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班通”教学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2018-11-29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中心幼儿园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8期
关键词:班班班班通大班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中心幼儿园 彭 丹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以尊重儿童为前提,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发展的游戏活动,深深地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的喜爱,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尤其喜欢。在区域教学活动中,只有在一个区域规则明确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由、有序地学习和探索,但是,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规则意识是非常淡薄的,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理解区域规则呢?

一、采用班班通教学激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

在操作过程中,孩子借助班班通自己动手操作,他会运用过去的知识、经验重新尝试,反复“消化”进行知识的“内化”。幼儿在选择活动时会根据自己的水平、喜好来选择,这样也可以缓解个体学习的差异。在活动时我们会考虑到孩子进区域的数量不能太多,根据年龄段来分配,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也给老师节省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其他事。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孩子拥有选择活动内容的权利即能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我们发现在讲解活动规则上,单纯通过语言上的讲解,幼儿并不感兴趣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规则,那么利用班班通教学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指导,也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活动规则。在给小班幼儿讲解活动规则上,如果单纯通过语言方式的讲解,可能造成幼儿思维上的倦怠,也不易理解。如果我们采用班班通教学班班通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又能帮助幼儿更快地理解游戏规则,快乐地游戏。例如:在大五班的区域活动——“爱心医院”中,我们首先让孩子们区域中完后,教师可把孩子们的活动拍成视频,利用班班通播放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的实录(六位宝宝在这个区玩耍时及收拾整理的过程),孩子们看到自己或同伴游戏时的情景,除了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对比孩子们能说出本次区域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

二、采用班班通教学,让幼儿学会遵守区域规则

小班的孩子我们采取建立心理安全感,提高自理能力为主。对于他们更多采用直观的学习方式,即能摸到、看到、接触到的。由于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很弱,处于模仿阶段,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中人数不宜过多,避免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干扰,我们投放的材料直观、丰富,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淡薄,在区域活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能自主、有序地进到区域中,材料的摆放凌乱,操作过程中声音过大,乱窜现象严重,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规则意识不到位,玩具总是放不回原位等现象。区域牌忘记归位等现象。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对小班幼儿利用班班通教学,以实物呈现的方式标记图为媒介,孩子们通过标记图得到提醒和获得帮助,他们能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使得活动更加有序,用视频记录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游戏行为,把个别问题变成了大家的问题,帮助幼儿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让幼儿更好地学会正确遵守进区规则。大班的孩子自我表现欲开始变得强烈,在活动中我们的老师会让孩子们多参与,这个时期是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给予孩子自由选择活动的空间。例如:让孩子参与各个区域的布置、标识牌的设计、区域规则的制定等,孩子们会有一种成就感,他们也会自觉认真地去遵守,这样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既省时也省力。这样老师也把自己的精力解放出来观察幼儿,为深入仔细指导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利用班班通教学,丰富幼儿的区域活动

在小班的语言区,利用班班通教学给孩子提供音乐,绘本故事、简单的图画书等,到了中班,孩子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给孩子增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读物。大班则可以增加一些识字功能,如:拼一拼,拆一拆等字的游戏。小班的美工区,除了给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材料外,如:涂鸦,描红等,孩子可以得到大肌肉及感官的锻炼,对于中大班的孩子则训练小肌肉及各种思维的锻炼。教师在教幼儿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教会幼儿一些画画的技巧,如:折纸、拼贴、粘贴等为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奠定基础。

在建构区,我们对小班的孩子提供软垫,投放一些轻巧,颜色鲜艳便于孩子们搬动的积木。对于中大班的孩子语言能力、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会遇到争吵,但他们会合作共同来完成,学会自己处理与同伴之间的事,这就发展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益智区,我们对小班的孩子提供一些拼图、雪花片,中班的孩子投放一些水和沙等,大班的孩子投放一些有难度便于探究的材料,如:按照老师设定的要求来做,这样就会有一个低和高的结构呈现,大班的孩子在这个区会对数的分解有个迁移内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对数的巩固学习。

在角色区,小班的孩子主要以模仿父母、老师、家人在生活中的角色为主,给孩子创设“娃娃家”,孩子们会非常喜欢,在中大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社交能力,运用数的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在大班设置了“爱心医院”“水果超市”“蔬菜乐园”等,让孩子们通过模拟情景,锻炼其对数的认识能力,如:找零钱,钱币的对换,材料的投放与情景一致匹配。

四、采用班班通教学,帮助幼儿正确评价自己与同伴的行为

怎样开展区域评价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不断在研究探索的一个方面。在评价这一环节中,对活动过程中的自己或同伴的行为、探索的过程、遇到的困难……一系列的问题,孩子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印象来回忆,很难讲述其过程,如果我们借助班班通教学引发幼儿互动,促进幼儿充分表达及交流。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以照相或录视频等的形式记录幼儿收拾玩具的过程,在评价时自己讲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的,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的,他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功感。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班班通教学在其他领域的作用,我们要将班班通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只要我们合理地、科学地运用班班通辅助幼儿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它便能为我们的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猜你喜欢

班班班班通大班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难忘的“班班有歌声”
对语文课运用班班通的几点思考
浅谈农村小学班班通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班班通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班班通”资源的应用策略
“班班通”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