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DNA结构与复制”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

2018-11-29陈卫东

生物学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碱基比值分子

陈卫东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沭阳 223600)

问题链是教师按照知识点的教学功能和内在联系,将教学知识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而形成的问题串。问题链类型多样,本文以“DNA结构与复制”一节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1 并列式问题链

并列式问题链是指一系列问题之间并无逻辑上的因果、递进等关系,而是为了扩大问题内容范围,通常用于学生预习及前一节课的问题复习。

例如,本节课的课前预习问题链: ①DNA的结构单位及连接方式?(脱氧核苷酸;单链以磷酸二酯键的形式相互连接,双链之间以氢键形式连接。)②DNA的结构特点?(两条反向平行链构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互链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以氢键形式排列在内侧。)③DNA复制的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④DNA复制的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⑤DNA复制的条件?(模板、酶、原料和能量。)⑥ DNA复制的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通过上述六个问题链,涵盖了“DNA结构与复制”一节内容的主要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在预习时知道主要关注哪些内容。

2 因果式问题链

因果式问题链是指前一个问题是下一个问题的因,不断衍生出新问题。

例如,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①另外一条链上A∶T∶G∶C的比例是多少?(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出,该DNA另一条链上T∶A∶C∶G=1∶2∶3∶4,因此A∶T∶G∶C=2∶1∶4∶3。)②四种含氮碱基A∶T∶G∶C的比例是多少?(解析: 由于两条单练上的A∶T∶G∶C的比值我们都知道,因此双链中A∶T∶G∶C的比值为3∶3∶7∶7;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假设每条链上碱基数为10个。)③含有A、G分别有多少个?(解析: 由于已知该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为3∶3∶7∶7,该DNA分子共有200个碱基,可以计算出A为30个,G为70个。)④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解析: 计算出该DNA分子中含有A为30个,那么其复制两次需要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2-1)×30=90个。)⑤碱基排列方式最多有4100种是否正确?(解析: 该DNA分子中含有100个碱基对,每条单链100个碱基,当一条链单链中碱基确定后,另一条链上碱基也就确定了。当不知道DNA组成情况下,该DNA分子最多有4100种可能性,其中每个脱氧核苷酸位置有4种可能性,这包含一条链都是A或都是G等情况。但是该DNA分子碱基有限制,不但必需有四种碱基,且比例也已经确定,因此其可能性要远低于4100种。)

上述问题链的5个问题中,第1个问题最简单,求出之后,结合题干,就可以得出第2个问题的答案。第2个问题求出后,即可求出第3个问题答案,有了第3个问题的答案,计算第4个问题也就容易了。第5个问题则根据题干和前面几个问题来明确,该DNA分子没有绝对的随机性,是有条件限制的。

3 递进式问题链

一般指从简单或浅显的问题逐渐过渡到难度大的问题。通常对于学生无法直接想到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铺垫性问题加以引导。

例如,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T占40%,经过4次复制,问: ①原DNA分子中含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600个。)②经过1次复制,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解析: (2-1)×600=600(个)。]③经过4次复制,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解析: (24-1)×600=9000(个)。]④第4次复制,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24-23)×600=4800(个)。]③与①、②两个问题看似并列关系,但前两个问题是③的铺垫。有了①、②的铺垫,计算③、④才比较容易。①、②问题的难度相对于③、④而言也要容易得多,③、④问题也体现对比式问题链类型。

4 发散式问题链

发散式问题链即由1个中心词引出一系列关联度不大的问题。

例如,DNA复制的条件:

①需要哪些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②原料是什么?(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由哪种物质提供能量,哪种生理过程能够提供该物质?(ATP,细胞呼吸。)④复制的模板是什么?(DNA的两条链。)

以上四个问题的关联度虽然不大,但都是围绕DNA复制条件设问的。

5 对比式问题链

对比式问题链设计的几个问题之间形成对比。此类问题有相似之处,但关键词上有不同,结果也不同,这类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例如,关于DNA结构:

(1) 在DNA分子中,单链中(A+G)/(A+C+G+T)=n,则另外一条链中(A+G)/(A+C+G+T)是多少?该双链DNA分子中这个比例是多少?

解析: 一条链中(A+G)/(A+C+G+T)=n,由于这条链中A与另一条链中T配对,因此相等。这条链中G与另一条链中C配对并相等,因此另外一条链中(T+C)/(A+C+G+T)=n,该链中(A+G)/(A+C+G+T)=1-(T+C)/(A+C+G+T)=1-n。在双链DNA中,A=T,G=C,因此这个比值为1/2。

(2) 在DNA分子中,单链中(A+T)/(A+C+G+T)=n,则另外一条链中(A+T)/(A+C+G+T)是多少?该双链DNA分子中这个比例是多少?

解析: 一条链中(A+T)/(A+C+G+T)=n,由于这条链中A与另一条链中T配对,因此相等。这条链中T与另一条链中A配对并相等,因此另外一条链中(A+T)/(A+C+G+T)与原来那条链中这个比值相等,即为n。在双链DNA中,由于任何一条单链的这个比值为n,在双链中,无论是分子的碱基数还是分母的碱基数都是单链的二倍,因此这个比值还是n。

这两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在分子上有一个碱基有差异,即第一个问题是A+G,而第二个问题是A+T。这一点差异,导致结果也不同。

再如,关于DNA复制:

1个被32P标记的DNA分子,以含31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5次,问: ①含有32P的DNA分子数有多少?(2个。)②含有31P的DNA分子数有多少?(32个。)③只含有32P的DNA分子数有多少?(0个。)④只含有31P的DNA分子数有多少?(30个。)⑤同时含有31P和32P的DNA分子数有多少?(2个。)

上面5个问题链看起来都很相似,形成了相互对比。

教师以“问题链”形式组织教学,不同的问题链可以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对问题链进行分析、思考过程中,学会如何审题,注意问题的对比,清楚解题的过程,提升解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碱基比值分子
《分子催化》征稿启事
基因“字母表”扩充后的生命
创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
生命“字母表”迎来新成员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