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八那日》教学为例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8-11-29詹冬红
詹冬红
我们学校的学生已经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讲什么听什么,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失去了思考和质疑能力,本文尝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小说教学,改变这一状况。
先让学生整体阅读小说,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请学生陈述:
沈从文被称为文体作家,作于一九二七年五月的小说《初八那日》就是其精雕细刻的代表作,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一个叫四老和一个叫七老的乡下人在京城的木料厂里给人打工,初八日这天是七老家里人给他订亲的日子,可是他们当天还得像往常一样在锯木头,七老二十岁,四老四十多岁,七老要订亲了,四老却一直还没有讨到老婆,七老想把自己订亲的喜事和四老一起分享,可是又担心会伤了四老的自尊,于是七老就通过谈论初八是个好日子来给四老做暗示,等到四老终于明白了七老的心思以后,一阵大风吹来,把成堆的木头吹滚下来,两个人一下子就被砸死了。小说写得非常精巧,其中渲染和简略的手法运用得尤其成功。
接下来,请学思考并提出疑问,学生有可能会问到:
1.小说为什么反复叙述四老和七老对四月初八日的争论?
2.小说的后半部分反复描写风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其他学生可以赞同或者反驳他的观点,最后教师总结。
所谓渲染就是把时间变慢,对某个事件或者某个细节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叙述,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在《初八那日》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厌其烦地对两人当天是不是初八日的争论进行描写,二是不厌其烦地对风进行描写。所谓简略就是使时间变快,把故事变短,即用相对简短的话语来叙述较长时间里发生的事件,在《初八那日》中的表现就是对两人死亡的过程一笔带过。
《初八那日》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反复叙述了七老和四老对当天是不是初八日的争论。当听到一队迎亲队伍吹着喇叭从巷子口通过以后,七老就试探性地问四老今天是不是初八日,四老却果断地回答说今天不是初八,是初七。七老为什么要问日子呢,四老为什么回答得这么坚定呢?小说巧妙地为读者埋下了伏笔。四老的回答很干脆,没有任何犹豫地就说今天不是初八而是初七,七老只能帮他更正过来。这时四老显出了不耐烦的神色,四老认为初七初八无所谓,七也是锯木,八也是锯木,争这一天无意义,想知道看一下历书就行了。而七老却不依不饶,一定要四老确信今天就是初八日,他说他已经算过了,肯定是初八日。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既然七老已经算过,他明明知道当天是四月初八,可他为什么还要拿来问四老呢?接着,作者通过叙述给读者进行了说明,原来今天是阴历四月初八,阳历五月八,全是八,八是成双的,今天就是七老家中为七老同一个娘儿们订亲的日子。这样问题又来了,七老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呢?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结婚的消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呢?这又为小说埋下了一个伏笔。小说描写到这里,读者通过作者的叙述知道了四月初八是七老订婚的日子,但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四老还是糊里糊途,所以当一队更大的迎亲队伍经过以后,七老又继续追问他今天到底是不是初八日,四老当然感到莫名其妙了,他只知道今天是锯木头,明天还是锯木头,初七初八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四老为什么会对初八这日子那么冷淡呢?这又是一个伏笔。这个伏笔直到所有的迎亲队伍都过去以后,七老和四老的一段对话才给我们揭开了迷底:
“四老,你还莫有老婆吧?”
