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的德语译法之评价研究
2018-11-29过佳逸
过佳逸
1991年5月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季羡林完成了《留德十年》这部散文体自传,以追忆其十年留德羁旅生涯的点滴往事。先生忆及往昔,情谊真切,言辞质朴,毫无矫饰之意,读来如沐春风,如与先生闲谈,体悟时光之思。在《留德十年》中,记述了先生赴德留学的经历。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追逐学术之梦,倾注热情与辛劳,奠定学术研究之根基。在此过程中,二战爆发,先生饱尝战争之苦,而于苦难之外,更引发学术之思,更难忘友人情深[1]。《留德十年》一经再版,被收录于不同的文集和作品中,其关注度、经久不衰的魅力也推动了《留德十年(1935-1945)德文版》于2009年的问世。德文版由北京外国大学德语教授、翻译家李逵六和德国专家秉玫瑰(Brinkmann)、留法学者刘道前合译完成[2]。秉玫瑰深谙中国文化与教育,称季老为中德之桥梁,《留德十年》的德译本“让德国人有机会来了解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在《留德十年》里多用成语、俗语来表情达意,增强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与可读性。但这类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特色的语言点对于翻译而言,是一大难点。汉语成语多为四字格,且都有其特定出处来源,即特定传统文化背景,其含义可直接由单个字词推断而出,具有结构的稳固性、意义的整体性、形式的整齐性等特点;德语成语多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合而成,实则是一种在句法和语义上无法完全解释其整体性的构词法,常被当成词汇使用,具有词汇语义上的稳定性、预成型和再生性等特点[3]。中德成语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又受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如何在尊重原文的同时,兼顾目的语读者的心理、文化、历史认同,这是译者在翻译成语时值得思考的地方。
根据翻译等值理论的相对性,在德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绝对对等和不完全对等的情况。绝对对等是翻译实践中追求的最高标准,即字字对等。汉语成语与其德语译文在语义、语用、文体修辞上完全一致并达到同样的审美效果。绝对对等始终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然而绝对对等并不一定适用一切情况,因而在翻译中更多的是不完全对等。在不完全对等的情况下,汉语成语与其德语译文在语义、语用、文体修辞层面上大致一致,但往往使用不同的隐喻技巧,故而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
汉语成语纷繁复杂,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使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为了做到绝对对等或不完全对等,译者往往会首先到目的语中寻找,是否存在一个既定的、理想的德语成语。足够幸运得话,可以找到一个恰当的成语,接下来译者要考虑两个成语的来源和出处,也要关注语境,看是否适用。在处理特定文化背景的成语时要更加细心,否则容易产生歧义。但多数情况下,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成语表达,译者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技巧,逐字翻译的方法,来达到绝对对等和不完全对等。若在目的语中存在合适的成语表达,译者则可采用归化的翻译技巧,借用的翻译方法,让良好的审美效果传递到译文中去。对于那类受特定文化历史影响的成语,归化和意译则是理想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一方面可以避免歧义、文化冲突的产生,另一方面也易于达成绝对对等和不完全对等。
在下文中,将按使用翻译机巧、翻译方法的不同,选出《留德十年》中有针对性的六个汉语成语,对其德语译文分别进行评价研究,试看是否达到绝对对等和不完全对等的翻译标准。
(一)在这一部分将以两个成语为例评价分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考虑文化历史背景,由于目的语中不存在既定德语成语表达,故而采用异化的翻译技巧,逐字翻译的方法。
1.原文:然而,瑕不掩瑜,她是我生平遇到的最好的妇女之一,善良得像慈母一般。
译文:Aber einMakel trübt den Glanz der Jade nicht.Sie gehort zu den besten Frauen, die ich jemals in meinem Leben getroffen habe, gutherzig wie eine Mutter.
瑕不掩瑜这个成语呈主谓宾结构,两个名词瑕和瑜都有象征义,瑕原指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瑜的字面意思为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与瑕构成正反面。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了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春秋时期,管子云玉有九德,孔子说玉有十一德,此后,玉便与传统美德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文化。许多带玉的成语中,玉往往代表着仁爱、智慧和美好。
这个成语在语境中有这样的含义,季羡林先生的女房东虽小市民习气颇浓,但仍是先生眼里生平遇到的最好的妇女之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技巧,逐字翻译的方法,保留了瑕与瑜这两个带有象征义的名词,因为根据语境,读者也很容易理解成语的内涵,根据等值理论的相对性,该译法达到了绝对对等的翻译标准,让目的语读者得以收获同样的审美趣味。
2.原文:上了课,Rabbow的声音太低,我简直听不懂。他也不问我,如坐针毡,难过极了。
译文: Professor Rabbow sprach im Seminar zu leise.Ich konnte ihn kaum verstehen. Er stellte mir auch keine Fragen. IchsaB wie auf tausend Nadeln, sehr traurig.
如坐针毡是一个典型的汉语成语,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针具有尖尖的形状、扎人的特点,看到针,便容易产生惊吓、不安的心理情绪。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根据语境,季羡林先生正在哥廷根上他的第一堂希腊文课,但由于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这堂课带给他的只有痛苦、焦虑与不安。如坐针毡这个成语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作品中被频繁使用,以此比喻来表达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原文,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技巧,逐字翻译,以一一对应,追求绝对对等的翻译境界。根据上下文,通过同样的比喻修辞手法,目的语读者可以很好的推断出成语内含,享受跟原文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
(二)在这一部分将以两个成语为例评价分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目的语中找到了理想的、对应的德语成语,因此采用归化的翻译技巧,借用的翻译方法。
1.原文:在德国文学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格林兄弟,都在哥廷根大学待过。他们的童话流行全世界,在中国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译 文 :Beide Brüder Grimm, die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und Wissenschaftsgeschichte bedeutsam sind,hatten an der Universitat Gottingen gewirkt. Ihre Kindermarchen sind in der Welt sehr popular, auch in Chinain fast aller Munde.
