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意识形态教育刍议*
2018-11-29张晋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晋 (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一 坚持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目前高校普遍开设五门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生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围绕当代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法律等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法律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点剖析近现代中国政治兴替背后的原因,探寻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演进的规律,以历史文化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国家认同感,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四个选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势与政策”课,深入介绍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社会热点事件,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时事,正确领悟新规,全面了解党的政策方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这些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有知识性又要有思想性,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从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知识性,是指教学中要传递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反映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知识;思想性,是指教学中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根本保证,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教材的编订到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整个过程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方面,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切入点,缜密组织教学,因材施教。遵循科学态度,真正的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运动规律的,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性,可以使学生掌握真理性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只有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这也是其强大生命力所在,深刻揭示这一理论的思想内涵,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可、理解、信仰。因此,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基本理论讲深、讲透,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术语,只有大学生真正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才能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另一方面,以思想性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育人而达到树人的目的。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科学性上升到思想性的高度,才能达到从思想上育人的目的。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对学生的感染、引导和熏陶作用,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思想性,才能准确揭示这一理论的理论精髓和理论品格的科学性,进一步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最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
二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基本精神就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意识形态教育从表面看是抽象的、无形的,但切忌意识形态教育“空对空”,仅仅停留在空喊口号和一般原则要求上,而是要通过具体的抓手和举措把“虚”事做“实”、虚功实做。首先,坚定“中国理论”,强化意识形态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蕴涵着凝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坚实的理论依据。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卓绝的斗争和励精图治,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夺取了新的伟大胜利,举世瞩目,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正在引发世界的关注。这些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中国理论”是有蓬勃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结合中国正在进行的热火朝天的祖国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断树立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让大学生真正懂中国、爱中国,真正体会到他们不仅是伟大事业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其次,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教育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意识形态教育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结合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不敷衍,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释疑解惑,化解不良情绪,使理性的理论教育具有说服力、感染力、持久力。理论课教师要避免传统的说教和满堂灌,面向精神和心灵的工作,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讲好中国故事,学会科学分析、认真谋划,适时顺势、抓住时机。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帮助大学生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解决问题的思想策略,启迪大学生自主思考,明辨是非,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 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首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具有文化的特性,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绵延几千年,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文化源泉,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非标准、价值观念无不深深地铭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教育还要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认真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在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结合点和发力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为邦本、崇尚和同等思想,连接当代与之相适应的时代价值、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这是民族的根基。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要善于树立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创新的方向和灵魂不能变,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不能变。二是创新的目的是推进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超越和深化。内容上,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实施优化整合,突出重点,抓住精髓。应着力强化理论的叙事性,提升思想的认知度,全面深刻把握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生活,及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理论的时代感、实践性说服大学生,将理论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有机统一起来,全面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教学策略和方法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同向而行、同向发力,避免“相互脱节”“自说自话”。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体制机制上,建立意识形态教育效果预警控制机制,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发现的有苗头性的、有倾向性、群体性的问题及时做出预警控制,规避风险,防微杜渐。
四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相统一。这是由意识形态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高校是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碰撞、冲突最为直接、最为敏感的地方。大学生一方面受到来自西方的各种思潮包括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所谓“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克难的非常时期,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凸显,如果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很容易产生信念的动摇、价值观的混乱。
真善美总是和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总是在同谬误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正面教育宣讲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建设性,舆论斗争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二者相互统一、不可分割。一方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来武装大学生,在政治素养、社会认知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给出正确的导向,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彰显教学内容的文化性,突出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构建思想性、文化性、知识性三位一体的教学架构,讲明原因,讲透事实,讲清道理,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学生成长、思想受益的能量传递源;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和道德实践活动,做出理想信念、文化价值、思想行为和道德规范的正确引导。要理直气壮地宣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智慧”,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成功,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和思想财富;另一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意味着放弃批判斗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先进文化,反对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思想,这是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增强阵地意识和底线思维,在关系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对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错误思潮和言论,要敢管敢抓,敢于亮剑,从理论上揭露本质,从思想上肃清流毒,帮助大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这个重要原则。
五 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统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塑造和再造着价值观。意识形态话语生态日益复杂,话语传播的“去中心化”“网络大V”“意见领袖”正在挑战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降低了话语权的控制力。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注重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在网络社会,对特定的知识而言,教师并不比网络更有能力,大学生可以运用各种通信工具即时获得各种海量知识、信息、新闻、评论,教师的主导权、话语权受到空前的挑战;网络空间表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会导致各种信息的侵入、各种观点的碰撞、各种利益的摩擦、各种价值观的交锋,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的渗透,刻意发布一些迎合大学生口味的话语信息,其中不乏诋毁歪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反动言论,使大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质疑或者迷茫,大大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往往可能造成一些大学生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利用论坛、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迅速聚集在一起,并在极短时间内不断扩散和发酵,造成声势浩大的思想洪流,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积极转变思维,顺应时代要求,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准确、讲透彻、讲明白,还要加大对网络教学的探索,把握传播的规律和作用机制,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首先,注重针对性,通过建立网络舆情、分析评估等科学手段洞察虚拟世界中大学生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客观分析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其次,以学生为本,真正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重视学生的吁求,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实际困难,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崇高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再次,创新语言范式,采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手段更直观化的表达,利用学校官网、公众号、微信群、QQ群,以图片、影像、动画、视频为载体,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灵活生动、简单有趣的教育内容。加强网上网下的互动链接,及时做好维护和更新,使大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从而达到线上借助线下的形式更有吸引力,线下通过线上的渗透更有感召力,充分发挥二者的正向叠加集成效应。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向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7(10).
[3]张维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5(23).
[4]倪赛力.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5).
[5]葛晨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
[6]苏立公.论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