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助教”辅助高校课堂教学的探索

2018-11-29陈杜刚余响林闫志国

文学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助教答题老师

陈杜刚 余响林 闫志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渗透到生活中各个领域,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网络产物,从金融服务、即时通讯、生活服务、公益事业等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创新的潮流。借助高速的网络平台,“互联网+教学”应运而生,近年来涌现出了诸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颖的教育模式和资源,引发了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革,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新鲜的血液[1]。这些前沿的教学模式以自己独特的优势从不同方面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使得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为教育效率的提高、教育惠及面的普及做出了贡献[2]。

1.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突出,但同时受制于年龄及阅历的影响,缺乏自控力。而且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社会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容易使得他们变得懒散,整日庸庸碌碌、无所事事,以至于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和动力,沉迷于游戏和影视娱乐,完全无视老师的谆谆教导,迟到旷课更是家常便饭,即使受制于考勤的限制,也只是人在教室而心不在焉,极大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和珍贵的教育资源。学生之间很容易相互影响,不良风气极易传播,长此以往,给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带来了严重的考验[4]。

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知识的获取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所面对的定理公式条文本就比较枯燥,一节课四五十分钟,很难集中注意力,而且大学里学习进度快,涉及的知识面广,老师往往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大部分时间需要学生自己花精力去预习去复习,才能将知识真正理解吃透。但进入大学以来,很多学生高中时绷紧的神经突然就放开了,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同时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不少学生只是把及格、拿毕业证作为目的,不知为什么去学,怀着功利性极强的心态去怀疑学了有什么用。从大一开始就养成了慵懒的习惯,久而久之,变本加厉,以至于把学习当做了业余消遣,可有可无。

教学模式单一。知识的传播是双向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固然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可能老师在教的方法上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目前,课堂上绝大部分活动都是以ppt课件放映和讲述相配合。对于本身故事性强、内容生动的课程,这种模式还能应付,一旦讲授的是逻辑性强或者是条文定理较多的知识,如此单一的教学手段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本就缺乏学习动力,学生们很难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不厌其烦地强调一个又一个生涩难懂的知识点,或许他们的注意力很难再像初高中生那样维持几十分钟,也许课堂上他们前10分钟会头脑清醒,愿意融入课堂,可一旦老师的讲述没有抓住这短短的机遇,再想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则难上加难。

2.智能手机广泛使用所带来的机遇

近些年来,智能手机呈现爆发式增长,高校学生几乎人手一部,而且随着4G网络的逐渐完善,每位同学都能以很低的成本接入移动互联网,甚至很多高校都开通了wifi,师生们都能享受网络提供的便利。当然,游戏、视频娱乐等信息也充斥着网络,分散着学生的精力。与其采用“堵”的办法禁止上课玩手机,不如采用“疏”的方法让手机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手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微助教”作为课堂互动信息化工具,应运而生。基本上每个手机上都会装载有常用的即时交流软件——微信,而“微助教”只需借助微信就可以实现所有功能,无需繁琐的安装认证步骤,用起来简单便捷。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使用其签到、答题、讨论、测试等功能,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课堂,提高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有效解决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

3.“微助教”辅助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

学生出勤率提升。为了抑制学生懒散的作风,老师上课前都会时不时点名,将考勤计入平时成绩。但这会占用课堂不少的时间,一个班的小课堂还好,可能也就2,3分钟的事,如果是3,4个班的大课堂,点一次名下来可能都十多分钟,大大占用了正常的教学时间,而且还让老师口干舌燥,学生也烦躁不安。而微助教的签到功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一百来人的班级,几十秒就能完成签到,缺勤的同学一目了然,配合GPS定位功能,还能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让每一个课堂参与者都有存在感,自然而然地强迫自己进入教室。况且,老师可以随机安排时间进行签到,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同时老师可以根据签到率的情况,来评估教学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学生主动性变强。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单一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微助教课堂答题、测验的功能能有效的改善这一现象。比如,当不少学生低起了头或者趴在桌子上睡觉时,老师可以及时地来个限时答题,刺激学生的注意力。答题的情况和讨论结果也可以快速反应到大屏幕,老师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还能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讲述进度和深度进行调整。由于这些答题安排是不规律的,计划外的,也许学生们会因此而对课堂多了一份关注,因为对于大多数同学而已,答对一道题总比答错一道题让自己舒服。为了提高正确率,可能就逼着自己多学习一会儿,似乎有点像中学时代学生为了月考多拿点分平时就多用点功一样。一个小小的题目回答正确,即是对学生的及时鼓励,也就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微助教”的抢答功能,将游戏元素融入课堂,就更能调动起课堂积极性,活跃气氛。整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更轻松地掌控课堂氛围,学生也能更多地汲取知识,一举两得。

教学的过程评价更客观。“微助教”能公平地反映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对到课、答题、讨论、测验情况能及时正确地给出评价,全面记录,所有的情况都是公开公正的,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平时成绩很少有异议,而老师也免去了很多繁杂的批改程序,无需在期末的时候再对每一个人的平时成绩逐一地进行统计,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课程的完善中去。由于“微助教”的趣味性和公平性,还能进一步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互相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4.结语

“微助教”辅助教学门槛低、使用方便,能不同程度地解决高校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共性问题,值得推广。但是,新鲜的事物也会有风险的地方,教学始终离不开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老师首先得怀有一颗热忱的心去熟悉每一位学生,才不至于让“设备”等冰冷的手段让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微助教”能对教学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需要明白的是它始终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有的根本性的问题,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需从更多的方面来努力才能真正改善。我们在大胆地应用新事物,探索新方法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了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

猜你喜欢

助教答题老师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挑战答题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熊孩子爆笑答题集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