“嗐,老婆——”
“那你应当早找一个。”
“你看那娘儿们多有福!”四老把话头转到刚才花车中人去,避开自己了。
接着,作者才给我们介绍了两人的年纪,七老二十岁,四老则有两个四老年纪大,要命好,可以做一老一样人的爸爸了。直到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四老一直没有成家,前面的争论一下子也就让人豁然开朗了,七老故意问今天是不是初八,原来想说的是今天是他订婚的日子,他不直接说今天他订婚了,是因为他怕伤到四老的自尊。四老坚持说今天是初七,原来是不愿意提初八这个结婚的好日子。果然,一提到婚事就马上触到了四老的痛处。这样一来,七老反而更不好意思说自己订亲了,于是他只能把话题避开说起天气来,他说,天热得很,我们脱衣服罢。但七老的内心毕竟装着秘密,所以不能全神贯注地拖锯子,四老觉得今天七老总是不对劲,忍不住对他开玩笑,“莫非也是约定今天要娶媳妇?”没想到这一句玩笑话果然是现实,七老的心思终于被四老猜中了,谈话的主动方和被动方也一下子转换过来,四老一下子连问了七老六个问题:你是定了老婆了吗?娶不娶?什么时候定的?是真吗?怎么不做喜事?见过老婆了没有?四老显得很兴奋,但他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真正开心起来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一个四十多岁还没结婚的人给别人祝贺订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七老想拿自己订亲的快乐和四老一起分享,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拿自己订婚的喜悦来和一个讨不到媳妇的人分享,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
小说就这样围绕着今天是初七还是初八的争论一步步地展开,人物的纯洁、善良、朴实和无奈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篇仅有三千六百多字的小说,也已经走过了二千二百多字,也就是说,作者花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不厌其烦地来叙述了今天是初七还是初八的争论,因为这一天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但这一天却是一个要小心翼翼才能提起的日子,所以他们的每一句对白的背后都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挣扎。
如果说前面对日子的渲染是为了表现人物不幸的身世,后面对风的渲染则是为了描写人物的死亡。小说对两人死亡的过程描写得非常简略,“四老七老两人一块趴在地上了,大的四四方方的一段黄松木报仇似的按住了这两人。没有功夫走,没有功夫喊,两个人,就全为突如其来的呆气力打闷了。打死人了。风,做了主谋,嗾使木头打死两个锯木工人了”“七老大约正是仰着头,木一下坍便就正正当当搁在胸脯上。四老只有一只左大腿遭殃。”呼喊也没有,挣扎也没有,两个刚才还好好的人就这样一下子就被木头压死了,这样的突转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有多大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而小说的高明之处更在于,描写死亡的语句只有短短的几句简略的话,放在整篇小说中连九牛一毛的份量还不到,而且他们具体是怎么死的,小说压根就没有描写到,只用两句话简略地写了他们死后的样子:“四老七老两人一块趴在地上了,大的四四方方的一段黄松木报仇似的按住了这两人”“七老大约正是仰着头,木一下坍便就正正当当搁在胸脯上。四老只有一只左大腿遭殃。”这样的简略和前面的繁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沿着长长的河道慢慢地流淌着,而猛然间却突然冲进了人的心坎。
人突然死了,但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的征兆,小说是通过描写风来进行渲染和暗示的,小说第二部分的重点就是多次不厌其烦地描写风。第一次从总体上描写大风刮起时北京城乱七八遭的样子。第二次描写风把七老头上的木粉吹跑了木头被风吹得松动了起来。第三次描写风实在太大了,四老只能停下来休息,但他又不愿走到地上来,显然他内心比较复杂。第四次描写四老在木头上背着风来取火吸烟,边吸烟边和七老谈结婚喝酒的事情。第五次描写风实在太大了,木头可能会滚落下来,四老就叫七老移动一下撑柱。第六次描写木头下坍压死人,风把声音传到了巷子外。第七次是对风的议论,认为风做了主谋,嗾使木头把两个锯木工人打死了。第八次描写风是在天黑时,风还不止息。小说一共描写了八次风,人死之前描写风,人死之后还是描写风,风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没有风四老就不会停在木头上休息,没有风七老就不会叫四老移动撑柱,没有风两个人就不会被木头压死,同时风也象征着两人的死并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一切都是天意的问题,这样的不幸确实太令人感慨了。
通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反复描写了四老和七老对是不是初八日的争论,第二部分则通过对风的反复渲染描写了两人的死。苏雪林在点评沈从文小说的时候曾说,沈氏“用字造句,虽然力求短峭简炼,描写却依然繁冗拖沓。有时累累数百言还不能达出“中心思想”。有似老妪谈家常,叨叨絮絮,说了半天,听者尚茫然不知其命意之所在;又好像用软绵绵的拳头去打胖子,打不倒他的痛处。他用一千字写的一段文章,我们将它缩成百字,原意仍可不失”。这段话虽说是批评,但却也正恰如其分地说出了《初八那日》的特点,婆婆妈妈,说了半天,读者还不知道其寓意所在,而这恰好也成为了这篇小说的优点,这样的结构安排恰好把人物思想性格和命运完美地展现出来了。
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思考,大胆质疑,不再做被动的接受者,让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更有趣,学生通过思考质疑知识点而或者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让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1934年9月,第3卷第3期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