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2018-11-29嘎毕日石建军常屹冉王俊枝赖其力孟格

现代农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用地限制性赋值

嘎毕日 石建军 常屹冉 王俊枝 赖其力孟格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1 引言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即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的限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则侧重体现和反映环境系统的社会属性,即外在的社会禀赋和 性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其承载力的根源。土地资源评价就是根据土地资源的特定使用目的,对土地的性状进行评估的过程。借助土地资源评价,可以对土地资源的性能进行综合性的、定性的或定量的质量鉴定,在全面考察土地构成各要素的组成状况、区位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的基础上,阐明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程度和限制程度,阐明土地的生产潜力和经济效益以及对周围环境有利与不利的后果;阐明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与增加经济收入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土地资源评价主要表征区域土地资源条件对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能力。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东西跨度大,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本文依据《技术方法(试行)》采用土地资源压力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再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特点探讨了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图 1)。东起东经 126°04′,西至东经 97°12′,横跨经度 28°52′,东西直线距离 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 37°24′,北至北纬 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 1700kg;全区总面积 118.3 万 km2,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 0~8℃,气温年差平均在 34~36℃,日差平均为 12~16℃。年总降水量50~450mm,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h,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h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d,70%发生在春季。

图1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3 研究方法

土地资源评价主要表征区域土地资源条件对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能力。本文使用的评价方法为《技术方法(试行)》中的方法,即采用土地资源压力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该指数由现状建设开发程度与适宜建设开发程度的偏离程度来反映。

3.1 明确评价单元

评价范围覆盖内蒙古自治区103个旗县 (市、区),其中基础评价的建设开发限制性及适宜性评价,采用评价时点所在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为评价底图,以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图斑为单元。自治区级评价为旗县(市、区)行政评价单元进行汇总分析。

3.2 要素筛选与分级

筛选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行洪通道、难以利用土地、地震活跃及地震断裂区、一般农用地、地形坡度、突发性地质灾害、蓄滞洪区等影响土地建设开发的构成要素,并根据影响程度对要素进行评价分级。

3.3 划定资源环境类型区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及主体功能定位,将评价区域划分为城市工矿型、生态功能型和农畜产品主产型等三种类型地区(表1),以便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发展定位确定指标阈值,得出科学的评价结果。

表1 内蒙古自治区县级行政区域资源环境类型分类

3.4 建设开发限制性评价

建设开发限制性评价根据对建设开发的限制程度将因素分为两类:强限制性因子与较强限制性因子。强限制因子包括: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以及永久冰川、戈壁荒漠等难以利用区域。较强限制因子包括:地震活动及地震断裂带、一般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地形坡度、地质灾害、蓄滞洪区等要素。

3.5 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根据建设开发适宜性程度对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分级。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评价因子赋值。对于强限制性因子,进行0和1赋值;对于较强限制性因子,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不同限制等级进行0~100赋值。之后,采用限制系数法计算建设开发适宜性分值。

表2 技术方法(试行)》一般农用地赋值情况表

表3 内蒙古自治区一般农用地赋值情况表

4 评价结果

按照《技术方法(试行)》的评价方法得出的内蒙古自治区各旗县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及主体功能区定位情况不一致。经分析发现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县域内主要植被类型各异,如果按照本《技术方法(试行)》的评价方法无法准确刻画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一般农用地的草地、人工草地、林地、园地、旱地适宜性赋值未考虑不同生态类型区,因此本文在《技术方法(试行)》中的评分标准基础上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特点,建议林区的天然草地赋值应高于草原区的天然草地赋值,草原区的人工草地赋值应高于天然草地,农业区的天然草地赋值高于林地和旱地,荒漠区的天然草地最适宜建设开发,在此基础上把一般农用地再划分成林区、草原区、农业区和荒漠区四个区,再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不同类型进行0~100赋值。赋值结果对比见表2、表3。

采用《技术方法(试行)》中的评价方法及修正后的评价方法得出的内蒙古自治区103个旗县土地资源评价结果如表4。其中修正后的土地资源压力大的旗县(市、区)个数为24个,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以及各盟市驻地;土地资源压力中等的有20个旗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市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锡林郭勒盟南部、赤峰市南部;土地资源压力等级为小的有59个旗县(市、区),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北部、通辽市、兴安盟及呼伦贝尔市。

修正后的土地资源评价结果经验证与实地情况相符,如土默特左旗的土地资源评价结果对比发现:指标修正前土地资源压力指数为1.4168,土地资源压力大,与其国家级重点开发区的定位矛盾;而修正后的土地资源评价结果为-0.2009,压力中等,土地资源压力指数相差可达1.6177,经验证修正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表4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评价结果对比

5 结论

影响土地资源评价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国家下发的《技术方法(试行)》的土地资源评价指标、分类方法、阈值范围是按照试点区域确定的,与内蒙古自治区实际情况不符,准确的土地资源评价需要详细、符合评价单元实地情况的指标进行技术支撑。本文按照自治区区域特点把一般农用地分为林区、草原区、农业区和荒漠区四个更详细的评价指标完成了全区103个旗县(市、区)的土地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方法可行,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提供了示范。

猜你喜欢

农用地限制性赋值
关于1 1/2 … 1/n的一类初等对称函数的2-adic赋值
L-代数上的赋值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强赋值幺半群上的加权Mealy机与加权Moore机的关系*
骨科手术术中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观察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住建部:城市大数据已覆盖400个城市
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与耕地地力评级结果的对比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