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教师实践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以青海大学为例
2018-11-29王占青赵常丽
王占青,尹 亮,王 虹,赵常丽*
(1.青海大学 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3.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1 引言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指教师在实施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时必备的特有素质和能力的总称[1~3]。而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探索和实践提升工科教师的实践意识和能力,通过工程实践来反哺理论教学,将知识、实践、研究三者有机结合融入培养人的全过程,逐步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7]。
2 青海大学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2.1 实践教学资源短缺
近几年青海大学师资队伍大约以10%比例在逐年扩增,大量的青年教师进入到高校师资队伍中来,但这些新增的教师大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任教,缺乏专业的实践培训,从而限制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2 教师工程实践难落实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培养单位作保障。而目前的实践单位已成为制约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突出问题。企业以生产为中心,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不重视,因为短期顶岗培训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效益,还会影响企业生产,很多企业不愿接收,即便接收也多为参观形式。化工类企业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企业接纳教师进行工程实践有困难,包括学生的各类实践教学等。
2.3 教师工程实践意识缺失
近年来,青海大学每年大量引入“高端人才”,而这些教师所接受的专业训练模式是“偏重理论”的培养模式,缺乏工程实践训练,致使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青年教师职称评聘的重点在教学工作量、科研项目、论文等方面,缺乏进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8,9]。
2.4 教师企业监管困难
青海大学通过查看教师赴企业参加锻炼的“教师工程实践日志”、“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总结报告”等系列文本来实现监管。但由于每位教师参加实践的时间较长、单位不同、形式多样,所以实施监管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3 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3.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教师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因此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让教师及时掌握产业发展新动态、新方法、新技术,运用学科前沿动态,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满足高校事业发展的新需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3.2 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
高校工科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广大的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通过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参与实践锻炼的教师基本上能够较为全面、系统的掌握技术工艺,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与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一批实践基地,聘请了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活动,拓宽了教师眼界,丰富了教学素材,激发了教师科研兴趣。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传帮带”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的融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
3.3 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活动,使青年教师对相关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直观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为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了生产案例,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并为今后进一步校企合作,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符合度进一步增强奠定基础。通过参加工程实践活动,了解行业需求、就业状况、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教师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4 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
4.1 结合学校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教师工程实践模式
2016年青海大学在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开展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试点提升计划,2017年在两院的基础上新增化工学院。两年的运行过程中,实施教师工程实践的院系外派教师赴企业锻炼、参加交流学习、参加和举办实践技能竞赛、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教学和科研交流、参加实践“传帮带”等任务活动。经过两年的试点运行和经验总结,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参与覆盖面达29.9%,机械工程学院达41.3%,化工学院达53.1%。2018年青海大学新增水利电力学院、地质工程系,以“2+1+2”的模式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计划利用5年时间不断完善青海大学教师实践锻炼制度,探索教师工科实践能力分类、多维培养考核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向应用型学科推广应用,切实提升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
4.2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探索工程实践培训的有效形式
现阶段青海大学工科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企业实践主要集中安排在暑假进行,短期内难以持续跟踪实际工程项目,长期又因教学工作限制无法脱产学习,导致企业实践短、顶岗难,整个过程系统化效果不明显。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完善相关管理文件,注重培养过程的监控,使教师的企业锻炼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努力打造一支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结构的师资队伍。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激励及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向导、学院实施、教师参与”的教师发展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教师锻炼的积极性。学院根据教师的实践内容有计划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实践,对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并在院级层面上帮助教师联系企业,与企业签订长期深度合作协议,建设符合专业方向的校内实习基地或实习厂,聘请企业导师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设校企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道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考取行业资格证书。
4.3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倡导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校内专职与企业兼职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以项目为载体,鼓励教师与企业联系承担各类纵、横向科研攻关课题,参与企业产品研发、设计和技术改造等,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直接从企业、科研院所引进或聘任具有这种能力的科技人员到学校任教,通过专兼职教师的合作交流,了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素质的要求,增设社会急需专业,调整培养方案,将生产科研一线新技术、新案例、新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4.4 营造良好氛围,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青年教师入职后教学经验、科研经验、工程实践能力都比较欠缺。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发挥老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对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教案编写、课堂板书、讲课方式、教学法研究、实践技能培养途径、科学研究方法、科研报告与论文写作以及自学提高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制订个人成长计划或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培养措施,引导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形成教师“传帮带”模式。
4.5 转变学习形式,重视项目研究推动成果转化
根据两年“2+1”的运行经验,逐步改变工程实践类型,推动观摩式学习向合作式学习转变,重视项目研究、推动成果转化。配套支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将联合企业申请科研及教研项目、学科竞赛等作为年度验收的重要指标,探索将实践成果运用到教学中的方法途径,达到教师工程实践反哺理论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两年的工科实践运行中,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在工科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新工科研究与探索,从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
4.6 开展竞赛评比,以赛促教和学
通过各种竞赛,促进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5 结语
围绕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实践教学定位、教学模式。在工程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教师应从自身出发,积极主动地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多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