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留学生的天津文化浸润式传播教学模式初探
2018-11-29于勇
于 勇
一.基于天津文化为平台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新一轮的“汉语热”使我国汉语言和中国文化迈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内各高校加快了国际化建设的步伐,海外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鲁班工坊的建立及迅猛发展,逐步深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留学生国际教学与教育。在留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上,各高校依托其教学科研平台及国际合作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积极地开拓创新,留学生也从过去单一的短长期访学项目、游学项目、汉语言进修项目转向联合培养项目及专业学习,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攻读学历课程,并且学历生和研究生实现了双增长。各高校针对留学生的规模化、国际化教育真正过渡到了“人才培养”的阶段,把留学生培养成跨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塑造成具有中国认同、国际眼光、世界人文关怀,会说汉语、会准确讲述中国的人才是各高校的留学生培养目标。
近几年来,天津外国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高校不仅仅局限于本科,各高职专科院校也开始了留学生培养工作,学习专业也由文、理、工科扩展到了经济、管理、医学等众多学科,各类在津外国留学生的人数及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因此,留学生这一群体的跨文化适应性也将同天津的科技、经济、创新、文化、对外交往等一起,提升着天津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并一同塑造天津的国际形象。专家学者重视研究天津留学生的教育教学及培养工作,有关文化传播的教学及实践也是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近几年国内针对在津外国留学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增长规模、教学质量等,强调了天津在汉语国际推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优势地位,但对于利用“天津语境”和天津文化资源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国文化传播的研究还比较少。二是对于天津形象和天津文化的研究比较多,但多为战略性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比较少。对于在津外国留学生的文化课程设置及实践的探讨比较少,也没有以文化浸润的方式将天津文化传播给留学生方面的教学研究。基于此,为突破针对留学生文化教学时概览式的瓶颈,天津各高校应帮助留学生克服跨文化障碍,抓住天津文化的特色及地缘优势,把天津文化融入到留学生的文化课堂当中去。
二.文化浸润式传播教学模式及其概念的界定
1.浸润的词义。“浸润”一词在《辞海》中有两种含义:一是逐渐渗透,引申为久积而发生作用;二是沾濡滋润,亦谓恩泽普施。简而言之,就是逐渐渗透及附着。
2.浸润式的涵义。依据我国辞书中对“浸润”一词的解释,浸润式有以下三种解释:第一,“浸润”还有“物受水渗透”之意。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强调,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培养即形成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自然习得的。因此,语言环境的“渗透”功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二,“浸润”有“逐渐浸染”之意。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所以,“渐进”是浸润式的基本内涵。第三,“浸润”作为一个物理学名词时,指的是液体在与固体接触时,沿固体表面扩展而相互附着的现象,又称为液体浸润固体,也可称为润湿。浸润和不浸润决定于液体和固体的性质。从这一角度看,“浸润”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条件”是浸润式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性要素。
3.浸润式教学模式。浸润式教学模式是在继承了自然主义、构建主义、人本主义等教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学生活动为依托,以情感为主线,以浸润的情景创设为载体,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从上面的浸润式涵义可以看出,“渗 透”、“渐 进 ”、“条件”是浸润式教学模式的关键词。如果教学不能实现“渗透”的目标和效果,就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如果渗透不是“渐进”的,就不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接受;即便是渐进的渗透,也是要以“条件”为前提的,如果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教学是无法顺利进行的,也就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4.文化浸润式传播。文化浸润式传播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学生创造参与及互动性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文化环境当中得以“沉浸”,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与意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的文化“浸润”可以理解为“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浸”是“润”的前提条件,“润”是“浸”的最终结果,“浸”和“润”的主体分别是教师和学生,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针对留学生的天津文化浸润式传播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1.将天津文化作为完整的文化形象及概念传播给留学生。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历史地理因素、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形成了其文化特色,因此,外国留学生也将天津作为来华留学的向往城市。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下,天津文化的角色已经从文化建构的平台转换到了文化品牌输出的阶段,将其历史和现代、内涵和外延的各种形态作为完整的文化形象及概念展现在文化教学的舞台上。将天津文化作为完整的文化形象及概念传播给留学生,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天津文化融入到来津留学生的学习中,在针对留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天津文化的有效传播。而整个教学输入过程采用浸润式的传播方式,从而使留学生认同天津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价值。这不仅将天津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对象传播给了留学生,强化了文化教学,也丰富了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中的跨文化训练的具体形式及内容。
2.确立天津为中国文化传播窗口的文化教学目标。天津作为我国的直辖市、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早在金元时期就已是运河的枢纽、海运的起点、京都的门户。在汉语国际推广中不仅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而且更是作为文化交流平台向外进行文化输出、文化传播的重要品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要立足于日常与人文天津的文化生活,细分出天津文化作为文化教学的各种形态,将课堂中的知识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训练有目的性、针对性地结合起来,使天津文化更为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在教学中,要明确天津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窗口的文化教学目标,进而明确和指导留学生的中国文化学习及实践。
四.针对留学生的天津文化浸润式传播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浸润式传播”区别于传统的“说教式”,要突破单纯的文化常识知识的介绍、传统媒介的文化旅游,而是要依托于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开展深入式的文化体验,使留学生对文化从认识到认知再到情感上的认同。针对留学生的天津文化浸润式传播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就是探讨以最切合实际的文化传播平台或手段,如何在留学生群体中进行天津文化浸润式的有效传播。
