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的思考
2018-11-29伊振宇
伊振宇
(青海省互助县东山乡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青海 互助 810500)
1 引言
在青海互助县林业建设中,当地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中对木材的需求,当前林业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互助县的林业经营分类以及培育工作的进行应是相互配合同步开展的。在提升森林覆盖率的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满足市场对木材的需求,提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对社会经济建设过程的影响,提升互助县林业建设过程的价值。
2 互助县经济发展中的森林经营工作的地位
青海互助县通过林业生态建设,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有效提升了当地的森林覆盖面积。同时,林业建设也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了当地的经济市场结构,在林业建设的同时发展育苗以及养畜等林下经济,有效带动了当地多类产业的平衡发展。通过林业建设,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市场得到了有效建设,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当地的林业建设过程中,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经营中对林业建设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建设中林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随着人们对木材需求的不断增加,当前该地区林业建设开始向木材供给方向发展,对于互助县的林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发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建设中无法做到科学制定林业建设规划,导致发展中林木的采伐和森林建设失衡,影响了当地的林业建设。
3 森林经营分类
互助县当前在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林木采伐以及林区建设规划之间存在不平衡,在实际建设中该地区发展偏向林木的经济价值,忽视了林区建设的生态价值。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当地应当采取分类经营的方式,平衡两类经营模式,推动地区林业建设的发展。
3.1 分类方法
在森林经营分类过程中,没有一个较为严格或是规范的标准,分类工作一般是根据当地的林业建设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的。分类工作一般需要保证在遵守国家林业建设法规的前提之下进行,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的森林建设环境、生态区位等因素进行分析。在分类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自上而下分类,由于互助县在当前的建设中对当地的森林资源信息有着较为完善的了解,自上而下的分类方法可以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在分类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当地的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和研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实现高效的生产经营分类评价体系。
3.2 分类因子
当前森林经营分类工作的进行难度较高,工作量大,且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分类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分析当地的林业建设工作类型以及内容,因此,在分类工作开始之下,工作人员应掌握足够的分类因子。首先,工作人员要调查森林立地分类因子,这类因子主要包括建设区域的环境降水、海拔以及土壤环境等信息,要想保证这类因子的准确性,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完善的实地调查。其次,生态区位因子,森林环境的不同区域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在调查中,明确环境的区位因子之后可以避免在后续的管理中出现工作矛盾,提升管理质量。最后,经济活动社会因子,这一类因子包括当地市场中的木材需求数量、当地人口数量和就业情况等因素,了解上述几类因子之后,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推进森林经营和经济发展工作之间的平衡,避免发展中的不平衡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4 森林培育措施
优化森林经营分类,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就是要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和使用中寻找平衡,为了避免林业生产过程中出现森林开发和建设不平衡的问题,造成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森林的管理部门应当对森林的生长速度和复原速度等有充分的认识,并制定一定的措施保证生产和使用的平衡,保证森林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利用可持续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核心,管理人员应当以其为发展的基础,强调林业生产区域之外更广范围内的生产平衡。
4.1 优化林下经济建设
在森林的培育过程中,单一林种的建设往往会使得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影响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影响的能力,不利于森林的稳定建设。因此,在未来青海互助县的林业建设中,建设人员应当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在林业建设的同时进行林下经济建设,优化林区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林区的结构,提升林区抵抗外界影响的能力。首先,在林区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合理设计树木和作物的种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设计合适的商品林基地,在保证林区经济价值的同时优化林区的林业结构,提升林区树木的生长质量,提升当地林业生产市场的发展质量。在林下经济的建设中,当地的建设人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在林区中进行林下绿色食品的种植和生产。当前的绿色健康食品在市场中有很大的需求量。在林下经济建设中种植合适的绿色食品如野菜等可以在优化林区的生态结构的同时提升林区生产中的经济收益,实现可持续的林业生产。林下经济的建设使得当前的林区同时具备经济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满足当前国家在林业建设中提倡的生态发展理念。
4.2 借助林区发展旅游业
在未来发展中,结合低碳生产,林业生产地区的第二产业应当以林业产业的精细加工为发展产业的重点。在生产和加工中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并以提升生产产品的质量为基本目标,发展资源循环性和低碳节约性林业加工产业。在林下经济建设之外,发展当地林区的旅游经济也是推进当地林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的需求林业建设区域开始将林区定位旅游区域,借助林业生产区域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当地的经济的多样化,提升居民的经济收益。高质量的林业生产区域可以建成优秀的旅游资源。在发展中,建设人员可以将当地的文化以及风光等和林业区域的建设相结合,推动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除了短期旅游之外,建设人员可以在林区中建设旅游修养区域以满足部分游客的长期居住需求,在林区中建设独家区域以及疗养场所可以借助美观的林区景观满足游客的疗养需求,进而突出当地旅游资源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优势,完善当地的旅游形象,提升当地的旅游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3 实现森林碳排放平衡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互助县林业建设人员应当采用科学手段,增加森林在生长过程中的碳汇集量,减少林业生产中的碳源。通过丰富林业区域中的林种,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出量,提升林业经济的产量。实现可持续林业经济的重点就是实现低碳生产过程,其内涵是在不影响林业经济生产总值和国家经济市场的前提下,通过先进技术使用和改革林业管理制度,降低林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系统碳排放和碳平衡过程的影响,减缓温室效应的恶化,保护自然环境。林业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在保证林业正常生产的过程中完成经营生产,发展低碳林业经济,可以减轻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长期关系,其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优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也会使得产业结构向某个方向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
5 结语
互助县当前在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不平衡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当地的林业建设人员应当针对森林经营进行分类,优化森林资源培育工作的经营质量,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林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