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众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11-29

教书育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讲授课程

大众文化这个词在现今的中国已不再陌生,它以各种形式迷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构有着超乎想象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因而这也就成为现代高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隐性话题。为了能够让当代大学生以一个正确的视角来认识“大众文化”这一课题,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与大众文化有关的课程。

大众文化课程的开设在高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在现今这个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到高校大众文化课程的改革,让大众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课程建设的保障

(一)教师团队的建设

蔡元培先生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那么要有良好的教育,就要先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育队伍,所以培养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大众文化课程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从学校层面出发考虑将一些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通过师生推荐或聘用等方式吸收进大众文化的教师队伍中,并且可以突破学校的限制聘请其他高校的教师或社会上的资深专家学者。在年龄结构上既要考虑到知名学者,老教授的学识及影响力,也要注意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在知识结构上应以文化学教师为骨干,兼顾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优秀教师。同时要形成对大众文化课教师的一个综合素质培养的机制与制度,通知短期进修、定期培训或高访等形式不断提高其教师整体素养。

(二)课程地位的确立

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许多大学将大众文化课看成了“课间餐”,是一种可有可无,可删可减的课程。笔者所在的大学大众文化课程一共24学时,1.5学分,而且都是大班额授课。这尴尬的课程地位,使大众文化课程成了大学中的“鸡肋”课。许多大学生是用这种课来为自己凑学分。大众文化课程在一些高校中往往被作为一种专业课程的补充辅助课程,并没有真正确立其通识课的地位。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对于大众文化课程本质认识上的缺失。其实早在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就已经提出了将大众文化教育引入学校的教学建议,1971课程专家班托克又提出了社会分层大众文化课程观;1976年另一位课程专家泰勒又提出了“校外课程”(the-out-of-school curriculum)的新概念,提出了学校应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大众文化的新建议;1989年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大众文化课程观出现,这一观点的出现不仅揭示了大众文化长期以来被排斥在课程教学之外的原因,还彰显了大众文化课在文化课程教育方面的合法性及权威性,拓展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空间;1998年白金汉等人又提出了媒介教育的大众文化课程观,进一步阐示了将大众文化纳入课程的必要性。[1]时至今日经过众多学者专家的不懈努力大众文化业已成为一门成熟独立的文化课程。现在要谋求大众文化在高校教育的合理地位,第一要做的就是转变固有观念,树立正确的大众文化通识教育理念,认清当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端正对大众文化通识教育的认识,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上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合理的学科地位。确立大众文化课程的课程独立性和时代前沿性,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个老学科,使其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文化综合素质的金钥匙。

(三)相关投入的保障

各种认识上的不到位,直接的后果就是各种保障的滞后与停止。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教学经费与相关投入是教育教学的先决条件。在许多高校大众文化课程既没有专业课、基础课特有的固定经费支持也没有学校相应政策文件条例条款的保护与关注。这种失衡的状态就是当今大众文化课程面临的窘迫情境。这一问题是高校分配执行中的认识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相关经验提高专项经费及相关投入的划拨比例,也可以以选修学生人数为标准制定相应的资助规定或者以教学效果的评估来决定经费投入数量。这些制度的出台可以极大的推动课程的改革进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调动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增强学科设立的实效性。

二 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课程的教学方式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根本。大众文化课作为一个以文化为教学中心的通识课,在课程的讲授中就应该以当前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转型的需要为依托,结合学生热衷的大众文化现象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快乐参与,个性思考”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宜再采用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在课程设计及教学环节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灵活的模式。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老师提出的“对分课堂”课堂改革新模式,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这样,既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降低教师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对分课堂在讲授和内化吸收之外,突出了课堂讨论过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相隔一周),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样,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2]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讲授时间完成自己的理论部分的讲授,承担课堂的主导作用。而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学生一方面对自己熟悉的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因素有了系统科学的认识,一方面在理论的指引下他们一定对上述因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产生新的思考,这样他们势必有话要说,所以在经过内化吸收后,我们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互相交流的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在讲授的方法上,我们也可以不再单一的使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比如我们可以将Prezi等软件引入课堂。这样不仅可以为课程教学和实践提供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的、多元的混合方式,也为将来大众文化课程走入微课时代提供了前导式的技术支持。

三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大众文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手段之一。大众文化作为一门通识课其教育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在当今这个图像文化时代中如何去面对现实的生存环境,如何看待当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的漠视、排斥和对通俗文化、时尚文化亲睐的流行趋势。如何认识大众文化缺乏人文精神缺少终极关怀、浅薄和艳俗的糟粕点。从而形成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教育目的,决定了这门课程不太适用现在这种标准化试卷考评方式,而是应该运用先进的发展性考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为了更好地完成大众文化课程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考查应从单一的理论考查走向实践性运用,从重视基础知识考试转向注重综合能力素质的考评。一是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注重学生在课堂对所学问题的关注度和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性。二是期末考试中可以采用项目调查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于某一种身边熟悉的大众文化因素的情况调查,在调查期间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可以更多地从他们的年龄角度,从他们的知识视野出发,来解决问题,最后形式一份调查报告。这样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体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

从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再一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文化社会建设的信心、决心。大众文化做为当今最活跃的一种文化现象,亟待得到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科学认识,而大众文化课程正是梳理、关捩大众文化最佳的途径和渠道。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大众文化课程改革这一课题,充分利用好大众文化积极的作用,最在限度降低大众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其成为对青年一代文化宣传的坚实阵地,更好地为文化社会的建设服务。

[1]彭凯.关于提升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以教师因素为视角[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罗英侠.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讲授课程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浅析“大众文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途径探析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