1.以天津社区为平台,进行深入式体验。社区文化(Community Culture)是一个城市某一特定区域内各种文化的融合,是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应,实质上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现。社区与文化密不可分,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社区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家园文化,它既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传承着社区居民的创新创造精神和集体智慧,大到民歌民谣、传统戏曲、风俗习惯,小到窗花剪纸、手工艺品等,都是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天津社区受独特的地理历史因素影响,社区文化建设也有着自身的特色。因此,将社区打造成留学生的第二文化课堂,居民成为最直接、最真实的文化载体。比如杨柳青画,将其既作为文化传播的内容,也设定为文化传播的目标,通过深入体验的方式使留学生接受并认同天津的文化品牌及形象。以天津社区为平台的浸润式文化传播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让留学生走进挑选好的社区,观察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宣传栏里的图文介绍等,同时,留学生也可以跟社区工作人员、居民进行直接的交流,这样留学生能够感受到社区工作者的勤恳热情、贴心细心的工作风格和态度,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而这就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最有生活底蕴的价值观。通过这样的观摩与交流,留学生会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最为直接和深刻的体会与感受,回到学校后可以更加生动、有说服力地与其他留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外汉语教师也可以利用问卷、访谈的方式去调查了解留学生的第一印象以及在社区体验当中所遇到的语言障碍、心理障碍、文化障碍,进而为下一次的“浸润式”社区体验排除困难,更好地向留学生传播文化。
接着,当社区进行某一特定文化活动时,安排与组织留学生走进社区,欣赏并观看文化活动,感兴趣且有才艺的留学生可以自愿准备节目,参与到活动当中。比如,留学生对相声感兴趣,他可以提前挑选社区居民作为搭档来共同表演。留学生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会对这种民间说唱曲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引人发笑的艺术特点和“说、学、逗、唱”为主的艺术手段有了更加真实的体会。此外,留学生们在观看社区居民表演的民族舞蹈、合唱、乐器演奏等时,他们会充分感受到中国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更是能体会到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拥有的丰厚文化底蕴。
然后,在节日时,组织留学生走进社区志愿者家庭,与居民一起包包子。志愿者家庭成员可以先向留学生介绍为什么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如此有名,它的由来及做法。让留学生在包包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国的饮食文文化,品尝到真正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国菜。而在这一期间,留学生可以跟社区志愿者家庭成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成员、职业岗位、饮食特点、作息时间等等,这样,留学生会对中国家庭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体会到团结互助的社区凝聚力及邻里和谐的优秀传统价值观。
最后,组织留学生为社区居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让来自泰国、缅甸等国家的留学生向社区居民介绍国家文化、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等,让来自美国、英国的留学生向社区有英语学习需求及需要的居民讲解英语知识。这样的文化实践不仅会使留学生进一步与社区居民接触,了解中国人背后的文化特征,也能使留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成员,进一步减少自身的文化游离感。
2.“语言+情境+情感”的文化浸润。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学习者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取。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活动既要进行有效的教学目标分析,也要分析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情境创设的问题,并且将情境创设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情境”文化浸润是向留学生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
汉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记录者和表述者。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来华留学生正值风华正茂,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能力。留学生在中国也不仅仅是汉语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对外汉语教师也肩负着帮助留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命,因而,在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也应当以“情感”浸润为纽带,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真正理解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
因此,笔者认为,针对留学生的文化传播,可以采用“语言+情境+情感”的文化浸润式传播模式,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文化情境,让留学生浸泡在文化环境中,体验中国文化,体会文化和语言所隐含的社会规约、价值取向、信仰、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等,由此丰富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启发留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交际失误。比如,发源于明朝初年的杨柳青年画是我国北方民间艺术史上的瑰宝,天津作为全国的漕运码头,南来北往的染料、纸张和巧手艺人交汇于此,促使了杨柳青年画的诞生。它作为津门文化的传播符号,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津文化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传播着天津文化的根基与底蕴,承载着天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它不仅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含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丰收的期盼、爱情的祝愿、灾难的抗争等。色彩、图形和结构是不分国界的,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都可以读懂它,所以,以杨柳青年画为媒介是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因此,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向留学生介绍杨柳青年画的历史、色彩、构图、造型、符号意蕴、人文精神等,以“语言”浸润和“情感”浸润的传播方式使促留学生对杨柳青年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留学生对杨柳青年画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接着,带领留学生走进天津杨柳青画社,使留学生直接感受杨柳青年画的构图巧妙、色彩魅力以及文化涵义,以“情境”浸润的方式向留学生传播天津这一特色民俗文化。最后,留学生回到教室,对杨柳青年画进行简单的色彩填涂,在体验中进行语言和情感的交流。
3.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化实训”。在信息化全球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快乐汉语、世界青年说等跨文化传播节目,都成为世界人文交流领域的知名活动,顺应了全球汉语热,成为各国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更好地推广了汉语,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年轻人架起了共同交流、相互了解的桥梁。这些节目在传播的过程中极大地扩大了中国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天津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吸纳了南北方优秀文化的精华,更是涵盖了西方先进文化的精髓。为了让留学生参与和体验天津文化,对天津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在带领留学生实地参观游览天津之眼摩天轮、天津古文化街、瓷房子、自然博物馆等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不妨借鉴上述成功的电视节目形式,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化实训”,即加大天津文化传播的网络建设,使留学生通过互联网就能进一步体验纯正的天津文化;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传播中天津文化,使留学生线上线下都“沉浸”在天津文化当中,加大留学生对天津文化的感知。
针对留学生的天津文化浸润式传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天津丰富的、多元化的文化资源,使留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和审视天津和天津文化。本文所提出的浸润式传播教学模式是对留学生文化教学实践工作的丰富与创新,如何寻求留学生感兴趣的天津文化点,将其进行有效的浸润式传播教学,这是针对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学时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