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故事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2018-11-29胡艳玲

文学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徐文长红鱼鲨鱼

胡艳玲

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我们常常感受到学生作文时的苦恼。执教三年级,却意外发现孩子们对写故事充满着由衷的热情和积极的向往。和以往咬着笔杆无从下手完全不同,学生的笔下如有神助。有人说,故事与游戏是上帝赐给儿童最美好的礼物,的确如此:

首先,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如果要用一种文体来形容儿童的生活,那简直非故事莫属。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充满感性,蘸满情绪。孩子不会用理性思辨政论体分析生活,也不会用真知灼见散文体表现生活,他们最擅长绘声绘色的讲述生活,表达情绪,遗忘丑陋,放大美好,这不就是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吗?

其次,故事是儿童寻找意义的方式。故事就像火种,在我们的心中燃烧,它会影响我们人格的形成。市面上那么多睡前故事,绘本故事,爸爸妈妈讲故事,不是正好说明儿童故事阅读的需求是多么的旺盛。我们自己也有经验,如果临时去代课,你给孩子们朗读一段故事,他们一定会非常开心。孩子们与故事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们都爱听故事。

再次,故事是儿童参与生活的方式。每个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常常不知不觉把自己代入其中,变成了故事中的某个角色,甚至有时候,他们还会创造性地想,如果是我,我才不会这么傻呢,我会……“过家家”是小孩子们热衷的游戏,即使到了信息化时代,孩子们依然在电子产品创设的情景中扮演着各种角色,“表演”的因子潜伏在每个儿童心里,只等唤醒。

课标指出:中年级学生要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故事是最基本的叙事形式,可以说是一切叙事文学的母体。如果学生能够在故事写作中起步,就会降低难度,顺利入门。

观察身边的儿童,他们总是用主观的方式感受世界,他们的想象力没有拘束,呈现一种天然喷薄的状态,虽然生活不能按照他们的想象进行,但是如果把这股力量引向写作,将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怎么写呢?摊开一张白纸,然后轻轻地说,开始吧——多半,孩子会用茫然的眼神看着你,久久不移。就像卫星,没有火箭推送它到固定轨道,它就不能正常运行;孩子的故事思维还没有完全开启,他就无法自如写作。

如何快速开启孩子的故事思维呢?——不拘内容,提供思路。孩子并不缺乏想象的能力,也不缺乏有趣的素材,他们只是不擅长在短时间内点亮库存资源,迅速形成聚合。教师如果能在宏观上予以方法指导,思路引领,就能让学生茅塞顿开,思如泉涌。好似台球桌上的母球,一球动,全盘活。

故事写作训练,一般采用续写、改写、创写三种形式,由扶而放,层层递进。让孩子有内容可写,享受写作的自由和成就感,是故事写作的基础。思想的闸门一旦打开,语言的洪流就势不可挡。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独立地写出自己心中的故事,在方法的点拨上,我做了几点尝试:

一.续写——老树发新芽,“变化”出新招

续写故事,原来的故事角色、人物关系已经连接好了,我们需要加入一点变化,来启动一个新故事。可能会从哪些方面产生变化呢?一般会有两个方向:第一种是“正因反果”,结果已经是好的,可是好结果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产生了新问题;第二种是“老因新果”,虽然有了圆满的结局,但是出现反复又有了新麻烦。

《黑眼睛的大红鱼》是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生活在深海中的一群小红鱼,因为弱小被虎头鲨吃掉,后来在一条名叫小黑的小鱼的带领下,组成一条大红鱼,吓跑大鲨鱼的故事。主题非常鲜明:团结力量大。习作要求:续写《黑眼睛的大红鱼》。

让我们先来挖掘一下本体故事的资源。首先,主要人物确定:小黑VS大鲨鱼。其次,基础事件确定:因为弱小,小红鱼被大鲨鱼吃掉;因为团结,大鲨鱼被小红鱼吓跑。

接下来,故事应该怎么写呢?

本体故事结尾处说:黑眼睛的大红鱼在充满阳光的早晨游,中午游,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大鲨鱼被吓跑了。

我们追问:然后呢?变化会从何处发生,从而引发一个新故事?

可以设想:他们不可能永远这么无忧无虑,这样故事就不好看了,他们一定会遇到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他们可能会遇到来自小红鱼内部的困难,也可能会遇到来自外部的困难。

还可以设想:小红鱼和大鲨鱼的关系永远都是敌对的吗?会不会发生什么事,让二者的关系发生改变呢?

围绕一个“变”字,你还能想出怎样的情节走向呢?

