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育中的日本文化导入研究
2018-11-28姜述锋
摘 要:随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国际化,日语教育越来越注重语言的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日语教育中日语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交流文化导入、在面对面交流的语言、动作、习俗等文化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几项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导入的方法,如比较法、直观法、比较法、创设情景法、解说法等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日语 教育 日本文化 导入
一、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首先,现在日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力。随着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外语在国家和个人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日语教育的目的也在不断变化。过去为了国家或公司企业或个人的发展,日语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或各个行业对日语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日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以学生学习日语的单词、语法、聽力等基础知识为基础,进而培养学生具备有不同国家文化间的交流能力,人们的日语学习越来越注重人才的交流能力。
其次,语言和文化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语言是人类的进行交际和沟通的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工具。语言可以保存人类文化,可以传递人类文明。文化具有区域性,文化简单来说,文化就是以某一个区域的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要素的形态。它包括某一个区域的某一个族群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法律法规、价值观念等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语言也是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可以提现某一地区的文化习俗,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产生以及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最后,目前我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不符合现实需求。我国日语教育除了大学在外国语学院开设了日语课之外,学生大部分是当成一种额外的学习任务或兴趣在培训机构接受日语的培训。这些培训机构主要也是从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进行基础训练,或者以应付考试、或者为了某一具体目的。但在实际的生活和实际生活当中,在进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学了“哑巴”日语,或者由于不了解两国文化差异而发生交流困难或冲突。这大大的降低日语学习功用,降低了日语的实际交流能力。此外,日本文化的导入有利于日语学习者在实际交流当中保持正确的交流习惯。正如田昕在《关于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导入的研究》中所提到的一样:“日本文化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深入学习日本文化,加强对日本文化的认知,真正理解日语表达中所表现对的日本文化,这样有助于日语学习者掌握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性,在今后的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中保持正确的交流习惯。”[1]
(二)日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而语言包含着各地区各种各样的文化。所以在日语教育的时候,不仅仅要学习其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日语中日常会话中的一些文化、习惯、习俗。例如日本非常注重礼貌,尤其是在对长辈、对上司尤其非常注重,以及男性和女性的称呼也有很大的讲究,[2]同时还要对中国语言文化和日本文化语言之间的差异进行一个讲解,比如在我国对长辈的尊称用“叔叔”、“阿姨”就可以,而在日语当中,则暗含有其他鄙视的意思,因此日语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这方面的文化习俗的导入不可忽视。
此外,语言交流是在实际生活或工作当中进行,除了进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之外,人们的动作、表情、声音、礼节等非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日常交流中的表达和沟通的方式。交流者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一个习惯离不开本人的生活环境。在日语教育中,日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日本在其生活环境中特有的一些动作、习惯,以及这些动作习惯与中国不一样的地方。例如,中国表示“OK”或表示“0”的意思的拇指和食指打一个圈的动作,在日本则表示“钱”的意思。[3]
(三)日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在日语教育中的文化导入教学,注重一定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日语学习效率,加深日语学习理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日语教学的日本文化导入方法有比较法、直观法、创设情景法、解说法等。
其一,比较法。比较法是日语学习的文化导入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将日语和中文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日语和中文的不同之处,更好的理解日语的含义。例如,日语中待人接物的文化和中国待人接物的文化差异,称呼的差异等等。
其二,直观法。日本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不可能只依靠老师的课堂教学就能讲的清楚和透彻。在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导入时,可以采用某一段日本的影视作品的视频、日本的动漫小视频或某一段有关的文字描述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日本文化。除此之外,可以利用日渐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些QQ、微信等交流群,直接的与日本外教、日本留学生、日本普通民众等进行交流,通过语音、视频等形式的直接实践,在练习日语的同时,加强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反过来又促进日语的学习。
其三,创设情景法。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的教学课堂中,可以创设课堂情景,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将学生所学到的日语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例如,教师设定好一个场景和人物关系,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人物的角色,然后进行自己编排对话,轮流上台即兴表演。台下的同学注意听,并找出其优点和缺点等。
其四,解说法。
在日语教育时的日本文化导入的课堂中,教师最常用的就是解说法。但这需要很扎实的教学能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技巧,才能够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描述中理解日本文化从而更好的理解某一个日语知识点。例如,在讲日语中某一个单词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跟这个单词有关的日本文化习俗。如此,日本的一些文化特性、民族特性、生活习惯就不知不觉的深入到学生者的脑海中,促进日语学习更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田昕:《关于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导入的研究》,亚太教育,2016年4月,第258页。
[2] 罗传伟,庄琰:《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外语教学,1998年9月,第92页。
[3] 刘宇:《试论日语教育中的日本文化导入》,才智,2013年3月,第52页。
作者简介:姜述锋(1978.05--);性别:女,籍贯:山东蓬莱人。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及日本文化。