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8-11-29刘高宏

文学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刘高宏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中职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使中职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既有一技之长又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劳动者,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师生们共同创造的各种校园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主要功能是育人,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彰显了教育教学的魅力。加强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的职能不仅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前,随着新兴媒体的逐步兴起,出现了很多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负面文化。中职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对外面的社会了解甚少,加之他们文化课基础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缺乏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更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袭。因此,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精神、制度文化建设,才能增强中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感悟,引导中职生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引导和熏陶功能,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规范学生的价值取向,向学生潜在地传导正确的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灵魂所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化育校园文化建设,就能增强师生对学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以校为荣的主人意识,形成统一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引导广大师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发展,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

(三)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而正确的价值体系,一旦被学生普遍认同和掌握,就能转化为学生的群体意识,并自觉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广大青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基本的道德规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并将这种精神品格传播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堂教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要寻求各科教学中专业知识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融汇于学科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另外要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通过课堂中讨论、交流和沟通等互动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成立各具特色的适合中职生特点的校园文化社团,定期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文学交流、书画大赛、文艺汇演,给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培养素质,提高能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多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认知、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夯实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意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慢慢”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说话。”因此,要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就必须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入手。在校园景观建设方面,因地制宜,通过植树、栽花、种草等方式,绿化、美化校园、充分利用墙壁、走廊、宣传栏、板报等媒介,精心设计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使校园每一个角落成为一个“教育的潜在课堂”。以高雅的自然环境浸润学生的心灵,追求优雅文明积极上进的行为,自觉约束与制止不文明的行为。

(三)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学校制度文化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1]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尤为关键。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立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引导师生广泛开展创建“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地上无纸屑痰迹、墙上无污痕、卫生无死角”等管理制度,并加强制度的执行,让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并使这些制度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以促进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在行为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建设成效的有效验证,是良好学风、校风形成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的重要内容,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教师的言行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教师来说,要做到“正德、厚生、励志、修能”。正德,就是要有高尚的师德,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厚生,就是尊重、关爱、厚待每一名学生,要有为学生的人生幸福打造基础的理念。励志,就是要唤醒自己内在的创造力,竭力做好分内的事;“修能”就是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修炼,能力不是自然获得的,是“修”来的,修能就是既要树立奋斗目标又要为实现目标而坚韧不拔努力。对学生来说,要强化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在学生中倡导一种行为,如见到老师问声好;养成一种习惯,如不要随地乱扔垃圾;灌输一种思想,如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培养一种精神,如“我能做事,我能做好事”的精神;体现一种风貌,如求知好学、积极进取等精神,形成“好学、慎思、勤练、致用”的良好校风。

三.结语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进而形成学生自觉奉行的信念绝非一蹴而就之事。这就需要学校领导重视,积极创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需要广大教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承担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在课堂中既要做到“教书”,也要做到“育人”;需要学生无论课堂内外,都要主动参与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都是一项百利无害的工程。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