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阅读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8-11-29

关键词:鲁滨孙读物语文课程

于 静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航空实验小学)

阅读从广义上来讲是智能发展的核心,从语文课程上来讲,又是语言智能的核心,同时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总量的具体规定,我校实施校本阅读,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

校本阅读目标是通过教师引领、同伴互助、学生自主等不同方式,使学生每年阅读50本不同的图书。为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总量,学校立足教学实践,尝试加强课内外有效阅读策略研究,以期提高儿童阅读效率。

一、课堂阅读教学习得策略

学校倡导师生全员阅读思想,充分落实读书时间,将阅读课纳入课表,作为校本阅读时间,每天设有固定课时数,由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共同完成阅读计划。

1.师资培训:时下课堂阅读进行更多的是“教课文而不是教阅读”,忽视阅读教学的策略的制定,因而我们重视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培训,使其建构自身阅读策略方法体系。

READS:五步骤阅读策略。回顾标题和副标题;检查黑体字,关注强调的重点;问“我期望的学习是什么样的?”;做——阅读;用自己的话总结。

CAPS:用来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策略。主人公、故事的目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KWL:指导阅读和提问的策略。之前关于这个科目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想知道什么?之后我学到了什么?

2.教材选择:①潜心研发校本教材。从阅读兴趣出发,组织教师自编校本教材《童心悦读》,以诗词、童话、名人故事、古代现代散文等不同主题的精美篇章为内容。②精心推荐阅读篇目。低年级读物以绘本、拼音读物为主。中年级读物从童话、故事到中短篇小说。高年级读物以中篇小说为主,长篇小说为辅。

二、大课间阅读涵养书品

学校尝试进行课时改革,实施“4+1,3+1”长短课时计划,每天拥有1小时阅读大课间活动,或学生自主阅读,或教师引领阅读,或学生展示阅读。每周三下午2:30之后为全校师生“静心阅读”时间。

三、闲暇阅读点亮人生底色

在校内,“童心文学社”活动时自主阅读;自习课做完作业后自主阅读;下课后楼道书吧自主阅读;在校外,双休日、节假日休闲时自主阅读。

四、互动展示体验阅读乐趣

1.师生间交流。阅读时策略支持:可使用KWL的策略来指导一般性阅读和回答问题。步骤如下:

☆K(Know),关于这个科目,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W(What),我想知道什么?

☆L(Learned),在阅读和回答问题结束时,我学到了什么?

阅读后效果检测:如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后,老师可以提问检测:“鲁滨孙出过几次海?每次经历怎样?在荒岛生活多少年?怎么生活的?鲁滨孙是怎样的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等来检测孩子读书掌握情况。

2.生生间交流。其策略有:小组交流,表达感受;纳入晨诵,学会积累;读书沙龙,表达交流。

3.生生展示交流。可采用图书推荐会;班级读书会;阅读作品展示会等策略活动。

五、“三读法”阅读帮助学生记忆

1.浏览性的泛读。对浅显易懂的书或报刊,采取浏览法,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寻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收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细嚼慢咽才能变书中精华为己之知识营养,甚至好文章要反复熟读成诵。

六、多元化评价激励阅读成长

阅读评价也要体现语文课程三维目标,整合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采用发展性阅读评价。

1.评阅读兴趣。主要从学生的阅读态度与情感介入状况着手评价,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2.评阅读积累。设立“阅读储蓄卡”“阅读公示卡”和“图书漂流卡”,采取学校抽查和自主选择受检两种方式,从四个方面评价。一说,二写,三推荐,四展“作品”。

3.评阅读习惯。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来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1)是否每天进行课外阅读;(2)是否在阅读时勤于动笔;(3)是否在阅读中善思、探究。

4.评阅读体验与价值取向。从自读笔记、交流发言、试题解答等方面评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心理感受及理解和把握能力。

5.阅读评价原则上重过程、重激励、多形式(自评、师评、互评等)、多展示。学校将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结果纳入期末测试成绩中。

总之,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以便他们可以深度加工信息,监控自己的阅读理解。

猜你喜欢

鲁滨孙读物语文课程
拯救火星“鲁滨孙”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成功在于什么?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