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西游三兄弟”

2018-11-29戴海燕

文学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区角教室智慧

戴海燕

班级文化是以以班主任为主导,全班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能力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由全班师生在教育、教学、生活与各种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的以班级物质环境、规章制度以及价值观念、班级精神、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的班集体文化。然而,班级文化的建设,往往取决于建设者的理念。不同的老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定位不同,认识不同,以至于表现出的层次亦大不相同。我国名著《西游记》中恰恰有三位迥然的师兄弟,他们的本领、性格各不相同,把他们套用到班级文化建设的层次上,竟有许多的相同之处。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一.文化建设,“悟”字为本

我们耳熟能详的唐僧三徒弟,其法号都是悟字辈的,放诸于班级文化建设中,那便是告诉我们,“悟”是班级文化的本源,悟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对班级文化的认识与定位。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掌舵者,他们决定着班级向哪走,走到哪。因此“悟”的重任非班主任莫属,他们对班级文化领悟水平的高低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能否搞好的关键。

二.千里之行,“净”为主角

班级文化建设的标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刚好和悟净、悟能和悟空三师兄弟的名字一一对应。

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个层次,便是悟净。“净”,是对文化的第一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许多人在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检查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校园是否干净、整洁。“净”,它体现的不单单是硬文化,也是软文化的另一种呈现。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生行为习惯怎么样,首先就看他能否把自己的教室打扫干净。“净”,它不在于房子的质地怎么样,装修程度怎么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尘不染,井井有条便是“净”的标准。班级文化建设若处在此层次,班主任和学生就如沙僧一样任劳任怨,勤奋有余而“悟”性不足,缺少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导致每天都不断重复地埋头苦干。

三.高屋建瓴,“能”者当先

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二个层次,便是悟能,“能”,即能力与方法。二师兄“悟能”又名“八戒”。在环境文化(班级口号、班歌、班训、班级公约、风采展示牌、争章展示台等)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八戒”,即方法。

何为班级文化建设“八戒”呢?

一戒“空”,即空洞无物,教室里除了黑板、讲台、课桌,其余再无一物,更谈不上区角建设;二戒“乱”,即杂乱无章,教室虽然张贴了很多东西,却是花里胡哨,谈不上美感;三戒“假”,教室区角建设看上去挺好,其实见不到实际的东西,就是班级文化的背后没有具体行为的支撑;四戒“代”,就是班级环境的布置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出谋划策,要凝聚全班学生的智慧,尤其是班风班训、组名组训等,切忌班主任大包大揽,一手抄办;五戒“虚”,即不脚踏实地,生搬硬套别人的口号与理念,听上去高大上,实际上却是一些高不可攀的东西,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六戒“急”,需要稳步推进,没有构思完整的设想和成熟的做法,不要急于呈现在班级区角展示当中;七戒“躁”,即心气浮躁,展示的尽是一些政治口号,或是一些俗不可耐的露骨口号,缺少人文关怀;八戒“利”,即功利主义,环境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目的是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促进学生的成长,不是为了评比。

四.百家争鸣,“空”字为精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第三个层次,便是悟空。“空”是佛教中一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通俗地说,空就是生活的智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最高的层次就是班主任要有文化建设的智慧,能够悟到如何以文化的视角去构建班级文化。

学生个性各不相同,这就意味着班级的文化必定百家争鸣,或倾向传统,或倾向现代,或书香飘逸,或中规中矩,或充满童趣...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不同的文化,就会演绎出不同的班风班训,不同的区角设置,不同的班级管理制度,和不同的评价机制。

《西游记》中的大师兄悟空是智慧无敌的化身,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说,他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代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要想达到第三层次,的的确确也需要我们的班主任能像大师兄一样充满理想,热爱自己这份事业,运用智慧努力呈现个性化的认知。

悟及“能、戒、空”三个层次,其实都源于班主任对工作的热爱与坚持,正是这份工作热情,让我们愿意在教育的“取经”路上孜孜探索,也因为我们对工作的理解各有千秋,才让今天的教育百花齐放。净、能、空,不仅记录着我们的成长,更伴随着我们成长;净、能、空让我们不断“修行”,力争进入更高的“境界”,这一路上我们也将看见更美的“风景”。

猜你喜欢

区角教室智慧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不要在教室打闹
“313”教室
浅析小班幼儿区角活动选择倾向及其成因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区角活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