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11-29孔应清甘肃酒泉市北苑学校
孔应清 (甘肃酒泉市北苑学校)
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由于班主任既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授,又要负责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所以在学校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关系特别紧密,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发挥好班主任“角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教育,又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等进行具体的指导,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望,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有比较强的说服力。
班主任要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自己特殊的角色去引领学生。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动作,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得体,不要把情绪带入课堂,带入到与学生的交流当中,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生。为人处事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教师示范引领的作用,培养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出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班主任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即班级环境,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1.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有力保障。它能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合力,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相互感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班主任应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学习活动中,教会学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协调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健康互助,共同进步,勤奋乐学,团结拼搏”的优良班风,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个班级发展目标,这个目标要循序渐进,让学生既能看见,又能够得着,使全班同学有一个共同的向心力。要通过班会、晨会等,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内容的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勤奋好学、成功自信的心理品质。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学生的“妈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既要认真的呵护,又要严格的管束,对学生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而不苛刻。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相互谦让,不要斤斤计较。
三、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活动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通过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也需要班主任悉心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在理论和行动上保持一致,通过认识指导行动,通过行动来强化认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1.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组织开展心理活动课,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确定活动模式,在模式的选择突出多样性、有效性,可以通过开展游戏、角色扮演、问卷调查、辩论会等形式有机融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活动课的开展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心理感知上认识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开辟多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辟多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班主任可以积极联系学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定期开展集体心理辅导,课余时间可以主动为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引导学生主动做客心理咨询室,咨询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定期带领学生在心理咨询室进行放松调节以及减压发泄。就某一问题、某一话题,利用周会、晨会、班会课等时间,发挥学生的教育潜力,组织讨论、辩论,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可以在班内设置“悄悄话信箱”、给老师写一封信等形式,了解并解决学生个别存在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领示范,积极开拓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