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军同行这样“适应”解放军操练

2018-11-29郭媛丹通讯员姚冰云利孝

环球时报 2018-11-29
关键词:外军帕特里克西尔

本报记者 郭媛丹 通讯员 姚冰 云利孝

“和我自己当年首次参加相比,这届学员更加自信和自然。”前不久,第六届陆军国际学员周在南京陆军工程大学举行,担任学员周军事顾问的别林对《环球时报》记者如是说。这是中国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后组织的首次陆军国际学员周。10年前,刚刚19岁的别林作为一名军校大二学员,参加了第三届陆军国际学员周。如今,作为陆军工程大学教员再次参加,他在师弟、师妹身上看到了昔日自己的影子,但更多的是惊喜和意外。

爱读《孙子兵法》的法国圣西尔军校学员:

“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军人”

“增进了解、相互学习、发展合作、共创未来”,这是本届陆军国际学员周的主题。《环球时报》记者发现,这个16字主题连续6届从未改变,由此可以说明这是国际学员周主办的初心。理由不言而喻:世界需要了解中国,需要认识中国军队,而中国军队也需要走向世界舞台。

在这个平台上履行职责使命的是一群20岁上下的“准军官”。在《环球时报》记者眼中,这群身着作训服,坐、站均有规有矩的年轻人,既有训练有序的沉稳,也有按捺不住的激情。按照这些英姿勃发的学员自我定义的自画像,在两年或三年时间里,他们接受了严格的训练,无论是纪律、体能还是作风,均称得上一名具有军事素养的准军官。

“国际学员周”是由一国某军校主办,邀请多个国家军事院校选派一名教官和多名学员参加的国际军事交流活动,时间上一般在一周左右。美国、德国等国军校都将“国际学员周”作为培养学员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军事外交“请进来”的一部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陆军国际学员周发起于2005年。2009年,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组织了首届海军国际学员周,2012年,空军航空大学也举办了首届国际学员周。

本次活动,法国、印度、日本、巴西、南非等11国的军事院校派出31名学员,中国方面则由11所院校派出73名学员。104名学员组成一个国际学员连,按解放军的作息制度进行管理。一周时间里,大家一起听课、训练、进行模拟联合国维和分队行动推演等活动。

12国,22所军校,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这些“准军官”们相聚在中国,他们最想了解什么?

来自法国圣西尔军校的帕特里克谈到此行目的时说,他想了解中国军队先进的装备及如何使用等。不过,他最感兴趣的是“人”,是中国军人,想知道他们如何学习,如何训练。

圣西尔军校由拿破仑创立,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与美国西点军校齐名。其实,帕特里克对中国已经非常了解。“他甚至了解我的家乡河北,能谈一些名人趣事,他还常常读《孙子兵法》”,中国学员朱云亮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给中国学员留下最深印象的也是这些外国“准军官”代表。通过一个个学员的表现,大家形成对某国的初步印象,进而形成对该国国力和军力的判断。

出生于1998年的李敏锐,个头不高,一身迷彩服,左手腕戴着小米运动手环。李敏锐崇拜毛主席,喜欢《苦难辉煌》,对于国际学员周的16字主题,他表示,“互相了解说起来容易,7天时间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交流,但有总比没有好。”

李敏锐说,平时他只能浏览新闻报道粗略了解其他国家的同行,现在通过国际学员周零距离接触,了解外国军人,虽然认识上依然可能有偏差,但毕竟能直接感受到双方的不同。“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强调了解、沟通和合作,但高手过招在一招一式,细节中体现出来的是各国学员的思维方式、军事训练和领导能力的差异。”▲

从BBC的偏见到没接触过无人机的外国学员

“中国看到世界,世界看到中国”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在2013年对第五届国际学员周进行过专题报道,节目的结尾说:这些学员有朝一日可能成为本国的军事领导人,而现在他们聚集在一起了解对方的想法。

那一年,别林正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学习,他在英国看到这个节目后颇为不爽。“在BBC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包装下,一些学员周本应有的开放、公开、合作的轻松氛围不见了,它将中外学员之间由于语言障碍和军事文化差异造成的小插曲,归咎于中方学员‘缺乏实战经验,缺乏领导能力。”

本次国际学员周,外军学员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来华,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差异极大。“泰国学员在没来之前,认为中国没有互联网,没有医疗,没有自由,很封闭”,出生于1996年的大四学员刘金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同是大四学员的朱云亮则说:“和我一个宿舍的帕特里克其实是德国军人,在欧盟框架下被选送到圣西尔军校学习,现在在北京大学读国际关系专业。这次圣西尔军校共有两名学员参加,另一人在复旦大学学习。”

11个国家的31名学员留给中国学员的印象各不相同,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说法并非没有根据。刘金睿就是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学员。此前,刘金睿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2018年花郎台国家安全论坛”,他最大的感受是“祖国的发展强大是我自信的后盾”。

