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吸附疗法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2018-11-29柏琳于海涛张金玲范经絮贾晶
柏琳,于海涛,张金玲,范经絮,贾晶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大庆龙南医院肾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345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有多种病因,明确发病原因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病因不明者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前者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弥漫性血管炎等疾病,后者大约半数以上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史,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等症状[1]。以往临床治疗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是部分患者因为其他疾病的因素导致影响患者预后,该文对该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免疫吸附疗法在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38~57岁,平均年龄为(48.12±3.4)岁,病程为(4.8±1.2)周。其中有28例患者为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22例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称为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5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5例合并肺部间质性炎症,50例患者经过肾活检病理均为新月体肾炎。该研究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患者及家属知情下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该次治疗中采用了免疫吸附法,使用了AK-10血泵和BM25床旁净化治疗仪器,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建立体外循环并通过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血液流经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以每分钟100~150 mL的速度进行。将血浆引入免疫吸附器与葡萄糖球菌A蛋白进行接触,以选择性吸附方式清除导致疾病的物质,以30~50 mL/min的速度进行,连续进行10 min,采用 (PH=2.2)的柠檬洗脱液进行洗脱后,可用(PH7.0)的磷酸缓冲液冲洗,直到吸附柱内的pH值恢复到7.0后,完成一次循环。在准备进行下一次治疗循环,完成10次循环为一次治疗,连续进行4周,2~3次,每次进行的治疗循环可再生血浆量为3 000~4 000 mL[3]。在患者进行免疫吸附法治疗时,要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每日1次或者隔日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1~3个疗程(在疗程之间需要间隔 3~7 d)[2]。
1.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抗-GBM)、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ANCAMPO)、血常规、免疫球蛋白、肝肾功能、血糖以及电解质的变化和凝血功能。同时还要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呼吸变化、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和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无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次研究,患者共经过了24次免疫吸附疗法治疗,平均每位患者进行4~6次治疗,每次进行免疫吸附疗法处理的平均血浆为(3 849.5±1 398.6)mL。在患者治疗后,跟踪随访患者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生命危险。
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抗-GBM与ANCA-MPO均有所下降,但是抗-GB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CA-MPO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经过单次免疫吸附疗法ANCA-MPO和抗-GBM变化[(±s),EU/mL]
表1 经过单次免疫吸附疗法ANCA-MPO和抗-GBM变化[(±s),EU/mL]
ANCA-MPO 抗-GBM治疗前治疗后百分比显示t值P值86.78±45.49 53.29±30.96 35.8±29.7 22.68±22.71 12.93±10.57 38.69±13.74 5.02<0.05 5.13>0.05
观察患者治疗后指标显示:患者的血常规、免疫球蛋白、肝肾功能、血糖以及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均无明显的变化,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呼吸变化、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都相对稳定,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3 讨论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由血尿、蛋白尿迅速发展为少尿或无尿直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急性肾炎综合征[3]。在临床上,肾功能呈现急剧进行性恶化,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一般为数周或数月,此病进展迅速,危情危重,预后很差。其临床表现为少尿、血尿(常为肉眼血尿反复发作)、大量的蛋白尿、红细胞管型伴或不伴水肿和高血压,病程迅速发展,病情持续发作,致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对于此病的治疗应及早进行,若新月体在70%以上,或血肌酐浓度在5 mg/dL以上者,虽然积极抢救,但是肾功能恢复机会不多,也有个别严重的患者经过血透和积极治疗好转[4]。
免疫吸附疗法不同于一般的非特异血液灌流,是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优点是对血浆中有用成分的丢失范围与数量更小,也避免了血浆输入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更为安全有效[5]。免疫吸附疗法分为血浆分离吸附和全血直接吸附,该次研究是血浆分离吸附疗法,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建立体外循环并抗凝,先将血液经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再将血浆引入免疫吸附器,以选择性吸附的方式清除致病物质,然后将净化的血浆回输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6]。以往在临床经常采用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但是在治疗后起效较慢,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副作用较大。该文研究显示,经过单次免疫吸附疗法后,患者体内的抗-GBM与ANCA-MPO变化明显,抗-GBM治疗前为 (22.68±22.71)EU/mL, 治疗后 (12.93±10.57)EU/mL;ANCAMPO 治疗前(86.78±45.49)EU/mL, 治疗后 (53.29±30.96)EU/mL,但是抗-GB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CA-MPO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经过24次治疗后,跟踪随访患者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生命危险。观察患者的血常规、免疫球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均无明显的变化。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无不良反应出现。该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关键词,搜索出多篇关于免疫吸附疗法在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分析方面的文献报道,文献[7]指出在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中采取免疫吸附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方式,在谌纯芝[8]研究中显示,免疫吸附疗法的治疗效果较好,抗-GBM与ANCA-MPO在治疗前分别是(23.52±4.28)EU/mL与(87.96±46.67)EU/mL,在治疗后(13.00±11.61)EU/mL与(54.34±31.72)EU/mL,与该次研究结果相近,免疫吸附疗法和血浆置换相比,更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在该次观察治疗中显示,免疫吸附疗法在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体内抗-GBM与ANCA-MPO,而且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