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 年荆州中考作文失误例谈

2018-11-29湖北黄松海

初中生写作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苦旅行文姿态

◎湖北 黄松海

真题回放

还记得《背影》里的“父亲”吗?“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

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简析

此题提示语的角度新颖,既有对“攀”的细绘,又有对“爬”的描摹。前者是对父亲无私付出的礼赞,后者是对自我心灵成长的讴歌。此题意在要求考生留心生活,关注自我,从他人“攀爬的姿态”中获得满格的正能量,从自我“攀爬的姿态”中获得成就感,巧妙地紧扣“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这一时代主旋律。此题既有全面的宏观视野,又有具体的微观角度,让考生与时代共振,唱响奋进的赞歌。

写好此题,一定要明确文题,“姿态”一语有两层含义:一是姿势、体态;二是态度。因此,写作时,不能只展示人或物“攀爬”的姿势,更应发掘其内涵,即展示人或物的品格、情趣、志向、精神等内在神韵。此题既可以写物,如蜗牛或是藤蔓的攀爬之姿,也可以写人的攀爬之态;既可以写群体,也可以写个体。我认为考生还是以自我生活为基点来写为宜,这样更易写出真情实感。在写作过程中,文章应重点再现“身体的苦旅”或是“心灵的跋涉”,让“攀爬的姿态”绽放最美的光彩。如此行文,才能做到立意深刻,重点突出。

失误例谈

1.选材不真实,主旨不鲜明。

有些考生选材不真实,为写“攀爬的姿态”而编造虚假情节。且看下面的失误片段:

对上妈妈焦急的眉眼,我看到了自己的迷茫。那场车祸,让我坐上了这把冰凉的轮椅。它仿佛禁锢了我的灵魂,破灭了我的梦。但无数个日夜里,我挣扎后,痛苦后,终于明白,我内心的火苗从未熄灭。无论如何,我都要攀爬上自己的征途,妈妈的话是我燃起的契机。“我想站起来。”

这个片段,写车祸素材有些失真,让人难以置信,导致得分不高。我认为此文以写自我生活为宜,考生不妨就写为了考上理想高中,自己克难奋进的经历,展现个人成长过程,抒写心灵的跋涉,岂不更有真情实感。

2.描写不细腻,形象不丰满。

有些考生对于攀爬细节描写不到位,使得人物形象不丰满。且看下面的失误片段:

思绪之末,回忆起初来乍到之时那满腔的热血,回忆起一直以来的拼搏与付出,我的内心一片澄明,我知道再没有困难将我打倒。我携着梦想从清晨开始远行,掠过湖水,漫过草地,飞越大海。如今开始攀登壮丽的高山,从黎明一直书写到傍晚,霞光作笔,彩云作帛,无数的篇章伴我远行。

这个片段语言诗化,灵动鲜活,可对于攀爬的具体姿态一笔带过,未能抓住自我的言行举止细腻描绘,导致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未能鲜明突显。因此,行文中,我们一定要细化攀爬的过程,精雕细刻,使之成为全文动情的亮点。

3.详略不得当,构思不精巧。

有些考生剪裁不当,主次不分,结构欠严谨,布局不精巧。且看下面的失误片段:

莫大的失望和难过像洪水一般汹涌而来,空虚和寂寞渐渐席卷我的心。我像一朵凋零的花,毫无声息地颓败于地,无边的黑暗慢慢将我包围。一堆堆试卷、资料、精心整理的错题似乎都成了无用功,心像废纸一般被蹂躏得疼。我害怕成为失败者,害怕努力没有回报,害怕旅途渐渐只剩下黑色,害怕沿途美景都被埋入漫漫长夜。然而,害怕没有用,该来的还是会来。

“啪!”白天和黑夜颠倒而来,周遭变得明亮。“天黑了,怎么不开灯?”妈妈关切地走近。“妈妈,我这次数学又考砸了,好像怎么努力都没有用,我是不是很笨?”我望向妈妈,愁眉不展。妈妈的眼睛如水般温柔,她理顺我额前的碎发,轻声说:“孩子,妈妈希望你明白,不是你笨,也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但你依然要坚持,依然要时刻保持攀登的姿态,你没有天赋,所以你只能靠努力与坚持取胜。现在的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它们默默铺路,只为了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于是,为了心中的目标,我努力攀爬、攀爬,再攀爬……

这位考生细腻描绘自我考试失利的状态、母亲鼓励“我”要时刻保持攀登的姿态等方面,可对于自我“攀爬的姿态”却写得过于简略,使得文章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

此外,还有些考生采用横向结构,东拼西凑,导致线索不明,结构散乱,中心不突出。我认为,写作此文,最好以“攀爬的姿态”为线索,采用纵式结构,这样会使文章要素清楚,过程分明。行文中,宜用特写镜头之技法,工笔细描,放大其积极进取的姿态与勇往直前的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一见倾心。

猜你喜欢

苦旅行文姿态
百年前,文化名人的回乡“苦旅”
攀爬的姿态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苦旅——读《文化苦旅》有感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读书实践收获(3)
另一种姿态
以文青的姿态回归主流——对《后悔无期》的两重解读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