刘金睿说,在一个军事创新主题的讨论中,有一个话题是探讨无人机,“中国学员发言都很积极踊跃,因为我们有无人机应用相关课程。但有的国家学员一句发言都没有。会后我私下和个别国家的学员交流,才明白他们平时根本接触不到无人机”。

在朱云亮看来,圣西尔军校的确名不虚传,帕特里克的职业素养很高。“他很了解中国,但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理解,不过这不妨碍每次集合他都会在规定时间下楼。帕特里克会无条件执行命令,即便有异议也会先执行再提出来商榷。哪怕是学习叠被子,他都会非常仔细地观察。”朱云亮说,帕特里克传递出一种“开放”的学习态度,没有排斥或轻视。

谁都无法否认,这是一个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过程。学员周的魅力就在于此。大家惊奇地发现,除对中国军校的一切好奇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学员聊得火热,颇有相见恨晚之势。法国、荷兰等国的学员也常凑到一块儿。“我们看到了世界,世界看到了中国”,一名学员说。

“学员周安排了各国学员的队列展示,12个国家各有各的队列。并不是要求大家学习中国动作,而是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别林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外军的教官告诉我,完全没有想到中国军队这么开放,对他们展示的所有东西都可以随便看、随便拍。”

别林认为,展示一个开放的中国军队形象非常重要。他曾赴澳大利亚参加澳国防军学院的交流活动,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学习过,还多次参加中外联演联训,但他接触到的外军军人很多都对中国知之甚少,不少人的认识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法德学员的经验,日本学员的坚韧……

中国学员坦然面对不足

2018年,当别林回到教员岗位并成为本届国际学员周的军事顾问后,他欣喜地看到中国学员的成长。

由于加拿大、荷兰等国军校派出了5名教官,别林和他们接触的时间较多。这些外军军官告诉别林,“中国学员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远超他们的想象”。别林自己也观察到中国学员主动同外军学员交流,哪怕是夹带着手势。“我当年第一次参加时,因为不自信,过分小心和刻意,私下交流并不主动”,别林说。

别林称2009年的自己是菜鸟一个,“印象最深的是西点军校的学员,他们身上那种威严、自信和职业性的彬彬有礼,形成强大的气场”。这次没有西点军校学员参与,但别林在师弟师妹身上看到了同样的自信和得体。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军队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军校课程设置明显出现变化。此次学员周,有一个课目是“班组协同射击”,每个组150发子弹,对110个突然出现的目标进行随机射击。朱云亮向记者描述说,很多外军学员很好奇,因为在校期间他们没有编组射击课目,大多是固定打靶。别林表示,这个课目难度偏高,即便在注重实战的圣西尔军校也不是常设。结果,混合编组中有中国学员,成绩就好一些。

别林将这一切归于十年间中国国力和军力的发展,当下中国实力比之前强了太多。而自信的另一面是可以坦然面对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学员周结束后,每名学员都要做总结。别林说,他看过中国学员的总结,对自己的评价很中肯,比如在军事实践中不如法国、德国、土耳其等国的学员有实践经验,一些女学员认为自己的投入和献身精神不如日本学员。在《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中,日本学员的勇敢给非常多的中国学员留下深刻印象。

“领导能力训练”是一项要求中外学员混编班组协同通过障碍物的课目训练。混编班组中有队员要扮成瞎子、聋子,在其他人协助下集体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障碍物。障碍物设置高低不平,有悬空设置,日本学员因个子矮小,前后摔下来三次,直到中方教官强制停止,日本学员才放弃。

日本学员留给中国学员的印象是“守时、认真、坚韧、锲而不舍”。陆军工程大学的作息生活被2013年参加学员周的英国桑赫斯特军校皇家军事学院学员称作“跑操去吃早午餐”,但同样初来乍到的日本学员,其床面、桌面永远是干净、整洁的。日本也是唯一一个连续六届都参加学员周的国家,他们从不放过了解邻国及邻国军队的机会。

“为什么选择当军人?”朱云亮说,他和帕特里克谈过这个问题,对方答道:保护家庭,保护女友,保护德国,保护整个欧洲。朱云亮认为,所有国家的军人职责都一样,即勇敢地为祖国而战。

对于中国学员而言,他们身处中国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国际舞台的年代,因此,不做井底之蛙,清晰看到差距尤为重要。22岁的朱云亮将在2019年夏天毕业,这位喜欢《红海行动》的年轻学员说,经过这次学员周交流,他的未来规划更加清晰了。“我学的是伪装专业,未来希望能加入海空军从事隐形舰艇、隐形战机相关工作,将自己的专业应用到部队的实践中去。”▲

猜你喜欢

外军帕特里克西尔
外军档案工作标准研究综述
外军油料供应保障现状分析
关于提高军队院校教员任职能力的几点思考
粉红色的小企鹅
白苍鹭
谁完成了帕特里克的作业
贺瑞和西尔
投 篮
白苍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