汉语成语家喻户晓在句法上为并列结构,本义为每家每户都知晓。这里运用了转喻的修辞手法,每家每户比喻所有人,因而该成语比喻某事物非常著名,达到了尽人皆知的状态。in fast aller Munde sein是德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表达,意指人尽皆知。人尽皆知和家喻户晓在汉语语境中,在语义层面是一致的,因而讲家喻户晓译为in fast aller Munde sein是可行的。在语义和语用层面两者一致,且在文体修辞上也适用于文本。鉴于绝对对等的翻译标准,故而采用归化作为翻译技巧,根据借用的方法,将家喻户晓译为in fast aller Munde sein。
2.原文:到了德国以后,排犹高潮已经接近尾声。老百姓绝大多数拥护希特勒,至少表面上是这样。我看不出压迫老百姓的情况。舆论当然是统一的,“万众一心”。
译文:Nach meiner Ankunft in Deutschland war die Ausweisung der Juden wohl fast beendet. Es sah aus,als hatten die meisten Leute Hitler dabei unterstützt. Ich hatte nicht den Eindruck, als fühlten sich die Menschen unterdrückt.Natürlich sprachen die Medien mit einer Stimme undzogen am gleichen Strang(绳索).
成语“万众一心”可由字面意思推导而出,即千万人一条心。该成语来自典故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之乱,军民团结作战,抵抗外敌。在德语中也有相同含义的成语,an einem gleichen Strang ziehen。他意指,人们拉着同一根绳索。同一根绳索明显带有象征义,指代同一个目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归化的翻译技巧,借用的翻译方法。因为万众一心与an einem gleichen Strang ziehen在语义上是一致的,但受中西方不同文化历史的影响,无法达到绝对对等,只能视为不完全对等。语义、语用、文体上是完全对等的,但所用的修辞手法却是不同的。
(三)在这一部分将以两个成语为例评价分析。所选的这两个成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特色,其典故均与佛教文化有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归化的翻译技巧,意译的翻译方法,以避免产生歧义和文化冲突。
1.原文:如果没有人协助、引路,那就会迷失迷失方向。我三生有幸,找到了这样一个引路人,这就是章用。
译文:Ohne Hilfe und Begleitung hatte ich mich verirrt. Ichhatte das groüe Glück, dass ich einen Wegweiser traf -Zhang Yong.
三生有幸是个带有传统文化背景且典故与佛教有关的成语。三生乃佛家术语,盖指前生、今生、来生。根据轮回说,三生是指概况了人全部的人生的道路和前后的因果关系,故三生也象征一种圆满、完整与永恒,三生也是信奉佛教之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由于中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传统,故而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成语表达。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归化的翻译技巧,意译的翻译方法,将三生有幸译成非成语的德语表达,将其内涵直接呈现在目的语读者面前,方便读者理解文意,有效避免了文化冲突。
2.原文:章老太太(我同龙丕炎管她叫“章伯母”)是英国留学生,英文蛮好的。她当孙中山的秘书,据说就是管英文的。她崇拜英国,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
译文:Frau Zhang hatte in England studiert. Sie sprach ein sher gutes Englisch, war Sekretarin bei Sun Yat-Sen und zustandig für die einglische Sprache gewesen.Tante Zhang verehrte Englandabgüttisch(偶像似的).
五体投地是在汉语文化中常用的成语表达,句法上是主谓宾结构。其文化历史典故也与佛教有着紧密关联。所谓五体,指两手、两膝、头顶等,亦称五轮。五体投地的字母意思是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在《佛学大辞典》中,其为敬礼之最上者,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其后佛教亦沿用此一礼法,并以之表礼敬之最上者。此后,该成语得到泛化,表示对他人极度敬重推崇之意。在德国,人们信仰的是上帝,人们把其崇拜和尊敬的人称为“Abgott”(偶像)。因此译者在此选用了“Abgott”的形容词“abgüttisch”,来达到不完全对等的翻译准则。形容词“abgüttisch”突显了敬重的程度之深。由于中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传统,故而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成语表达。因此在翻译中,译者借助规划的翻译技巧,并没有强行将五体投地译成德语成语,反而巧妙地意译,选用“abgüttisch”这一形容词,言简意赅,在准确地达意之时,也照顾到了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有效避免了文化冲突和歧义的产生。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称《留德十年》德文版为“一部帮助西方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和品性的书”[4]。在翻译过程中,对于这类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德作品和成语,需要译者耐心琢磨,仔细推敲,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文化冲突,亦或误解与歧义。
本文选择六个成语为语料,对其译文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分析可见,译者视绝对对等为最高准则,在翻译实践中并努力追求之。由于原文与译文时常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故不完全对等则为译者的第二选择。在语料中,瑕不掩瑜、家喻户晓、如坐针毡和其德语译文是绝对对等的,三生有幸、五体投地、万众一心则达成了不完全对等的准则。
综上述分析可知,根据文本、语境,文化历史传统、宗教背景,译者灵活选用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技巧,逐字翻译、意译或借用的翻译方法,灵活准确地处理《留德十年》中的汉语成语,可谓尽“信达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