教学项目成果作序时,他正在驾车,我坐在后座翻他的歌本。这似乎是一种隐喻——老包的作文探索,是根植于鲜活的生活现场的,是富有情趣的。

置评老包的歌唱艺术,我是有信心的,恐怕现在也是。为老包工作室的作文教學项目成果做序,实在缺乏底气,这倒不是谦虚,是因为太了解老包。老包在浙江,是既有实力又相当聪敏的人物。那时宽松,我也未到回浦中学,老包已是临海市语文高复界的名师,蜚声台州郡。复习班提高分数是硬道理,能在复习班上经久不衰,确属实力派。我到回浦后,常就语文教学,和老包交流一些“迂阔”之论,发现两人的语文教学“三观”颇为接近。也看老包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也听老包“铮铮然有京都声”的《琵琶行》,也读老包撰写的语文活动课的案例。好多我以为要“如琢如磨”好长时间的稿子,老包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所以,老包又是“灵性派”。为这样的“两栖”人物作序,还真有点惴惴不安。但老包不依不饶,来信讨稿,毫无虚言,还限以时日,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本人生性鲁钝,又胆小怕事。偶然任事,总是举轻若重;受人之托,不敢虚与委蛇。老包之序,并非当务之急,但我答应了,只能老老实实看稿子。花了几个晚上浏览书稿后,眼界为之一开。

有鲜活的道理,这是我的第一感觉。所谓“道理”,就是它的理论价值。老包是讲道理的人,不管是教学还是生活,每逢疑虑,他总是微皱眉头问曰:“为什么是这样的?道理在哪里?”工作室的作文实验,建立在对作文能力的本体认识之上。老包对写作教学有两个重要的认识:第一,他认为写作能力包括语言组织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生活摄取力,是先天地存在于人这个生命体中。教师的责任,不是从零起点上教会学生写作,而是培育这些固有的能力,让它潜滋暗长。第二,他认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场效应”,不是线性和逻辑的。根据这两点认识,他结论道:写作不单单是技巧和方法的教学,而是生活的感悟和生命的培育。因此,为了厚植写作的能量,他要编写“一主多副”的选修教材,“一主”是写作教材《“生命作文”培育》,“多副”是“伴你同行”系列辅助教材。这就超越了纯粹技巧方法指导的泥潭,从而让他的实验具有“作文”和“人文”一起成长的价值。

扎实的可资借鉴的范式,这是我第二个感觉。所谓“借鉴”,就是它的实用性。语文教学遗憾多多,我承认自己未曾泯灭理想,同时又有很强的实用主义情结。我始终认为中小学教师不是理论研究者,而是实践工作者。你的实践能否解决问题,能否复制推广,这是决定你的实践有无价值的根本。否则,舌吐莲花,天花乱坠,都没有用。所以,我对这类书籍的期待就是,拿出令人信服、可资借鉴的“干货”来。令人信服就是有道理,可资借鉴就是可操作。本书无论是论述类案例还是叙述类案例,在这两点上都有“干货”。基于论述的本质,于是,说服、理序、分析、证明作为关键能力点加以训练;基于叙述的本质,于是,性灵、感“物”、细节、描写作为关键能力点加以培育。老包这一群人对于写作能力训练,都是散点布置,不求系统的,这就因了老包的理论。那么,有没有可以上手的策略呢?论述文写作的阅读助产、群文介入、角色代入、明确对象、拆词组词、看透对手等,都是耳目一新的操作法。叙述类文章的重构、移情、合作等策略,都是从课堂实践中总结出来。操作性强,就是它最大的特点。可资借鉴,还表现在案例的体例上。“教学实录”呈现真实的完整的过程;“执教者感言”说出教学的感觉和反思,尤其是教学思路的图示,给学习者形象的提示,又是内在规律的外化;“观教者说”从第三者角度,评析这堂课的得失,供读者参考;最后的“习作”,则是训练的成果和例文,直接供读者使用。这样的布局,只有深谙实践规律的人,对教师的诉求有感同身受,才能做到。

老包的“鲜活”和“扎实”源自对作文教学的本质有深刻的体认,正像他的生活情趣建立在他对生命的感受上一样。曾记得老包有几次短暂的“改头换面”。我在回浦的时候,老包还是一副“教书先生”的标准样子。后来老包到浙师大去的一段时间,在浙师大美女硕士生和浙省语文教师崇拜者的目光沐浴下,老包肩垂长巾,头戴鸭舌帽,从里到外,洋溢着文雅的教授范儿,自信满满而毫不做作。最近遇到老包,“文风”大变——一身黑色的轻便装,留着很酷的发型,于我等目光呆滞的“教书先生”中,侃侃而谈,泰然自若。我曾扪心自问,我会像老包那样顶着圆圆的一圈头发出行吗?回答是不行。我缺乏老包这样强大的内心和对新潮的自如把握。当年丰子恺于上海十里洋场中,粉墨登场,就是极好的角儿;风流倜傥,又是公子哥儿的标榜。老包也一样,学什么像什么,而且尽可能做得最好。这只有极具天赋而且生命力强大、情趣鲜活的人,才能做得到。当年执教复习班,驰名台州府;后来专向教学,又是名至实归的特级教师;经营着名师工作室,领衔一班年轻才俊,作文实验搞得有模有样。老包曾跟我说,接下来要腾出一些时间研究中学生生涯规划了。我隐约觉得兹事体大。懵懵懂懂地读了十几年书,最后不知何去何从,这是多数中学生的状态,应该尽快改观。据我所知,在这个领域,老包开始从台郡起步,走出浙省,走向全国,俨然是一个生涯规划师了。

写到这儿,我才恍然:老包最近的“改头换面”,原来就是一个前卫的规划师的范儿啊!可老包有另一套说辞,“跨界”到生涯规划,回头看语文教学,会有另一番天地。

本文为《写作:我们这样教》一书的序言。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猜你喜欢

情趣唱歌作文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爱情趣数字
唱歌猪
不会唱歌的蝉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一只大狼想唱歌
四格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