经此指导,孩子们的思路瞬间开启,他们脑中灵感的碎片一下组合起来,有趣的故事泡泡一样冒出来,课堂上就出现了许多佳作。有的孩子笔下的小黑具有博大的胸怀,看到大鲨鱼被人类捕捞,身陷渔网挣脱不得的时候,和其他海洋生物一起拼尽全力咬破渔网,救得大鲨鱼的性命,大鲨鱼从此成为弱小生物的保护神,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啊!有的孩子猜测鱼群中一定出现了自以为是的家伙,他们不听从小黑的安排,让大鲨鱼看出破绽,为集体带来杀生之祸;还有的孩子写出了小黑的变化,因为成功吓跑大鲨鱼,所以得意洋洋,不把同伴放在眼里,最后被赶出鱼群……

二.改写——旧貌焕新颜,“元素”启新思

小朋友的脑海里,总是存储着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白雪公主》《龟兔赛跑》《小红帽》等,这些故事耳熟能详,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讲。这么有趣的故事,如果让它们沉睡,就太可惜了。我们可以尝试以这些简单有趣的故事为底本,加入“元素”,激活“想象”,产生新的故事。

加入什么“元素”呢?

首先,可以加入新东西。在《小红帽》的故事里,加入了一台摩托车,想象故事会有怎样的变化?

其次,可以改变新观点。《龟兔赛跑》不要揭示“骄傲就会失败”,而是表现“友谊比输赢更重要”,应该怎么写?

再次,可以转换新环境。现代穿越小说,就是转换新环境的一种创新尝试。

《聪明的徐文长》是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描写徐文长小时候“提水过桥”和“竿上取物”的故事,表现了徐文长的聪明机智。学完课文,我让学生改写这个故事。

课文中,伯父为了考考孩子们的智力,出了一道难题:他拿了两个装水的小木桶,把十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子领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桥旁边,说:“孩子们,谁要是能双脚不沾水,把两桶水提过桥去,我就送给他一包礼物!”孩子们都做不到,只有徐文长巧妙地利用了桥的特点和水的浮力,轻轻巧巧解决了这一难题。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并且你有一个从未来社会带过去的“秘密武器”,你会怎样完成这一任务呢?

因为加入“秘密武器”这一意外元素,教室里顿时沸腾了,孩子们按耐不住地比划着:迷你机器人、磁悬浮阔步鞋、红外线位移机……每个人都拥有不一样的“秘密武器”,他们尽情展现着“武器”的神奇功能,夸张着故事里人物的惊讶表现,想象如汩汩泉水,涌流不绝。

三.创写——想象聚新智,“联系”展新篇

每个孩子都有讲故事的天赋。虽然看上去有的孩子口齿伶俐,有的孩子羞于表达,但是他们都有喷薄的想象力,尤其是现在媒体发达,孩子们获取信息,增长见识更为容易,他们的心中有着故事的种子,只待合适的土壤发芽。作为教师,我们不是要规定故事的情节,而是要帮他们寻找要素,建立联系。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要求是:火星上有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有趣的文章。

火星上的故事也是各种要素联系的产物。凭借教材提供的资料,我与学生一起整理:

可能看到的环境:寒冷、沙漠、尘暴、环形山……(现在的环境 ); 神 奇 的 世 界 ……(未来的环境);

可能遇见的人物:来自地球的移民,宇航员,火星人,火星生物,其他外星人,机器人,地球上曾经灭绝的生物……

有了人物,有了环境,好的故事就可以上演了。孩子们会自觉地把这些内容进行取舍,并调用自己头脑中的故事模型创建联系,在他们的想象中,火星上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科技漫步型:火星人带着“我”参观了步步神奇、处处锦绣的火星世界……

科幻争斗型:在恶劣的环境中,“我”和火星人为争夺能源展开战斗……

合作探险型:“我”与其他科学家在火星上探险,发现了……

间谍考察型:“我”深入火星人组织内部,考察他们的生活状况,不幸,被发现……

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在他们的笔下流淌。看看一双双小眼睛咕噜噜转着,笔杆不住地摇,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们真喜欢写故事。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故事大王”,提供写故事的机会,教授写故事的方法,常常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作为老师,我们要找到故事思维的导流管,就可以让孩子们头脑中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一直一来,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是:作文教学到底是作前指导重要还是作后指导有效。从三年级故事创作教学实践来看,我觉得这个话题因课而异,对于刚刚走在作文启蒙道路上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作前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牢记指导的内容是“法”,不是“文”。所谓“法”,指的是思路和方法;所谓“文”,指的是教师心中已有的成型文章,请君入瓮。很显然,学生的想象力,遇“文”则死,遇“法”得活。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培养一群会写故事的学生,让生活处处有故事,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猜你喜欢

徐文长红鱼鲨鱼
出苗量增长30%仍畅销!养殖面积、饲料容量再增!这条“网红鱼”开年拿下第一局
鲨鱼
《红鱼》创作感言
红鱼
鲨鱼来袭
鲨鱼之最
背负恶名的鲨鱼
贤妻讳“酒”
徐文长手对知府
徐文长作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