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发育特点及饲养管理
2018-11-29夏道伦
夏道伦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湖北 襄阳 441104)
1 发育特点
按育肥猪的体重一般可分为生长期和育肥期。
生长期育肥猪体重大约在20~60kg。育肥猪生长期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由保育期转到育肥生长期的猪,其消化系统不健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生长期的育肥猪胃容积不大,抵抗力不足,其骨骼、肌肉逐渐进入优势生长阶段,而脂肪逐渐进入相对平衡的生长阶段。
育肥期猪的体重大约为60 kg至出栏体重。猪育肥期各组织和器官发育日趋成熟、完善,能很好地消化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且神经系统和各种生理机能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大大提升,基本能适应外界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育肥期猪的肌肉和骨骼逐渐进入相对平衡的生长阶段,而脂肪逐渐进入优势生长阶段。
2 营养需求
养猪场应根据育肥猪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日粮。育肥猪的生长速度与日采食量成正比,体内沉积的脂肪与饲料利用率成正比,如给予育肥猪的营养不合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不合理,会导致育肥猪瘦肉率降低、胴体品质变差。育肥猪的饲料要兼顾蛋白质与能量平衡,并有适宜的能量蛋白比,蛋白质占比适中时,育肥猪的胴体品质能得到有效改善。
猪是单胃杂食动物,对粗纤维饲料的利用率有限。研究表明,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饲料粗纤维含量提高,而能量减少时,育肥猪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会降低。因此,配制育肥猪饲料时,粗纤维含量不宜过高,应控制在8%以下,同时,饲料中添加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必须全面、适量,如矿物质和维生素长期摄入过量或不足均可影响猪的新陈代谢和增重速度,甚至引起发病死亡。
3 饲养管理
3.1 饲养要点
3.1.1 饲料合理搭配 育肥猪的日粮应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力求营养全面而均衡,以充分发挥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3.1.2 饲养方式 育肥猪体重未达50~60 kg之前适当给予高能量、高蛋白日粮,促进多长瘦肉,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育肥猪体重超过50~60kg时,应在不影响日增重的前提下,限制饲料能量水平,避免过早沉积大量脂肪。
体重在60kg以下的育肥猪采用敞开饲喂的饲养方式,让猪自由采食,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体重在60kg以上的育肥猪适当限量饲喂,一般喂八成饱即可。
3.1.3 饲料品质 饲料品质差会减缓育肥猪的增重,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胴体品质,造成不饱和脂肪酸沉淀,使育肥猪体脂变软。
3.1.4 喂鲜饲料为主 育肥猪的饲料煮熟后,维生素会遭到破坏,而且蛋白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同时青绿多汁饲料煮熟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易引起猪亚硝酸盐中毒。
饲喂育肥猪生鲜饲料可节省燃料,降低养殖成本,而且可避免营养损失。
3.1.5 把握好饲料稀稠度 育肥猪的饲料过稀、过干均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干饲料的粉尘还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养猪场要把握好育肥猪饲料的稀稠度,一般以料水比为1∶2~4为宜,同时,应根据季节调整饲料的稀稠度,一般冬春季饲料可稠些,夏秋季可适当稀些。
3.1.6 供给清洁饮水 供给育肥猪充足、清洁的饮水可调节体温,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代谢产物排出。
3.2 管理要点
3.2.1 分群与调教 仔猪转入育肥阶段时,应根据品种、公母、体重和采食情况分群转栏,最好原窝不动转栏。猪分群转栏后,养殖人员、饲喂的饲料、舍内的小环境均应保持相对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猪群适应了分群转栏后的饲养管理后,应根据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配制日粮,逐渐由喂保育料更换到喂育肥料。
保持合理饲养密度(一般每头猪占栏舍面积0.6~0.8m2以上,每间栏舍数量控制在10~15头),同时根据季节调整饲养密度(一般高温季节饲养密度可低一些,寒冷季节饲养密度适当大一些)。
加强猪的调教训练,使其逐步形成定点采食、饮水、睡卧和排泄的习性。
3.2.2 调节舍内温、湿度 适宜育肥猪生长、生活的环境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为65%~75%。保育仔猪转到育肥栏舍后,如遇气温低时,除保持栏舍干燥和适当增加养殖密度外,还应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适时关闭栏舍门窗,开启保温增温设备。遇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时,可开启门窗,加强通风,封闭式栏舍则应配备风扇或风机加强通风。炎热季节则应注意防暑降温,栏舍可用隔热材料吊顶,并增加地窗数量,可在栏舍四周种植树木、藤蔓,结合喷雾、淋浴降温,同时应控制舍内湿度,备好生石灰、木屑等物资。
舍内的粪尿和饲料残渣等应及时清除,以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危害。猪场应推行
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减少或避免疾病传播。栏舍内外经常清扫,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消毒,消毒最好交替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物。
3.2.3 科学保健 育肥猪饲料中适当添加有机酸(1.5%~2%的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和甲酸等混合酸的效果为佳)、复合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如益生素)和矿物质等可防止育肥猪营养因子缺乏,并可弥补内源性消化酶不足,保持胃内的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消化道综合征发生。
制订保育猪、育肥猪免疫程序时,重点考虑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支原体病、病毒性腹泻、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应根据抗体监测情况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制订。
及时做好育肥猪的驱虫工作。预防性驱虫、免疫接种,转栏、并群或分群应合理安排,尽可能分步实施,以防育肥猪发生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