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2018-11-29安晓斌
安晓斌
人格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人格现象的学科。在普通心理学中,将人格作为静态的心理系统与动态的心理过程并称。因而,人格心理学一直以来都作为心理学,尤其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而存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也基本沿袭基础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其结论也多由心理过程的研究结论组成,只是“众多分散工作的总称”。由此形成了人格心理学各行其是而又服从于基本心理过程研究流派的研究现状。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人格心理研究的深化。人格心理学的繁荣,不应仅停留在这些心理过程的“分散工作”的基础上,而应形成学科独有的研究框架与特色。因而,重新考虑人格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成为一项人格心理学“独立”的基础工作。
一.心理学的传统学科框架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她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内涵极其广泛的大学科门类,理论驳杂、应用广泛。心理学的学科框架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基础层面,主要探讨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载体的规律,包括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二是基本理论层面,主要对人的各个侧面的心理现象做基本解释,其基本分支主要有四个: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正常的成人个体的基本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等内容;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心理规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规律,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等;变态心理学,研究异常心理的产生原因及规律,包括神经症、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等。这四个基本分支,从正常——异常、总体——阶段、个体——社会这三个维度全方位地探索人的心理行为规律,形成了完备的研究领域。三是方法层面,主要提供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基础,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等。四是应用层面,即心理学基本理论与人类行为的各个领域交叉,探讨各领域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如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新闻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等。
在这个分类中,似乎没有人格心理学的位置。或者说,人格心理学只是普通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正常成人个体基本心理现象中的静态现象。因而,人格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也基本是其他心理学分支,尤其是普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
二.人格心理学应是对“人”的全面概括
从世界的基本现象看,统合起来不外乎两种: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从学科分类上看,两大现象形成了三大学科群: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其中自然科学是纯粹针对物质现象的,人文学科则完全针对精神现象,而社会科学则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探讨物质与精神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人类社会行为规律。可以说,两大基本现象的统合点就在“人”这一概念上。因而,普罗泰戈拉提出他的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抛开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来说,正是人这一智慧生命,使万物有了“意义”,这个“意义”也只能相对于人才会产生。因而,一切科学研究、学科探讨,归根到底,其目的都是为人所用,是为了人能够更好地生存于这个世界而存在的。
心理学所有的研究,都建立在一个辩证的基点上,那就是:人的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因而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作为科学门类来说,其研究自然也不能脱离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更好的生存。但心理学是对人的直接研究,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人的物质载体是如何产生精神现象的?精神现象有什么规律?人本身又是如何觉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精神现象的?在这三个基本问题基础上,心理学将人“分解”为各个部分展开研究:神经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言语、需要、动机、价值观、态度、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等等。这一“分解”思路沿袭了西方哲学基本的逻辑主义思路,严格遵循了科学主义的分析路径。但有分就应有合。毕竟人是一个整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解”只是为了更加方便地探索内在规律,若没有对人这一整体的统合把握这一根本目的,人就会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无法把握人的“庐山真面目”。什么能够代表人的整体?只能是人格。因而,无论心理学将人分解多少部分,最后都要统一在人格这一概念之中。
人格心理学就应是对人这一整体的把握。在50多种对人格的定义中,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均是从整体上描述人的定义。因而人格心理学不应只局限在普通心理学分支的地位,而应统合整个心理学的研究,对人从整体上做出界定,进而引导整个心理学科的研究方向。但遗憾的是,当前的人格心理学学科发展似乎并没有这样的结论。早在2002年,陈少华、郑雪就敏锐地指出:人格领域有其自身的困境,包括人格的稳定与可变之争、人格的结构与维度之争、人格研究的结果与过程之争、研究目标的描述与解释之争。正是这些困境使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举步维艰。于是他们认为,人格领域的研究之所以如此松散,其关键在于缺乏一种整体思想和一个整合观念,进而呼吁在对原有人格理论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将人格的研究置于更广阔的学科背景中,建构一种新的人格理论,特别是人格的元理论。[1]几乎同时兴起并成型的Buss等人的进化心理学范式与Bandura、Mischel等人的社会认知理论也印证了上述趋势。许燕教授更是明确指出:“如果在21世纪,人格心理学还是以小的、封闭的形式发展,研究者彼此挑剔,只在研究数量上扩大规模的话,那么人格心理学的未来将变得更加渺茫。”好在,许燕教授发现了当前人格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交融、整合的趋势。[2]这一趋势对于人格心理学学科发展和地位提升来说无疑是乐观的。当前,“人格的元理论”的形成还任重而道远,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再安于松散状态,而是要将人格的研究上升到整个心理学研究的统合高度,着眼于对人的全面概括,才能为“元理论”的产生提供平台。
三.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统合目标“理想人格”
人格心理学应着眼于对人的全面概括。用什么概括?毫无疑问,那就是人格的完满状态,或是最适合生存的理想人格模式。这个理想的人格模式可以称为“理想人格”。
事实上,在各种人格理论中,许多理论都提出了人格的理想模式,如Freud提出的“三我”协调的人格模式、G·Allport提出的健康人格特征、Maslow提出的自我实现人格特征、Tupes&Christal的“大五”人格模式、Seligman等人提出的24种积极人格的模式等。这些人格模式无疑是基于各自理论所形成的对人格完满状态的界定。但,同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困境一样,始终是分散的。同时,这些人格模式是基于各自研究范式而产生的,也是基于逻辑主义、科学主义的分析、分解思路所产生的。科学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导致了一些基本偏差,如将心理现象客观化而导致缺乏人的意义内涵、偏离了人性,片面追求普适性而忽视了差异,对方法与技术的崇拜而使理论与现实脱节等,进而导致了心理学研究的困境。[3]这一方面,文化的取向,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辩证观念将对心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完整把握人性提供助益。
在当前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心理学的研究已越来越注重文化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科学主义的“普世价值观”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人格与文化的关系也由以“文化中的人格”为基点的“特质心理学观”一枝独秀的状况转为与以“人格中的文化”为基点的“文化心理学观”平分秋色的局面。[4]崔红、王登峰等人就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由中国词汇分类中得出“大七”人格结构,并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在跨文化情境下的验证。这充分说明了文化差异对人格的影响。回到心理学研究人的根本点上看,人是文化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而存在。文化既规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也规定了人的理想状态。所以,“理想人格”的目标应放在文化的背景下来界定。尤其是基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而分别得出的“理想人格”模式将有助于心理学对人的整体把握,也有助于人格心理学的元理论的形成,帮助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统合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